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种瓜调》到《龙船调》,研究传统民歌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能够保证传统民歌发展的稳定性。基于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其展开研究,其中主要包括传统民歌的传承、传统民歌的发展以及传统民歌的创新。以上三个方面能够充分概括我国传统民歌在实际传承发展中的过程以及发展规律,根据当今时代的发展情况对其展开创新,这种方式能够保持我国传统民歌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吻合性,保证我国传统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2.
民歌改编是大众流行音乐中突出的文化现象,从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音乐影像传媒业的发达,许多通俗歌手将改编后的传统民歌作为自己翻唱得对象,使传统民歌与流行文化结合起来,成为流行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歌经典借助于流行音乐从而使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光大,而不至于在工业文化的社会中,成为被遗忘的精神之流。但是,改编后的传统民歌由于背离了当初孕育其产生的语境,已经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歌。以改编民歌《走西口》为例,由于其节奏、曲式的改变,导致歌曲的情感内涵的漂移,使传统民歌中那种苦难离别的情感叙事,变身为语境暧昧的男女之间的情感叙事。音乐的风格也从自然质朴带着某种人生沧桑感的凄美,转变为细腻、缠绵甚至带有几分某种娇柔做作的妩媚。这种民歌经典重述的两难,也是文化工业时代,传统民间音乐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3.
山西民歌是中国优秀的民歌之一,在全国享有盛誉。由于近些年山西民歌新作品少,爱听、爱唱民歌的人数减少,山西民歌的发展处于低迷状态。如何振兴和发展山西民歌,出路就在于创新。因此,要在抢救和保护原生态民歌的基础上,在保持民歌"内核"的前提下,开阔视野,大胆求新,将中国传统民歌的形式与现代音乐各种元素结合起来,把发展山西民歌的要求与时代前进的步伐结合起来,出新人、新作品,激活山西民歌的活力,让市场和百姓重新认识山西民歌,唱响山西民歌。  相似文献   

4.
山西民歌是中国优秀的民歌之一,在全国享有盛誉。由于近些年山西民歌新作品少,爱听、爱唱民歌的人数减少,山西民歌的发展处于低迷状态。如何振兴和发展山西民歌,出路就在于创新。因此,要在抢救和保护原生态民歌的基础上,在保持民歌"内核"的前提下,开阔视野,大胆求新,将中国传统民歌的形式与现代音乐各种元素结合起来,把发展山西民歌的要求与时代前进的步伐结合起来,出新人、新作品,激活山西民歌的活力,让市场和百姓重新认识山西民歌,唱响山西民歌。  相似文献   

