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信息化发展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但在城乡、校际和阶层区隔之下应理性审视信息技术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本研究基于新冠疫情背景,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视角通过实证调查探究学生城乡、学校和阶层背景对中小学在线学习的影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学生城乡和阶层背景对在线学习起点和过程产生直接显著影响,不对在线学习结果产生直接显著影响,但学校背景对在线学习结果产生直接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在线学习起点差异和过程差异会产生叠加效应,加剧不同群体间在线学习效果的不平等。因此当下亟需在政府、学校和家庭等多主体协同下,建立起覆盖在线学习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全方位立体式差异化帮扶机制,重点在于均衡城乡学校之间的在线教育资源配置和提升教育质量,以弥合常态化背景下学生在线学习带来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2.
以安徽省五所高校的在校研究生为研究样本,分析知识共享、吸收能力与研究生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对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要加强高校知识管理、营造知识共享氛围、建立知识共享的激励和补偿机制、增强知识吸收能力等管理。  相似文献   

3.
何明  李赟 《现代职业教育》2023,(26):133-136
高职英语虚拟学习社区是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结合高职英语虚拟学习社区学生用户的特征,构建高职英语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自我展示和感知愉悦对人际互动有显著影响,但是对知识共享行为没有直接显著关系;人际互动对知识共享有显著影响,在自我展示与知识共享、感知愉悦与知识共享之间起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鼓励知识共享行为、促进虚拟学习社区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在线学习者的具体学习活动出发,对在线学习情境下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阅读和知识的意义建构等学习行为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应用知识建模方法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网络分析,设计专用在线学习平台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实时跟踪记录,对学习者的知识点选择和意义建构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学习路径和选择性学习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能够主动参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知识网络模型特点,依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自主学习策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教学资源的选择可以聚合成为一条较为稳定的学习路径,该路径体现了学习者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对外部资源的意义建构需求。因此在线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知识网络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信息推送,会促进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教师知识共享是教师个体知识向教师群体知识转移的过程。教师知识共享能够实现教师个体缄默知识显性化,丰富教师共同体实践性知识库,并促进学校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然而,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沉默的螺旋现象”“人际关系差序格局的现象”以及“学校组织无意识知识管理的现象”等现实境况致使教师知识共享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多元价值和意义。这些阻碍教师知识共享的现实因素背后反映出教师之间缺乏人际信任、社会互动、合作意识和共享文化以及学校组织知识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为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向集体知识转化,应积极构建教师知识共享文化,提升教师知识共享意愿;营造教师知识共享的“创造的空间”,增强教师之间的社会互动;完善学校知识共享的制度支持,引领教师知识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6.
在基于项目的协作情境下,学习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因此只有同时考虑知识共享者和知识接受者双方的付出与收益,才能合理地描述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知识共享过程,进而剖析多因素的作用机制。鉴于此,本研究以博弈论为基本分析工具,尝试从新的视角揭示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行为规律。论文从私下共享(一对一博弈)、组内共享(小范围博弈)、公开共享(开放式博弈)三方面建立了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知识共享博弈模型,剖析个体间协作知识共享的动态演化机制,针对每类模型分别描述了关键因子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模型的比较,分析三类知识共享方式下博弈过程的差异,并据此提出促进知识共享的策略。本文所提出的知识共享模型可作为基本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信任是促进在线学习者交互,增加在线学习社区信息流动和知识共享的重要推动力。为了更进一步探索在线学习社区中信任与知识共享的关系,文章将在线学习社区中的信任划分为技术信任、经济信任和情感信任3种类型,通过理论及文献分析,建立了假设模型,使用回归方程对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技术信任、经济信任和情感信任均显著影响在线学习者的知识共享行为;知识共享行为显著影响信任的水平;知识共享经历在信任和知识共享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在上述基础上,从经济收益、情感氛围、关注预期结果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在线学习者知识共享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在线教育在实施中应考虑的影响因素,通过组织一次在线学习活动,采用网站后台数据统计和问卷调查方法,对地域分布十分广泛的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了调查整理。总结出了现阶段在线学习者的上网条件、上网行为、学习感受和相关要求,以及上网设备的实际情况。经过对这些会影响在线学习的相关因素分析后,得出对开展在线教育有参考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魏晓宇 《中学教育》2021,18(6):61-71
教师知识共享是涉及个体、群体、组织多层次行为的动态过程,旨在实现个体、群体、组织知识之间的深度循环.研究从动态性的视角揭示知识共享的行为与过程.研究认为,教师知识共享的过程包括展示、阐明、对话、整合四种行为.展示和阐明发生在个体层次,促进个体间隐性、显性知识的转移.对话发生在群体层次,实现个体知识转化为群体公共知识.整...  相似文献   

