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雅 《职教论坛》2012,(26):42-43
钢琴组曲《学生日记》是一部具有强烈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儿童题材钢琴作品。作者徐坚强先生在作品中对简洁的音乐素材进行深度的挖掘,以不同的形式构建组曲的各个乐章,体现出作曲家的个性化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3.
《贝加莫组曲》是德彪西早期作品。这个时期德彪西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人们普遍认为德彪西早期的作品不重要,但任何一位作曲家或者一种风格流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早期的作品更能清楚地反映作曲家的创作倾向。因此,对于《贝加莫组曲》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5.
《法国组曲》作与一七二零年左右,在当时的家庭音乐会等私人集会上是最受人欢迎与喜爱的音乐,在现代教学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组曲由四种舞曲构成核心并以同调的方式连结起来,其间又插入了一些规模较小的舞曲,形式丰富多样,音乐优雅、细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教材。  相似文献   

6.
风俗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社会习惯,体现着人们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明代山东的社会风俗在弘治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中体现了风俗的随意性,说明国家所采取的任何一种移风易俗的教化措施都未必能起到预期效果。但风俗的稳定性同样也使得一些传统的婚丧等礼仪今天仍然保留。  相似文献   

7.
民俗音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民族民俗音乐活动研究、民俗音乐研究范围界定、民俗音乐的研究意义等方面。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利用地方志所蕴藏的极为丰富的民俗资料,以整理文献的方式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来探索音乐在岁时节日风俗活动中的具体形态及其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霍尔堡组曲》写于1884年,是格里格为纪念诗人霍尔堡而作的一部钢琴组曲,后被改编成管弦乐组曲。该组曲是格里格运用古组曲的体裁形式以及民族音乐创作风格的成熟期作品。本文从《霍尔堡组曲》的组曲形式上与古组曲的继承与发展入手,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创作特征的具体分析研究,阐释这首作品的组曲形式的特征以及创作手法特征,以期对格里格的创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王京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341-341
巴托克在这部作品中,成功地运用了他所亲自搜集、整理过的匈牙利、罗马尼亚和阿拉伯(最初的计划中还有斯洛伐克)的音调和节奏,重新进行创作,并且把这些民间音乐的因素和他精湛的富于独创性的艺术技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对其分析是对巴托克音乐深入理解的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10.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在大提琴领域一直被视为佳作。无论从演奏还是艺术美学角度来看都是无可比拟。这部作品充分体现出严谨、均称、优雅的古典美。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组曲前奏曲运弓特点和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近现代手风琴史上,佐罗塔耶夫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创作综合了他天才般的创作灵感与奇妙的作曲手法,极大得丰富了手风琴音乐的表现力,这使他的作品几乎每一首都成为近现代手风琴作品中的经典,从而提高了手风琴的历史地位。佐罗塔耶夫在近现代巴扬手风琴作品的创作与发展方面的突出贡献,使他在手风琴艺术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作品在国内手风琴演奏者中广为流传,常常被选为音乐会的演奏曲目。其中,佐罗塔耶夫的《儿童组曲》更是久演不衰。  相似文献   

12.
《西班牙组曲》是阿尔贝尼斯·伊藤克在19世纪下半叶为钢琴而作的。《西班牙组曲》在手稿中只有格拉纳达、加泰罗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和古巴是出自阿尔贝尼斯之手。这组《西班牙组曲》以优秀的思想为容,和对祖国风土人情、生活风俗、自然风景的描述,成为了阿尔贝尼斯钢琴作品中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3.
周权 《文学教育(上)》2010,(15):148-150
《龙脉》是湖北省首届网络小说大赛的参赛作品。小说主要讲述了清末民初三峡地区两个关系纠缠的封建氏族因争一处风水宝地——龙脉而明争暗斗的故事。小说语言既细腻又大气,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曲折起伏的情节中穿插很多当地的历史和风俗,向人们描绘了一幅三峡地区独特风土人情的瑰丽画卷。本文将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小说中独特的风俗文化的展现。  相似文献   

14.
高二旺 《天中学刊》2012,27(4):109-112
应劭写作《风俗通义》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辩风正俗,为封建统治提供借鉴。《风俗通义》的求实精神表现在对无神论思想的张扬、对人性的理性思考、探求事物的真相等方面。为此,应劭采用了文献考证、逻辑推理、列举事实进行反证等手段,探求事物和社会风俗的真实情况。应劭的求实精神是对前人唯物主义精神的继承,也是东汉社会背景深刻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巴赫一生当中创作的体裁多为组曲,其中的《英国组曲》是为键盘乐器而创作的,是巴赫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钢琴文献,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当前对巴赫《英国组曲》创作特性进行解读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图画展览会>是钢琴作品中著名的组曲之一.文章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及演奏要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力度的对比、节奏的把握、形象的表现、旋律的表达及整体性的把握五个方面阐述怎样能把<图画展览会>中每首小曲演奏得准确精致、形象鲜明.文章把<图画展览会>的演奏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指导更多演奏者对此部作品复杂的形象进行驾轻就熟的刻画和表现.  相似文献   

17.
18.
巴赫是音乐史上罕有的集大成者,但他对大提琴的贡献过去一直鲜为人知,他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大提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通过组曲的创作,他预见了大提琴的发展,为大提琴的发展提供了一部传世佳作。我们通过论述组曲空前绝后的历史意义,以及组曲对大提琴的乐器演变、演奏技巧的发展、艺术表现力的丰富等方面,论述组曲对后世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的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作为满族文化的代表作品,是一部反映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游艺娱乐、岁时节日、语言之俗、迷信禁忌、人生家庭礼仪之俗的民俗小说。以民族学理论为基点,梳理出《红楼梦》的共识观和历时观,科学地研究确定《红楼梦》的研究方法,系统地规划《红楼梦》的研究内容,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刘海峰 《天中学刊》2012,27(6):110-114
应劭《风俗通义》是中国第一部风俗民俗学专著,是中国第一部"民史",是中国志怪小说的先导,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迄今关于应劭与《风俗通义》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应加强《风俗通义》的社会学、文献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