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第一份免费商业性日报1995年在瑞典诞生,而中国内地第一份免费日报是2004年在上海创办的《i时代报》。目前,免费报纸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不算新鲜事物,在中国,除了港台地区免费报纸迅速落地生根外,北京、南京、广州等城市也先后跟进,推出了各自的免费报纸。2007年下半年,上海又多了一份免费报纸《五日新闻金报》,成为国内鲜有的一城两张免费报纸的城市。  相似文献   

2.
香港《英文虎报》9月4日在头版宣告,该报将于本月10日正式转为免费报章,成为继《头条日报》、《快线周报》后,星岛新闻集团旗下的第三份免费报章。这也将是香港第一份免费英文报纸。《英文虎报》是一份主攻商务及财经资讯的英文报纸,主要提供香港、内地的商业、金融及其他经济类消息。转为免费报纸后,第一阶段将先发行12万份,从星期一至星期六在中环、金钟、尖沙咀等香港主要商业地段免费派发。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2008,(4):8-9
新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方汉奇:在19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份晚报出现在香港,是英文的,后又逐渐出现了中文晚报。20世纪初,即1910年,中国内地第一份晚报——《中信晚报》在上海发行。北京出现晚报是1918年,是份商业报纸。从那时起到1949年,北京前后大概出现过47家晚报,其中叫《北京晚报》的有6家,分别在1921年到1939年间创刊发行,存在的时间都很短,  相似文献   

4.
香港免费报纸加速扩张香港免费报纸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节点。一是2002年以《都市日报》的诞生为标志。这是香港的第一份免费报纸,由总部位  相似文献   

5.
我急于向大陆的同行介绍一位香港摄影记者。他叫张景宁,30岁。几年前我从香港《文汇报》和《摄影艺术》上看到他的作品。四月,他作为《文汇报》摄影记者,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影展,一个休息日,我采访了他。△香港新闻有什么特点? 竞争激烈。香港传播媒介发达,电台半小时播一次新闻,电视台的“第一时间报道,”很多都是现场报道,普通报纸20多份,其它专业报纸五,六十份。新闻摄影要  相似文献   

6.
70年前,1929年1月15日,星系报业集团的第一份报纸———新加坡《星洲日报》创刊了。星系报业集团是海外华文报业中最为著名的报业集团。它是由著名华侨企业家胡文虎所办。先后共创办华、英文日报16家,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连同...  相似文献   

7.
2005年初,香港仅有一份免费报纸《都市日报》,2005年至2008年仅仅三年时间,在全球纸质媒体广告全面下滑、报纸裁员、报业将会消亡的呼声日渐高涨的大环境下,香港免费报纸却有了惊人的发展。如今,弹丸之地的香港有5份免费报纸:3份中文日报《头条日报》、《都市日报》、《am730》,一份英文日报The Standard,一份周末报《周末快线》。香港免费报纸在日益增长的广告支持下,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面抗战,受局势影响,内地许多著名报纸和报人纷纷南下赴香港复刊或创办报刊,继续进行抗日宣传,从而使得香港报业迅速发展。弹丸之地,竟有30多家报纸同时发行,将香港地区报刊的团结抗日宣传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地报纸迁港出版或由报人到港再创刊的主要报刊有:1.申报原在上海出版的《申报评1938年1月15日迁往武汉出版,后考虑能否在武汉长久,马荫良、俞颂华等《申报注持久又将《申报》转辗香港,于3月1日发行了《申报》香港版。社址在云咸街79号,督印人为聂志场。该报在发…  相似文献   

9.
香港免费报纸的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劲松 《新闻界》2006,(4):37-38
在香港报业市场上,免费报纸比内地出现更早、竞争更加激烈,分析和借鉴香港免费报纸的经营策略,对内地报业竞争会有所启发。在过去的十年里,免费报纸已经成为全球出版产业中发展最迅速的部分之一。在报业竞争十分激烈的香港,继2002年瑞典的地铁国际公司创办地铁报《都市日报》之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会观察者与参与者的传播媒介,理应是促进农民工子女全方位融入城市的助推器.但在现实中,传播媒介在此议题上究竟有何作为?影响如何?本文抽样考察了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三年中北京、成都、重庆的六份报纸①:《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成帮日报》《华西都市报》和《重庆日报》《重庆晚报》,发现以报纸为例的传播媒介其农民工子女报道中存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内地报社的新媒体做得风生水起,但是香港却是波澜不惊,没有出现几乎所有报纸都在大张旗鼓地运作新媒体的现象.论发展程度,香港报业的成熟度远比内地高;论竞争程度,香港二十份日报,在700多万人口的地方展开白热化竞争;论报业体制,香港报业的市场化机制非常充分.  相似文献   

