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建中 《中学教研》2004,(12):14-16
根据课本(新教材)中对距离与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定义与性质,即平面的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任一条直线所成角中最小的角.而距离则是两个图形F1内的任一点与图形F2内的任一点间的距离中的最小值,利用新教材定义的这一新特点,可把求此两种值转化为求某一函数的最值,下面分别举几例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一、填空题 1._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2.两条_或_的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3.有一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相交于通过 点的一条直线。 4.在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只有_、_、_这三种位置关系;空间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 5.如果一条直线和两个相交的平面平行,则和它们的交线—。 6.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平面的一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_;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_。 7。如果斜线的长为1,它和平面日所成的角为e,那么它在日内的射影是_ 8.过直角三角形的…  相似文献   

3.
行业动态     
五莲县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11月16日,教育部在山东省五莲县举行贯彻实施《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工作会议暨五莲县应用示范区建设启动仪式。会上,五莲县被教育部正式确定为山东省唯一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日照市政府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全国范围内教育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的必要条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是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实施的,目的是为规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  相似文献   

4.
<正>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位置的一种特殊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所熟悉.初中数学中有不少判定两直线互相垂直的方法.现在归纳如下:一、利用定义垂直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从定义可以看出,只要说明两条直线相交的角是直角,就可以说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工作基础不牢,学校管理就会地动山摇”,这是我长期从事一线教育管理最深刻的感受。为此,每当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我总要精心“备课”,力求讲话内容能贴近学情、班情、校情,结合当前形势有所创新。本文是我在新学期班主任会议上的讲话稿,试图从另一种角度去审视班主任的  相似文献   

6.
求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过斜线上一点作平面的垂线.而这条垂线往往是由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提供的.这样我们作线面角时,可先找证或作一个平面垂直于已知平面,然后在垂面内过垂面和斜线的交点作两个垂面的交线的垂线,再把垂足和斜足连结起来,线面角就作出来了.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求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过斜线上一点作平面的垂线.而这条垂线往往是由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提供的.这样我们作线面角时,可先找证或作一个平面垂直于已知平面,然后在垂面内过垂面和斜线的交点作两个垂面的交线的垂线,再把垂足和斜足连结起来,线面角就作出来了.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高考立体几何综合题设计 ,大多以多面体和旋转体为载体 ,考查角和距离问题 .而角和距离的定义都和点在面上的射影有关 .线面角为斜线和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常常采用“三垂线法”作或找 ,关键是寻找面的垂线 .至于线面距离 ,面面距离 ,异面直线的距离 ,通过定义和结论均可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而点到面的距离往往通过点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垂直 ,利用面面垂直性质 ,转化为平面内一点到交线的距离 ,即点在已知平面上的射影在两平面的交线上 ,把握住这一点就寻找到解立体几何综合题的关键和突破口 .于是在立体几何总…  相似文献   

9.
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数目字×,乃起源于原始人类对空间方位的认识,即对以太阳的运行为平面的空间方位的认识。两条斜线所指,分别代表平面上的东、西和南(上)、北(下)四个方位,交点则代表中央的第五方位。其作斜线相交之状,则是根据太阳运行的平面方位而创造的。这是原始人类素朴的认识在数学及文字学方面的反映。早在新古器时期,华夏民族的先民们就业已创造了原始数目字×。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现状的分析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理论一直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所追求的目标。文章试图通过对西方教育管理发展史的简要回顾,用以说明一直都贯穿于西方教育管理研究的发展之中的实证主义研究的重要性。然而,这一点往往被我国的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者所忽视。遵循教育管理研究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切实加强我国教育管理学界的实证研究,减少盲目的、空泛的理论研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圆内两弦相交,有相交弦定理,该两弦在圆周上确定的四边形与其对角线的关系,有托勒密定理.那么圆内多弦相交于一点会有什么情形产生呢?对此一问的结论是:当相交于一点的弦数为多于2的偶数时,由最基本的两弦相交的相交弦定理和托勒密定理的拓展,我们可以寻觅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但这其间更多真正的奥秘还有待于探索和挖掘.而当相交于一点的弦数为多于1的奇数时,我们发现这  相似文献   

12.
解析法证几何题是解析几何的一个重要应用。它对于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思维、开阔眼界,提高解题能力大有好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切不可忽视。本文拟就和圆有关的几何题作为用解析法证明的一些例题,试图说明这一方法。从而使我们感受到解析法证几何题的必要和所起的作用。但实感力不从心,本文只作了极其肤浅的探讨,以供参考。例一切割线定理:圆的弦延长相交于圆外的一点,各弦被这点外分成的两线段长的乘积相等,并且等于这点到圆的切线长的平方。证明:以圆心O为原点,切点A与O的  相似文献   

13.
张安林 《云南教育》2007,(9Z):32-33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包含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在平面内和直线与平面垂直这几种特殊情况,这里主要是谈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常用求解方法。 1 利用平面的垂线来确定 斜线的射影由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定义知,确定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关键是找出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从而由斜线上的一点(不同于斜足)向平面引垂线来确定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就成了一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儒雅,在潮汕文化中具有普遍性品格。因为不管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中都有它的存在痕迹。就其社会风尚的传承和自然环境的薰染。也足以说明这一点。为此,本文再从潮汕人的衣、食、住方面加以考察,这个特点的存在就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源远流长的古诗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仅从诗中出现的众多古代服饰名词来看便足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同志们:首先向全国的教师们致以新千年的问候和致敬。新年伊始、教育部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今天的“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决心和对这一工作的重视。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一直是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及中小学校采取了相应措施,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出了很大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至今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当…  相似文献   

17.
确定点在平面上的射影位置,对于确定空间中的角和距离以及判断线、面垂直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正是立体几何教学的重点内容.我们在归纳、总结平时教学的基础上整理出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四种常用位置关系:1 斜线上一点到平面上的射影,必在这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上2.1 过一个角的顶点引这个角所在平面的一条斜线,若斜线与角的两边夹角相等,则这斜线上的点在平面内  相似文献   

18.
国富 《辅导员》2009,(11):53-53
何谓校长形象?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有一点应该能达成共识,即树立校长形象,并不是建立校长特权,而是使校长掌握教育管理的主权,能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作用,使师生能接受校长的正确管理与教育。这无论是对于学校、学生、教师、家长以及校长自身,都有重大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校长形象得“五合一”。  相似文献   

19.
在电场的教学中 ,我们在讲解两条电场线为什么不能相交时 ,一般都采取教参中的说图 1法 ,即如果两条电场线相交 ,则在交点处电场强度的方向有两个 ,分别为两条电场线在此点的切线方向 ,如图 1所示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两条电场线不能相交 .这种解释条理非常清楚 ,学生易于接受 .但这种解释有一个缺陷 ,那就是不能说明两条电场线为什么不能相切 .在如图图 22所示情形中 ,A、B两条电场线相切于 P点 ,如果用上述说法来解释 ,则 A、B两条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可能为同一条方向 ,即 C所指方向 ,这样 ,在切点 P处的电场强度方向也就只有一个 .…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屡见报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召开的有关安全方面的会议及下发的有关安全方面的文件、通报也不断增多,这说明安全已成为社会对学校关注的新焦点。安全管理已成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而班级是学校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班级安全管理,切实保证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班主任责无旁贷。要把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就必须明确班主任的安全管理责任,探求一些安全管理的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