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琴作品《六月船歌》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创作的。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这对柴可夫斯基在创作作品的风格上有一定的影响。文章从标题性、民族主义特色以及曲式分析了《六月船歌》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儿童钢琴组曲》是柴可夫斯基针对儿童演奏者或钢琴初学者而创作的内容丰富的24首乐曲。每一首乐曲都反应了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性格特点。24首乐曲备有特色,表现出孩子在生活中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及生活场景。在演奏每首乐曲时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刻画怎样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场景,因此要运用不同的演奏速度、力度、触键方法来准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顾晓红 《现代语文》2007,(12):58-59
十七年文学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但创作成果不甚理想。本文从创作主体即作家的因素分析入手,重点分析作家的文化水平、创作态度及创作心态对其创作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创作主体的失落,使十七年的文学创作缺少了文学性。  相似文献   

4.
影响创作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原动力.美术创作的原动力不外乎主动和被动两种,或称有意识和无意识。主动创作的美术作品其艺术表现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被动(无意识)驱动下创造出的美术作品(被动创作作品)其艺术感染力更强烈、震撼,艺术韵味更深远、悠长,是美术创作领域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对多媒体创作工具的概念和创作系统的结构做了简要介绍,并从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出发,对当前流行的多媒体创作工具进行了模式类型及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著名的作曲家、手风琴演奏家和教育家,弗拉基米尔·祖宾斯基为手风琴创作的两部帕蒂塔、两部奏鸣曲和改编自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的独奏曲等一系列大型作品深受国内外演奏者和爱好者的喜爱。这些作品中既有古典的精神又有现代的表达,既有辉煌的炫技又有深沉的内涵,可谓是部部佳作、件件精品。本文从宏观视野出发,对这五部作品中所折射出来的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对广大手风琴爱好者和演奏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创作冲动是始发动力,创作动机是继发动力,它们是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很大区别的审美心理活动,共同促动着创作活动的萌发和进行。  相似文献   

8.
Dumka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为法国钢琴家马蒙泰尔创作的一首极具柴可夫斯基艺术风格的钢琴作品,其诞生于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巅峰时期,是柴可夫斯基民族性创作的一个缩影。全曲共分为三个部分: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分别以不同的情绪、节奏展现作品风格,在钢琴演奏方面应注意歌唱性旋律的演奏、欢快乐句的演奏以及踏板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广告音乐是音乐艺术的一个分支,属于音乐的范畴,但与纯粹的音乐艺术相比又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广告音乐具有较强的商业性质,它是为商品宣传、广告主题、广告创意服务的,因此在创作类型、创作特征、表现手法上不仅必须兼顾音乐表现的要素,更要考虑到商品宣传、广告表现的需要。广告音乐的创作可以分为原创和改编经典音乐两种类型,它在创作上体现出旋律简短流畅、音乐形象鲜明、针对性强、表现多样化以及结构灵活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张裕钊的诗文创作可以以光绪九年(1883)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其诗文创作的探索、繁荣期,后期为其诗文创作的成熟、衰落期。张裕钊在莲池书院创作的散文,是其后期散文的代表作,其中《重修南宫县学记》、《夏润之孙桐之母姚宜人六十寿序》两篇最能体现张裕钊后期散文"以意度胜"和"词峻以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美术界,许多美术创作者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创作心灵的迷失。本文将从美术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出发,深入探索美术创作中的潜意识内容、潜意识状态,以及美术创作中的潜动机,并且从美术创作的个性和风格流派等方面探究潜意识在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期美术创作中“心灵创作”的回归和美术创作的真正繁荣。  相似文献   

12.
毕业创作是美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的比较重要的课题。它是学生数年学习成绩的总结,也是对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成果的检验,理应引起教与学双方的高度重视。一般来讲,学生初次尝试创作,由于经验不足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开始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因此,使学生了解创作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是指导毕业创作的首要任务。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以及创作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的一些其他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希望能有助于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文中对校园DV创作的选题、剧本制作、策划筹备、前期拍摄、后期制作、播放保存等几个阶段,以及DV创作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阐述,以便增强学生对校园DV创作的兴趣,提高创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何存中小说的创作历程、创作得失以及创作主体的艺术追求的轨迹,在评论界何氏创作评论中作了首次性的整体把握。其中着重评析了主要创作阶段——第二阶段的创作情况,从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化、作品主题的多层次开掘、艺术方法的式样化等方面,总结了何氏的创作成就,提示了何氏创作的艺术个性和特色。全篇并简略勾勒出何氏“寻找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艺术追求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客观生活的丰富性及创作主体个性的多样性 ,决定了创作动机的表现亦呈多种形态 :一、从创作主体的审美需要看 ,有缺失性和丰满性创作动机 ;二、从产生过程看 ,有瞬息突发式和渐进缓成式 ;三、从明晰度上看 ,有明显性和潜稳性创作动机 ;四、从时限上看 ,有长期固定性和短时变化性创作动机 ;五、从引发机制看 ,有外界激发性和内觉自发性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16.
儿童舞蹈从创作规律和技法上与成人舞蹈创作有相通之处,但它有一个根本的特性,即在于儿童舞蹈的创作主体虽是成人,而接受主体却都是儿童,其艺术创作流程凸现着儿童们的参与。由此,儿童舞蹈的创作势必会被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文化知识程度和家庭社会影响所强烈制约。儿童舞蹈创作者必须从“童心”出发,并以舞蹈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凝炼生活,直至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当代女作家中,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一位勤奋而多产的作家。直至今天她笔耕不止,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对诗歌、戏剧和文学评论等也有涉足,为欧美评论界和读者所瞩目,被誉为当代世界文坛上的“心理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本文将从欧茨的成长经历、创作道路、创作手法对她本人及其作品进行较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18.
<正>书法创作作为近现代书法理论中出现的概念,从字面含义来看,它由"创"与"作"两个方面构成。所谓"创",有"首创""独创"之义;所谓"作"则有"操作""书写"等解释。因此,笼统地讲,书法创作是指书法创作者生产、制造独特书法作品的活动过程。而在中国传统书法理论中,并没有"创作"这一概念,古人更多的使用"书""写"或"作字"来指称今人所谓的"书法创作"行为。其实,这两种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昭示着古今不同的书法立场与追求。传统书法理论更多使用"书写"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9.
散文创作,和小说创作一样,越贴近生活就越能在创作过程中突现自己的本色。这个话题人们早已提及,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们熟知的命题,我仍难做到透彻地理解和明确地把它表述清楚。这些年自己的散文创作,我尝试着从贴近生活这方面去努力了,但体会不是很深,创作的效果也不尽人意。为什么?原因很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应是贴近生活不够紧密和深人的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20.
<正>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大部分作品创作是在白银时期。纠缠不清的痛苦和无尽的折磨是他一贯的鲜明风格,他的创作原则是:他只听凭自己灵魂的召唤。长诗、画面性、标题性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三大特点。一、早期到成熟时期1873-1897年是拉赫玛尼诺夫作品尚未成熟的时期,他的早期作品有《阿列科》和献给柴可夫斯基的《图画幻想曲》、和弦乐幻想曲《岩石》、《哀歌三重奏》。其早期的创作为以后的创作作风格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