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薅草锣鼓,是整个土家族共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重庆的秀山、酉阳、黔江、彭水、石柱等土家族聚居区,普遍存在着打薅草锣鼓的习俗。但在今天,薅草锣鼓的现状令人堪忧,如一些地方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足;其经济基础基本消失;传承出现了断脉;被强势文化所排挤等。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对薅草锣鼓进行全面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栽秧薅草锣鼓歌的生态生成及其艺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栽秧薅草锣鼓歌是土家族人在生产劳动中创作的一种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民间艺术样式,是一种古老的歌腔。栽秧薅草锣鼓歌从生产生成、内容、形式及艺术特征来看,也是土家族民歌中保留最为古老的形式之一。栽秧薅草锣鼓歌作为土家族典型的民族歌唱艺术,其声腔特征、表演内容、表演形式、文化内涵等无不与土家族文化和民间习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王敏 《鸡西大学学报》2014,(1):152-153,156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是人们在创造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杰出传统文化的代表,演绎土家族的民族特色和创造历史的伟大精神,丰富祖国多元化文化,成为川东人们广泛流传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换工搭伙"制度是川东宣汉百里峡土家族农民兄弟世世代代生产生活劳动中自发地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生产劳动制度,"薅草锣鼓"是其最重要的管理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世事的变迁、岁月的流淌,"薅草锣鼓"这一管理工具下的"换工搭伙"制度在经历了它的繁荣后走向了衰落。如今,"薅草锣鼓"之"换工搭伙"这一形式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其提高生产力和劳动效率的社会功能已基本退化,社会性、娱乐性的音乐健身功能得到了再生和进一步的加强与升华。追述"换工搭伙"制度的渊源、繁荣及衰落脉络,是为了进一步继承、创新、开发和利用其社会音乐功能,目的是为了更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善土家音乐文化及其价值,使其在当代人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薅草锣鼓歌作为一种歌乐形式,在土家族聚居区流传很广,深受广大土家族人们所喜爱,它产生于劳动之中,又作用于人民生活劳动之中,与土家人日常生活劳动息息相关.文章通过对这一古老歌乐历史沿革、表现形式、唱腔内容、音乐特点等进行考略,以使人们对这一土家族古老歌乐有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6.
在贵州东北部,流传着极具地域特色的薅草锣鼓。它是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为配合生产劳动而用鼓和锣进行伴奏,融歌、舞、乐于一体,直接用于薅草的民间音乐形式。贵州薅草锣鼓是由喊号、演唱和锣鼓三部分内容构成的,特别是喊号和演唱部分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7.
薅草锣鼓哥歌作为一种歌乐形式,在土家族聚居区流传很广,深受广大土家庭人们所喜爱,它产生于劳动之中,又作用于人民生活劳动之中,与土家人日常生活劳动息息相关。章通过对这一古老歌乐历史沿革,表现形式、唱腔内容、音乐特点等进行考略,以使人们对定土家族古老歌乐有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8.
薅苹锣鼓是武陵地区土家族人民特有的劳动歌谣,它是按一天的劳动时间而形成的声乐套曲,主要由歌头、请神、扬歌、送神四部分组成;曲体、体裁、唱腔、调式多姿多彩;歌词分固定歌词和即兴歌词,内容主要是以提高劳动热情和劳动效率服务。表演在田间地头,以锣鼓为主要伴奏乐器,与劳动紧密结合;表现土家族人民的朴质感情和美好愿望,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劳动效率的提高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瑞 《保山师专学报》2012,31(5):101-104
四川薅草锣鼓是巴蜀地区人民生活的反映,特殊的风土人情与文化形态造就了其中的历史信息价值、文献价值、文化载体价值。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目的在于挖掘其中多样性的价值,有利于薅草锣鼓研究方法及理论的系统化。  相似文献   

10.
王星 《儿童音乐》2023,(4):74-75
<正>一、歌曲创作背景《乃哟乃》是一首湖南土家族民歌,原名《咚咚喹》。“咚咚喹”是土家族的单簧竖吹乐器,虽简单却能吹出欢快清脆的旋律,深受土家族人民的喜爱。土家族民间歌曲按传统习惯可分为山歌、薅草锣鼓、劳动号子、摇儿歌与儿歌、风俗歌等五种。二、歌曲分析歌词方面,“乃哟乃”在土家语中是“来呀来呀”的意思,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愉快、高兴、爽朗”的情感表达。歌词一开始即运用富有土家民族特色的儿童呼唤声,“乃哟乃乃哟嗬,乃乃哟乃哟嗬”,  相似文献   

11.