10.
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无疑会影响到远程学习效果,研究远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是远程开放教育重要的课题之一。研究设计了三组实验.以明确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的特征、影响因素及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与其课程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远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具有习惯性、适应性特征:远程学习者的在线行为会受到学习者有无远程学习经历、所在班级学习共同体及年级学习共同体的影响: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与其课程成绩之间无直接相关关系。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改进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组织成员知识共享的动机和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先决条件,要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首先必须实现知识的有效共享。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术、资源、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因素,也有个体心理方面的因素。因此从个体心理角度出发,分析寻求影响组织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而针对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的这些因素,探索建立促进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对于实现有效的知识共享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了解析,在"ASP.NET技术论坛"中选取了一个月的交互数据作为样本,分别从密度、社群图、中心性、小团体以及小世界效应等方面来分析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结构,并从意见领袖、小团体建设、弱连接、吸引孤立者等角度对社区建设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网络结构优化,促进虚拟学习社区集体智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线深度学习”是评估大学生在线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探究大学生在线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改进线上教学质量、适应防疫常态化下的在线教学具有深远意义。以Stata15.0为主要研究工具,对东部某研究型大学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展开大规模调查,获得如下发现:总体而言,第一,N大学学生在线深度学习情况良好,普遍秉持着“学有所获的目标感”,但在“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上表现稍弱;第二,通过分层回归建模,“教学感知”与“工具感知”均显著影响大学生“在线深度学习”,其中“教学感知”中的“在线讲解感知”具有更大的影响力;第三,大学生在线深度学习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具有显著的学科差异。基于研究发现,试提出如下三点建议:(1)以“评”带“教”,将在线深度学习的动态监控融入在线教学评价指标;(2)以“教”带“学”,充分发挥教师优质讲解之于学生学习质量的决定性作用;(3)以“学”驭“器”,确立技术服务于人的教育与技术融合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内容分析法与调查法,对西祠讨论版上的一个班级社区进行研究.通过成员交互参与程度、交互质量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意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了解虚拟学生社区中知识共享现状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微信社区影响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及其关系,从社会认知理论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微信社区知识共享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明:微信社区的激励机制与知识共享行为、结果预期和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与知识共享行为、结果预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果预期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微信社区知识共享行为,还需要在微信社区或者微信群中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掘微信功能,提高微信社区或微信群的易用性。  相似文献   

16.
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无疑会影响到远程学习效果,研究远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是远程开放教育重要的课题之一。研究设计了三组实验,以明确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的特征、影响因素及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与其课程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远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具有习惯性、适应性特征;远程学习者的在线行为会受到学习者有无远程学习经历、所在班级学习共同体及年级学习共同体的影响;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与其课程成绩之间无直接相关关系。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改进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线学习是一种师生分离的自主学习,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能提高在线学习效率。利用电子学档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进行监控,不仅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反思、激发学习动机、开展更为有效的学习,而且有助于实现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全面监控。基于电子学档的在线学习行为监控模型一般包括行为信息的提取模块,整理和分析模块,成果及评价模块,反思模块,行为标准制定模块等五部分。采用这个模型,可以实现对在线学习行为的全面监控。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在线学习在我国的远程教育领域蓬勃发展,各级电大、网络学院以及高校都积极开展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学习.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师生之间的时空分离状态,导致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学习者及其学习行为的持续有效关注,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活动经常不能按照教学预期来实现.本文在对在线学习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学习者在在线学习这种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下,完全有可能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知识网络结构,实现自主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教育者应关注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有效组织和设计在线学习活动与学习资源,恰当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者的在线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9.
数字鸿沟最初是描述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群体信息技术渗透率的差异,近年来其判定标准逐渐从外部的网络接入演变为内在的心智投入。基于上海39所高校64949名本科生样本的研究发现,"旧数字鸿沟"接近弥合,仅户籍在农村或乡镇的学生新买电脑或开通宽带的行为显著高于城市生源。"新数字鸿沟"更为突出:女生在线上学习时看小说或玩游戏等娱乐行为显著高于男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线上学习的专注力与持久度均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农村生源在全部6项指标上都面临比城市生源更严峻的挑战。通过回归模型控制其他变量之后,网络接入对本科生在线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影响甚微;但"新数字鸿沟"使用偏好与投入程度各项指标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都显著,效应值也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20.
国家开放大学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公立远程教育体系,以在线形式按照MPOC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探究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能够为管理部门优化在线教学提供大数据视角的决策参考。采集在线教学数据,结合访谈结果,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支撑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数保持一定水平,但在线时间偏少;有一定的社会性交互,但交互层次较低;学生注重课程考核,选课数量对学习效果有所影响。办学机构、课程类别对在线学习行为有显著性影响,教师在线教学行为是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的最大影响因素。今后,需要从教师教学、基层办学机构教学管理、网络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在线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