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胡以其音色圆润秀美,音质刚柔多变,音域宽广而著称。它是中国民族乐器百花园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弓弦乐器,二胡作品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其中二胡移植作品凭借着其自身的特性在众多的二胡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主要归结于二胡作品不足、对地方风格性韵味的需要、二胡演奏技法的进步以及国际化的需要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在地理及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此背景下,各地流传的传统音乐,如戏曲、说唱及器乐音乐等,在其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既相互影响,又与独特的地方语言音韵相融合,形成了各地独特的地域性音乐风格。河南作为"戏曲之乡",形式多样的豫剧、河南坠子等民间艺术体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内二胡器乐音乐的创作与演奏,使得地域内的二胡作品有着典型的河南风味。本文旨在以河南地域风格浓郁的二胡传统作品《河南小曲》为例,通过对乐曲演奏中左、右手演奏技法的深入剖析,探究这些特定的演奏技法是如何体现河南地域二胡作品的音乐风格的。  相似文献   

3.
阿炳的音乐蕴藏着我国许多宝贵的民族乐器演奏精髓,代表着我国民族器乐的极高成就。阿炳创作并演奏的《听松》,以其短小的结构、宏大的气魄、崇高的境界,成为我国传统音乐的经典之作。作品倾注了阿炳的爱国之情,体现了他伟大的民族精神。作品借松树高尚的品质来表达爱国主义情怀,体现了阿炳独有的粗犷、质朴、刚健、苍劲、深沉的演奏气质和演奏风格。作品本身也具备了中国古典美学和古典琴论的基本特征,对该曲进行音乐本体、技法和审美等方面的分析阐释,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器乐的基本样貌,对于传播和继承中国民间音乐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演奏和传承二胡这件民族乐器、创作新时期的民族音乐不单是对民间音乐的发展,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弘扬。在二胡音乐发展与嬗变过程之中把握民族音乐之魂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回溯二胡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二胡音乐的发展现状,来说明和阐述二胡音乐和演奏中的民族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二胡音乐创作和演奏的一些现象做出考察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二胡艺术的不断发展使移植曲目在二胡演奏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移植曲目的广泛深入,也使二胡演奏技巧有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进步和提高,两者相辅相成,成为彼此发展的主要动力。就移植曲目对二胡演奏技巧产生的推动作用进行深刻分析,发现移植曲目的传承与创新为二胡演奏艺术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二胡演奏风格更加多样、二胡演奏技巧更加多变,有利于二胡演奏在更大程度上贴近时代特色,跟上社会发展步伐,适应文艺发展的大背景、大潮流。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的二胡作品无论是从二胡音乐的创作手法,还是二胡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趋势,这些作品为21世纪二胡艺术的发展预示了新的发展方向,开拓了新的创作空间。二胡的发展和进步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怎样发展,二胡艺术始终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倘若离开了民族精神这个"根",便会逐渐枯萎。  相似文献   