从远古演唱到今天的鄂西北锣鼓歌分为阴歌锣鼓、薅草锣鼓扣花鼓穗三种类型,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扣只此一处的地域特色,它是鄂西北山民表达喜、怒、哀、乐的艺术载体,花样繁多,内容浩瀚,堪称鄂西北生活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2.
《薅草锣鼓》的美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薅草锣鼓》是流传在汉水中游深山一带应争日争时的农事生产而产生的一种风格独特的民间锣鼓说唱艺术形式,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意蕴丰富,色彩浓郁,气氛热烈,效果立竿见影,昭示了一条中国艺术发展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3.
荆山“阳锣鼓”艺术形态之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锣鼓,又称薅草锣鼓。它以一种原始的务种田间劳作“挖生田”的锣鼓歌乐形式,曾在鄂西北一带广为流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耕劳作化形式的改变,使得这种形式已在消失或正在消失。由于地处荆山的保康、南漳地理环境特殊和生产方式的需要,使这种古老的遗风犹存余迹。它的音乐、歌腔、表演的完美结合所形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体现了荆楚腹地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特征,这一原始农耕的古朴音乐文化是值得音乐界关注与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三棒鼓"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民族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法。土家族"三棒鼓"作为一种地方曲艺,在长期发展、传承和嬗变过程中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具有民俗民风的叙事性、歌舞技艺的表演性、独特风味的音乐性、群众生活的娱乐性、民族文化的传承性等艺术特征,而且也是土家族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5.
叶川 《考试周刊》2014,(80):42-43
淮海锣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自清朝中期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本文主要介绍淮海锣鼓的由来、艺术形式、兴起、衰落及作者对淮海锣鼓衰落这一现象的反思。其中着重叙述淮海锣鼓的艺术形式,所使用的乐器和现今淮海锣鼓艺人流失、青黄不接、无人传承的状况,表达作者对淮海锣鼓现况的担忧和焦急,希望大家一起保护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改善现状,让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6.
"麻山锣鼓"于2006年被列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和其他的非物质文化民间艺术一样,以口传心授为主要的传承方式。从保护和开发的视野上出发,"麻山锣鼓"并未得到较多方位的学术关照,大多都是对其曲谱的记载、演奏奏法等本身的研究,其作为非遗的活态传承特性并未得到重视。本文将从"麻山锣鼓"的现状与传承的个案入手,通过对"麻山锣鼓"的历史前沿、发展现状的调查了解,进而对麻山锣鼓的活态传承环境进行分析、探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如何让这门艺术在新时代中获得新的生命,如何获得活态的传承试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为配合土家族民族成分确认和利用民族民间文化为人民服务等工作,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搜集、整理和传播的开启时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主要是为恢复土家族民族成分和编写“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等工作进行的,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抢救、保护、传承时期;第三阶段是世纪之交的时候,是为配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而进行的,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抢救、整理、保护传承时期。每个阶段的挖掘、抢救和传承工作都有自身的特点,对保护和传承土家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锣鼓草歌为例对川北民歌的特点、现状进行了研究,针对民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保护川北民歌,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并对传承与保护川北民歌的途径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秀山民歌的“哭嫁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山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谣有《哭嫁歌》、《薅草锣鼓》、《酉水号子》、《秀山山歌》、《秀山花灯歌》等。《哭嫁歌》以歌代哭,把难以割舍的亲情、友情及对封建婚姻的控诉表现得淋漓尽致,歌韵婉转,情景动人。本文从秀山“哭嫁”的来历、“哭嫁”的发展历程及部分哭嫁歌文本等方面剖析“土家姑娘哭嫁”这一古老婚礼风俗的民俗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谢家锣鼓为视点,把谢家锣鼓的发生、发展及存在状态置于民间文化的整体背景和生长环境当中进行考察,通过对谢家锣鼓的传承变迁状况的观察及思考,更好地把握谢家锣鼓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如何在当下文化环境中选择更好的发展路径,以点带面,起到积极保护与发展民间音乐文化的作用,对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创新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