12.
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迎来了三周岁生日。 从2009年盛夏飘出第一张散发着油墨香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到如今数十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与各界读者品读珍藏、高度重视,1000多个日夜的披星戴月、辛勤耕耘,《中国社会科学报》这份学术理论专业报纸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深圳商报》是深圳市人民政府机关报,是开放型、多功能、综合性日报。其宗旨是:立足深圳,宣传特区,辐射内外,服务经济。今日的深圳商报,既出日报,又出晚报;既有报纸媒体,又有电子媒体;既在内地出版报纸,又在香港联办专版,是一个传播手段先进、拥有多媒体的报业集团。具体说,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发展快。《深圳商报》1991年初复刊,四年多来,从对开周二刊发展为日报,从日报四版发展为十六版。1994年又创办了四开八版的《深圳晚报》。从1995年1月起,又与香港大公报合办《大公报·深圳新闻》专版,目前每周五期,在国内报界开创先河。  相似文献   

14.
新闻文摘     
香港报刊概况香港报业在中国报业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857年在香港出版的《香港船头货价纸》,是第一家单张报纸,两面印刷的近代中文报纸。1858年11月创刊的《中外新报》是第一家用铅字排印的中文报纸。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个机关报《中国日报》是1900年在香港创刊的。据统计,至1992年底,香港注册出版的报纸共67种(包括四家英文报纸以及停刊而没有取消注册的)。每日发行的有中文报纸23家,其中有16家为综合性报纸,有3家为财经性报纸,其他则为娱乐性报纸。此外,还有23家每周只出版两次的关于跑马、博…  相似文献   

15.
港澳台苑     
《传媒》2002,(5)
香港东方报业集团近日正式推出《东方日报电子报》和《太阳报电子报》。这个名为orisun.com的网站将香港有影响的两份报纸《东方日报》和《太阳报》“原汁原味”地搬上了互联网,这在全球中文报纸中还是第一家。 这一网站由东方报业集团花费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上半年在香港生活、工作了四个半月。一开始去对香港的报纸很感兴趣,如《东方日报》、《明报》包括《苹果日报》等,经常刊登一些内地看不到的新闻。但日子久了,也开始厌倦香港的一些报纸,因为娱乐新闻、八卦新闻之多、之滥,也是令人不堪忍受的。每天一百多个版面,竟然满足不了我的求知欲(对新闻的欲求),有些该登的新闻不登,比如一些重大的国际、国内新闻。  相似文献   

17.
香港传播媒介数量多、覆盖领域广、人均拥有量高。几百家报纸、杂志加之十几家电台、电视台,形成一种立体的高密度传播媒介覆盖网络。截止到1989年的统计,香港共有注册刊物681家,其中报纸64家,包括每日出版的中文报纸47家、英文报纸2家,其  相似文献   

18.
五、香港报纸发行系统的形成香港报纸发行,战前各报都鼓励订阅,一般订阅价比零售价要优惠20%左右。外埠另加邮费。战后,多数报纸进不了内地市场,即使要进入内地市场也要通过内地的图书进出口公司中介,因此,各报不存在内地订阅和邮寄问题。而香港本地市场则逐步趋向代理制,订报和派报已很少。1950年,香港著名的报纸总代理有3家。报纸总代理专门代理报纸发行,他们批发到报纸后。再批发给湾仔、铜锣湾、北角名箕湾和九龙油麻地。旺角、深水步等“区头”(分区代理),再由“区头’份发给报贩。随着新报纸的产生及发行量的扩大,有些…  相似文献   

19.
媒体品牌意识的缺失媒体品牌的形成是传播质量长期不断积累的结果,每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凝聚着一个个传媒团队漫长岁月的心血和汗水。但中国商标与产业经济课题组去年发布的《中国商标与产业经济蓝皮书》显示,在内地两千七百多份报纸中,为自己的报纸名称进行商标注册的不到百分之十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内地传媒商标保护意识缺失。  相似文献   

20.
媒体品牌意识的缺失媒体品牌的形成是传播质量长期不断积累的结果,每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凝聚着一个个传媒团队漫长岁月的心血和汗水。但中国商标与产业经济课题组去年发布的《中国商标与产业经济蓝皮书》显示,在内地两千七百多份报纸中,为自己的报纸名称进行商标注册的不到百分之十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内地传媒商标保护意识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