5.
流行歌曲对传统民歌的冲击,影响了传统民歌的命运与发展。为让传统民歌既保持原汁原味,可结合社会流行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把传统民歌对劳动人民的经典情感艺术积累逐步面向当今社会开放,从歌曲内容、传播方式、唱法技巧等方面与现代流行歌曲相结合,形成包容性、融合性、渗透性的音乐形式,实现传统民歌与流行歌曲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歌姆》是在瑶族地区流传比较悠久的一首瑶族民歌,而无伴奏混声合唱《歌姆》则根据《歌姆》原生态旋律改编成的,从瑶族民歌音调中汲取元素进行创新改编,无论从演唱形式、表演方式还是从它的曲式、声部分配、节拍节奏、衬词等方面的艺术特征,都体现了这首充满新意的民歌合唱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7.
李琦  孙烁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225-225,227
中国钢琴民歌改编曲是钢琴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完美结合,它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中国固有民歌的民族意蕴,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深厚内涵。在文试图对改编曲从发展现状、民族特色、艺术创作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充分展示民歌改编曲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歌蕴含着我国传统音乐之精髓和基因,它乳养了其它民间音乐。皖西民歌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种类繁多,地方风格浓郁,为了改变其在新时期的衰萎趋势,应采取多种方式创新其内容和形式,使之紧扣时代脉搏,呈多元共生之势,焕发新的生命,以利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将民歌改编为合唱已经成为国内合唱创作及演出活动中比较主流的一种形态。将我国传统的原生态民歌素材与多声部合唱艺术结合起来,不仅能达到更好地传承民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而且能使原生态民歌更加丰富、更具艺术表现力。因此,在民歌改编合唱的过程中,必然要运用丰富的技法,使民歌具有合唱的特点,如和声、复调的运用,调性的变换,结构的扩充等,从而丰富民歌的音乐形象。本文基于刘晓耕的两首代表作品,论述民歌改编合唱的技法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歌种类繁多,千姿百态,西北民歌花儿作为非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民歌中的奇葩,是西北人民的精神家园之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花儿这种民歌艺术的保护和发展面临很多困难,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花儿听懂花儿,使其能够传承下去,焕发生机,花儿的创新已经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文化使命,也是传承和发展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民歌的发展始终是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新时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传统民歌的再次辉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的条件,把握时代的需求,让传统民歌实现自身的嬗变,促进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2.
在钢琴作品创作中,许多国家都有运用民歌元素创作的作品成为经典。东亚各国的民歌同属东方音乐,又有各自的特点,文章选取由中国、日本、韩国三首著名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进行对比,通过对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的分析,理解东亚民歌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形式特征与差异,找寻具有东方特点的音乐语汇,论证东亚钢琴音乐中“民歌元素”的种类对世界钢琴音乐领域的填充和表现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建中作为我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在我国钢琴创作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巧妙地的将钢琴音乐与传统乐器音乐相结合,特别是在传统民歌的改编方面,开启了我国钢琴改编曲的序幕。随着我国钢琴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美通过钢琴呈现在世界面前。我也会根据近些年的钢琴学习,以及相关的理论书籍查找,从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创作本体及其钢琴改编曲两个方面的比较中,着重对王建中先生的民歌改编曲作品中,其个人的钢琴音乐风格和作品的民族性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自古博大精深,多元且多样.其中民歌就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所继承下来的一快瑰宝.每个时代的民歌,都表达着不同时代的情感体验.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传统民歌,是经过千锤百炼所留下来的民族优秀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所组成的文化大国,每个民族都具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风俗、历史.学习传统民歌,可以让孩子们更快的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也是了解中华文化不同形态的美的一种途径.将不同类型的传统民歌用孩子们喜于乐见的视角,传授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们,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国民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歌曲《兰花花》是一首地域风格浓郁的陕北民歌,王志信以他独特的视角进行改编,把故事梗概融入作品,结合中国传统的戏曲与民歌等元素,为歌曲《兰花花》注入新的生命。本文主要从兰花花故事背景出发,并根据作品五段体的曲式结构,逐段分析情感表现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李杨 《孩子天地》2016,(4):192-193
信阳民歌作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既可以进行美的教育,还可进行爱的教育,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当地音乐教育资源的应用与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信阳民歌在历史的洪流中举步维艰。因此想要保存和传承我们本地区优秀的民族音乐资源,需要我们从幼儿音乐教育做起。本文章我从付玉兰老师编撰的《信阳民歌》一书中筛选了共计36首信阳民歌通过对歌曲的筛选、歌词内容的改编、旋律节奏的改编等几方面的内容,对信阳民歌进行了整合与创编。  相似文献   

17.
李鑫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200+202-200,202
本文通过近年来原生态民歌热的角度对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进行阐述,进一步了解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发展状态;通过对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特征的分析,加深了原生态民歌对民族,地域及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下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也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柳笛 《林区教学》2009,(5):110-112
《解放区的天》是1963年储望华根据陈志昂作曲的同名歌曲以及陕北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改编而成。作品中大量地采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曲调和节奏。在乐曲中到处可以看到民族化元素的影子。作品中所描述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场景也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希望通过对作品不同角度的分析,体现陕北民歌改编创作的钢琴作品独特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9.
宁静 《华章》2012,(19)
自从西方音乐教育方法进入中国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但以西方音感为标准的一元化视唱练耳教学,不但影响了对多元文化的了解,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从中国民歌基础出发,将民歌中的音乐元素作为视唱练耳教学基点,通过民歌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价值表现.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桑植民歌是我国民歌史上一朵灿烂的奇葩,它以心口相传的方式传递,以淳朴、真挚的感情扣人心弦,也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棒棒捶在岩板上》是一首地道的桑植民歌,在进入新时代以来,进行了大量符合时代需求的改编创作,认真品味桑植民歌《棒棒捶在岩板上》改编创作的美与真对作品的学习演唱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