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认为,长期存在的把典型化视为文学形象创造的唯一方式的认识,忽视了象征化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种独立的与典型化相对立的形象创造方式,象征化具有自己的特征;象征化与典型化一样,都要求个别化与概括化的统一;但是,在个性化、概括论以及二者的统一上,二者各有特征。本文通过矛盾的《野蔷薇》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具体分析、比较,提出了典型化与象征化在形象营构上的区别,对二者的特征作了简明的概括。  相似文献   

2.
宋伟 《红领巾》2004,(5):96-97
典型化--高度地概括化和个性化统一的这一界定,已约定俗成,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深究起来,却令人难以信服.这种忽视主体的界定,丝毫没有触及艺术典型化的特殊性.从创作主体的心理现象着手,探寻典型化过程主体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典型化过程是一种“心理简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当代工笔人物画风格特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的影响下,工笔人物画家们的表现风格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首先在人物造型上具备了远远超过古人.但又与西方写实主义绘画拉开距离的写实特征;其次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更加个性化、典型化;另外绘画材料本身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已经进入了稳定、有序的多元化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人物化妆造型是戏曲舞台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特化妆造型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舞台艺术形象的生命力和艺术作品的成败。当前,全国上下对于传统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戏曲人物的化妆和造型在发展过程当中也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和突破,并逐渐成为舞台当中特有的艺术形式存在。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广东汉剧舞台人物的化妆和造型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自身对戏曲人物化妆、造型的技艺水平。  相似文献   

5.
从戏曲脸谱的图式纹样上看,主要用于戏曲中的净、丑等角色。净丑面部的化妆,是一种富有夸张意味和象征意味的化妆艺术。这种化妆艺术和净丑角色的表演是分不开的。生旦个别也画脸谱,但极少,净丑与生旦角色的面部化妆有着明显的区别。净角脸谱净主要是指戏曲中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于一般、有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在人物塑造艺术上具有突出成就,塑造了一批高度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凸显出典型化与意象化的特征。《红楼梦》表现了特定时期社会群体的心理和思想、情感,蕴含概括性风貌,同时又具个性化。《红楼梦》还把人物当作意象来经营,人物形象往往具有意象的特征,人物意象的营造也处处见机巧。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中国古代小说人物性恪形态演化的轨迹,认为小说在宋代还是涓涓小溪,到了明代便汇成波涌浪击的大河,结出丰硕的果实,形成了“世情小说”,《金瓶梅》便是代表作。它不仅在题材上具有开拓性意义,而且人物性格塑造达到了典型化高度,它在中国小说在典型化发展历程中有着由类型化到个性化真正转折的里程碑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电影的历史中.各种电影技巧与手段可谓是推陈出新.色调作为一种艺术手段被引入电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色调可以彰显电影的主题,还可以使电影的情节更加的精影,另外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典型化和个性化.张艺谋电影对色调的重视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高尔基的“典型化”理论的“类型化”实质,指出它是典型理论发展中的倒退。文章认为,典型理论由强调普遍性的“类型论”向强调个性化的“典型论”的演变、发展。是与人类对身身认识的深化、发展同步的,因而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文章分析强调了个性刻划在典型创造中的特殊意义,认为,典型化必须包括鲜明特出的个性化和个性所体现出的本质深刻化,二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戏曲中的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戏曲中丑角占有很高地位,在戏曲发展史上也早于其他行当。以独特的化妆、服装、滑稽可笑的举动和插科打诨的特点博得民众的喜爱。本文从解释丑字开始,对丑的来源,丑行的历史、特点、作用、地位等方面,对戏曲中的丑行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富宁土戏在其漫长的孕育、形成、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壮族特点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在富宁土戏的生、旦、净、丑角色行当中,同样也闪耀着少数民族戏曲的鲜明色彩。富宁土戏的丑角形象由于具有用三种语言插科打诨、独特有趣的唱腔、朴实随意的化妆脸谱、简约朴素的服饰和道具、幽默夸张的滑稽表演等艺术特征而更加鲜活。  相似文献   

12.
【单元导航】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本单元学习重点为鉴赏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注意戏曲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还应把握曲词通俗、多用口语的特点,诗化语言中具有的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基于人们对于个性化的崇尚程度不断增加,导致化妆造型在服装表演中所起到的作用逐渐加强。本论文通过对化妆造型与服装表演之间的联系进行概述,分析了化妆造型在服装表演中的重要性,旨在为化妆造型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位于老北京的城南、陶然亭公园的北畔,坐落着一处戏曲艺术的殿堂——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这是一所为全国培养戏曲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的教学实体。学校现设戏曲表演、戏曲音乐(伴奏、作曲、民乐)、舞台美术(服装,化妆、道具、美术)、舞蹈表演等多项专业。(校办63531999教务63518246传真63554257) 附中的前身是中国戏曲学校,创建于1950年1月28日。其间,著名戏剧家、艺术家、教育家田汉、王瑶卿、晏甬、萧长华、史若虚等先后任校长。1978年,学校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下设中专部,  相似文献   

15.
明代中国戏曲的兴盛、繁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而北方戏曲衰落似成定论。通过对较为丰富、详实的明代山西地区戏曲文物史料的把握,即从戏曲舞台兴建、服饰化妆、乐队的组成、唱腔和剧目这几方面去考证明代山西戏曲的兴盛史,可以为缺少明代北方戏曲史料记载的中国戏曲史作一补充。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邕剧,虽然是汉民族创造的皮黄戏曲剧种,但长期在壮族聚居的桂西南地区流动演出,其舞台语言、音乐、化妆"行头"、剧目内容等,自然融进了壮族的历史文化元素,成为西南各民族共有的戏曲艺术,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研究邕剧与壮族历史文化元素交融的现象,可为振兴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把对生活的具体描绘与反映时代、社会的某些本质方面统一起来;把真实性、可信性与可读性结合起来;坚持典型化的原则;要求作家具有先进的思想认识和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辩证地解决“坚持”和“发展”的关系.这是从当前文学创作实际状况出发提出的深化和发展现实主义应当思考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它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于一身,在各方面都体现出了"泛美化"的特征.但究其本源,王国维在<戏曲考源>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即由演员当众扮演角色来表演故事.我国古代戏曲理论家李渔也提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所以,登场敷演,是戏剧艺术的最基本特质,没有舞台表演的第二度创作,戏曲艺术的美也不能被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戏曲舞台表演便具有了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且在表演中渗透了一定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创作论角度探讨柳宗元寓言对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寓言的革新,通过比较两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寓言形象的不同把握及两者寓言形象在各自文学创作意识、文学文本中的不同地位,指出柳宗元寓言形象具有后者所没有的典型意义,进而得出结论:典型化是柳宗元寓言取得独立文体地位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0.
戏曲是一门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武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中小学生学习戏曲艺术有助于丰富历史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培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在义务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高校音乐院系如何培养既能胜任普通音乐教学又能从事戏曲教学的中小学合格教师,使高师音乐教学与中小学"戏曲教学"有效对接是当前高师音乐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