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工作形式和方法,而是师德的根本和实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能源,它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它是点燃学生心灵火花的燃料,也是后进生能够进步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教师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它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而且包括教师用爱的情感和爱的言行来感化学生,陶冶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以及各种具有教育性的爱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它说明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证明教师期望是学生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可以左右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诚挚的爱,是一种崇高的教育,是唤醒学生心灵的最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4.
教育爱是指教师施予学生之爱。从本体论角度看,教育爱是一种驱使教师与学生融合的本体性亲和力量,它揭示了教育爱的普遍性和迫切需要性。教育爱的本质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真正成为他自己。  相似文献   

5.
教育爱是指教师施予学生之爱.从本体论角度看,教育爱是一种驱使教师与学生融合的本体性亲和力量,它揭示了教育爱的普遍性和迫切需要性.教育爱的本质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真正成为他自己.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卡片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至于私人感情,我们就不能也无法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7.
石志中 《教书育人》2000,(21):31-32
教师对学生的爱称为师爱,也称教育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具有良好师德的突出表现。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和倡导师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爱满天下”,对少年儿童几乎倾注了全身心的爱,他提出“对儿童要有爱”,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是教育的基础”。爱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爱岗敬业,必须通过热爱学生来体现。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师爱有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它既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又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深有体会,只有用爱,唤醒学生的情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一、热爱学生%教学生爱教育实践表明,爱是学生的一种基本需要。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9.
爱无处不在,爱像春风一样暖人心田,爱也是一种教育,是一名教师师德的高尚体现。教师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它更需要爱的呵护。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要使学生学会做人,不仅仅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更需要师生双方在态度、情感方面的影响。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进步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关爱一切学生”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基本准则。“关爱一切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产生无与伦比的神奇而伟大的教育力量。爱学生作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一是体现了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关爱;二是体现了教师对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认知;三是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特殊感情及关系。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因为责任和义务,这种爱在本质上是无私的,因而也是神圣的。教师不但要爱“尖子生”,还要爱“后进生”,更不能歧视所谓的问题生以及有某些缺陷的学生,务必抛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教师,在这个岗位上已工作了十余年。我爱我的职业,更爱我的学生。我觉得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身心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不同于一般的爱,它高于母爱,胜于友爱,大于情爱,宽于钟爱。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是相互间的爱;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钟爱  相似文献   

12.
梁晓妍 《中国德育》2004,(8):51-51,13
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普遍持久而深厚的爱。它来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这种爱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情景,使教书育人和学习知识都变得生动活泼,可转化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也可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对于教育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延续不断的包含智慧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既能宽容学生的过错,又对学生严格,让学生在所做的一切事情中,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的真诚。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力量。有人说,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感觉到这种爱的力量。对学生的热爱,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在教学上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热爱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他教育因素和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既能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又能满足学生被理解的需要,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爱,是对学生进行一切教育的开始,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教育事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能和学生心理沟通,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间接的、无形的情感境界,更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和健康心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姚娟 《学周刊C版》2014,(1):200-201
正作为教师,我们无论从事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是从事班主任工作,都要做到有爱心,会爱自己的学生,懂得如何去爱学生,要善于爱学生,让学生能体验到教师的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付出,是一种给予,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艺术。教师的爱是学生心中的一道彩虹;教师的爱能驱走学生心中的怨恨;教师的爱能化解学生心中的仇恨;教师的爱能驱散学生心中的雾霾;教师的爱能  相似文献   

18.
范梅 《课外阅读》2011,(2):98-98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教师应有的责任和崇高美德。教师的爱是无私奉献,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原动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教师的无私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是一种高层次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是一种圣洁的爱。这种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动力,是师生情感相融的接触点,是学生信任、爱戴教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于教育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延续不断的包含智慧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既能宽容学生的过错,又对学生严格,让学生在所做的一切事情中,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的真诚.  相似文献   

20.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重要的职业道德.它能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并朝着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发展.然而教师对学生的爱要爱的理智,爱的有格,如果教师出于个人的某种需要或好恶,对一部分学生倾注爱心,而对另一部分学生漠不关心或者教师对一部分学生过分亲昵,对他们的错误举止采取迁就、放任的态度,甚至与之称兄道弟,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偏爱.爱与偏爱有质的区别.爱具有公正性、整体性和积极性,是教师与学生情感杠杆达到平衡时的感情现象.而偏爱则与之相反,它有部分性、偏袒性、消极必,是教部与学生情感失去平衡的感情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