7.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原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自从被移植成二胡独奏曲之后受到了许多演奏家的青昧,更是各大赛事及音乐院校学生必选、必奏的一首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乐曲。乐曲由引子、纵情高歌、热烈欢舞三个部分组成,只有通过对各个段落甚至乐句进行细致分析以及学习与研究不同的演奏版本,才能忠实地表达作品的创作初衷、掌握地方音乐风格、再现音乐的美感,在演奏中获得真正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冀东影调腔风格的二胡曲目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而这些二胡曲目之中大多都是以冀东皮影戏音乐作为素材的,其中吸收了冀东地区民族民间音调,同时对戏曲音乐进行了器乐化的创作处理,最终在二胡曲目之中形成了一种具备鲜明特色的冀东影调腔风格。本文浅谈冀东皮影戏音乐对于二胡演奏技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弓弦乐器是中国民族乐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弓弦乐器从出现到不断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时至今日,弓弦乐器已成为中国上千种民族民间乐器中居于首位的庞大乐器类别。弓弦类乐器的发展是得益于戏曲音乐的发展的,作为戏曲音乐的主奏乐器,经过不断地发展,许多弓弦乐器已成为重要的民族独奏乐器,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二胡。众多二胡演奏家在不断丰富演奏技巧、增强艺术表现力的同时,敢于创新,不断突破,探究出了二胡艺术新的表演形式,为二胡这件古老的乐器增添了新的活力,并推动着二胡艺术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族乐器是中国传统音乐的载体。每一种乐器都具有自身显著的优势。较之其它乐器,二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自然,其声音同人声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胡演奏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假如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有限或者并非十分出色,则二胡的艺术魅力无法得到充分地展现。本文首先对二胡演奏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一些技巧和乐感进行了介绍,进而阐明了对于二胡演奏而言,演奏技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具表现力的拉弦乐器之一,对戏曲音乐的表现具有得天独厚之优势。近百年来,风格鲜明的二胡音乐作品常常运用戏曲元素进行创作,不仅体现了二胡音乐的民族性,也实现了对二胡音乐"声腔化"的探索。二胡曲《江南春色》由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老师和江苏籍作曲家马禧林老师根据苏南地区民歌创作而成,这首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江南画卷,它的创作吸收了江南丝竹音乐文化,奠定了二胡江南音乐风格作品发展的基础。以《江南春色》中戏曲元素的运用为例,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江南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  相似文献   

12.
二胡作为一种传统的演奏乐器近年来不断的融入于流行音乐之中,对于二胡作品的流行音乐化发展具有一定的争议,而二胡作品在流行音乐的应用是立足于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民族乐器与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二胡等民族乐器新的发展趋势,二者相融合应用具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音乐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让器乐学习、音乐欣赏、歌曲创作等逐步渗透到课堂中来。民族乐器二胡其音色优美醇厚.表现力丰富,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三年前,我们把二胡引入音乐课堂,让孩子在学二胡中提升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4.
二胡揉弦种类繁多,演奏时揉弦的恰当运用,能更恰当地呈现乐曲的灵魂。本文笔者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举例对比,简要探讨如何将不同种类的揉弦技巧,有机地与各类风格乐曲或演奏技法巧妙结合,更准确地表现乐曲精髓与意境。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二胡在我国民乐之中发展速度迅猛,其作品的创作进入后现代风格时期。最初二胡是以伴奏的形式运用在民间曲艺中,没有自身的独奏曲目。直到民国时期,通过二胡艺术先辈们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得二胡从伴奏乐器成为独奏乐器。与此同时,在二胡传统曲目的不足、专业二胡曲创作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二胡的独奏演出,就产生了由其它中西方器乐曲目移植改编的二胡曲目。  相似文献   

16.
音乐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让器乐学习、音乐欣赏、歌曲创作等逐步渗透到课堂中来。民族乐器二胡其音色优美醇厚,表现力丰富,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我们把二胡引入音乐课堂,帮助学生学习、感受与表现音乐,让孩子在学二胡中提升音乐素养,为学生搭建拥抱音乐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声腔化"的演奏来源于声腔,它吸收声腔艺术的精髓,并对其进行再创造,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无疑在是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所作的大胆创新.《洪湖人民的心愿》极具代表性地体现了闵慧芬先生所主张的"声腔化"的处理方式.作者结合这些年学习及演奏二胡的心得,进一步研究器乐声腔化在作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作品《雪山魂塑》是一部大型的二胡作品,在着手熟悉一部大型作品的初期阶段,最重要的是要体会即将诠释的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演奏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一枝花》采用鲁西南民间曲调创作出的一首极具鲁西南音乐风格的唢呐独奏曲目,改编移植为二胡曲目,至问世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以《一枝花》作为载体,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演奏技法,并结合鲁西南特有的音乐风格,总结出具备鲁西南音乐风格的二胡曲目中的各类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中国单簧管学派,首先应当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其次要借鉴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探索并确立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特色演奏风格。本文回顾了主要的单簧管中国作品,中国特色的演奏技法形成的过程,认为第二届单簧管中国作品试奏会是建立单簧管中国学派的里程碑。金光日老师积极倡导中国作品的创作、演奏,潜心研究单簧管民族特色的演奏技法,为建立我国的单簧管教学体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