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是一种新现象,象似研究的历史已久,但关于隐喻象似性的研究很少,本文把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与隐喻象似性结合起来,主要通过探讨该结构的隐喻象似解释及其功能,来说明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许阳 《文教资料》2007,(14):117-118
双峰方言中有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程度副词,还有一组具有程度副词性质的词缀。文章在意义和用法上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热点,其应用体现在语言的词汇、句法及语篇等层面。本文以语言的象似性为基点,着重探讨词汇象似性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使用,目的在于使师生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张志莹 《考试周刊》2011,(27):32-33
洛阳属北方方言区,与普通话相比,洛阳方言中有一些程度副词,普通话中无对应词。洛阳方言中常用的程度副词为"可、怪、镇、恁"等,另外还有一些固定的搭配。  相似文献   

5.
山东沂水方言的程度副词非常丰富,除了部分与普通话形式相同的词语外,尚有大量沂水方言特有的副词。表示程度极高的后附加式副词"杀"至今仍在沂水方言中使用,而没有如普通话那样被"死"所替代。沂水方言"杀"的用法属上古、中古汉语的遗留。  相似文献   

6.
渭南方言中有几个很富有地方特色的程度副词 ,如“太太”、“死”、“生”、“扎”、“捏个”等 ,同普通话的程度副词相比较 ,它们有其独特的语法特征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语言象似性特别是句法象似性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象似性理论是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补充。象似性研究从最初的语音、词汇及句法研究发展到现在与其它学科交叉的研究。文章拟从距离象似性的角度对话语的礼貌程度进行探讨并提出,社会距离增大,语符增多,话语的礼貌程度就高,语言符号与社会距离存在象似关系。  相似文献   

9.
安仁方言的程度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华萍 《大学时代》2006,(4):26-26,8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类别,安仁方言中的程度副词与普通话不尽相同,本文试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平面来分析安仁方言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0.
西安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美、扎、能、太、很、冷、蛮、生"在用法上各有特点,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有很大差异.本文将着重分析这几个程度副词的特殊用法并归纳其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安阳市汉语方言中经常使用的程度副词极具地方特色,如表程度高的"可、歇、怪、专、镇、恁、才",表程度低的"将、较以的"等。从词义、语法、语用等方面对这些程度副词进行描述与分析,归纳其使用规律,揭示了其表程度高和程度低的副词在数量上的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12.
象似性主要论述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理据关系。从语用学的视角,结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会话含义理论和关联原则,在信息量、顺序和标记程度三个层面,对大量的形态现象和句法结构进行象似阐释,从中发现它们的相通之处。对象似性原则进行语用分析,有助于学习者发现语言规则背后的认知理据和动因,也为语用学的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大量宁波方言语料的收集和分析,对宁波方言绝对程度副词和它所修饰的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和名词性成分的特点进行考察和描写,用大量数据和实例证实绝对程度副词的某些内部规律。  相似文献   

14.
词汇在二语习得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好英语的关键是掌握和运用大量词汇,而词汇的记忆和应用往往是学外语者尤其是初学者最头疼的问题。由此,文章从词汇的语音、顺序、词形、词义、词源、数量、距离和对称象似性角度来分析词法中的象似性现象,希望通过对英语词法的象似性分析,发现词汇学中隐含的内在象似性规则,使学生能找到学习词汇的有效方法,教师能找到教授词汇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历来是语言学界颇具争议的一个话题。索绪尔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界定为“任意性”,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象似性是语言的本源性特征。从认知角度出发。对英汉语中句法象似性的几个主要体现层面: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及标记象似性进行分析,可以为英汉语中的相关规则和表达形式提供理据。  相似文献   

16.
朱晓燕 《考试周刊》2010,(45):14-15
象似性作为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受到广泛关注。根据皮尔斯符号三分法,语言的象似性主要分为映象象似、拟象象似和喻象象似。本文分别从这三个角度分析英文诗歌和汉语古典诗词中的象似性,发掘诗歌这种特殊文体中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和所表示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的联系,非象似性是指人们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和符号,其形式与他们所指之间并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结果.文章以英汉情感用语为例说明:语言使用排比修辞手法时具有象似性的特征;语言使用夸张修辞手法时具有象似性特征;言语通过语义搭配形成转义或者歧义时具有非象似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象似性作为理据性的典型代表,是对传统语言学任意论的反叛。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语言的结构是人类经验结构的映照,因而为汉语的许多语言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象似性的类型和定义不一,选取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介绍这三种原则在汉语的字词句中的表现,以说明象似性对我国对外汉语字词教学有很大的启发,象似性原则的习得有助于汉语的习得。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的逐步兴起,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的象似性理论也广泛被接受。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象似性理论是指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的相似关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鉴于此,该文以象似性为理论依据,分别从语音、书写、接近、数量等视角探讨词汇习得中的象似性,对词汇的有效习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的逐步兴起,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的象似性理论也广泛被接受。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象似性理论是指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的相似关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鉴于此,该文以象似性为理论依据,分别从语音、书写、接近、数量等视角探讨词汇习得中的象似性,对词汇的有效习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