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责的履行,需要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加以落实。根据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出台数量的变化以及内容和特色,可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发展分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肇始、政策探索和政策深化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主要呈现了重视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保障、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重视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以及重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等总体特征。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发展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切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也还存在着政策制定中群众参与不足、政策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以及政策绩效缺乏评估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未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发展和完善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重视拓宽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制定的渠道;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重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政策的制定;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绩效评估工作以及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政策工具的选择对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公共管理研究范式的政策工具的选择,先后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视角、新公共管理视角和“新治理”视角。伴随着“新治理”范式兴起的政策工具选择的“新治理”视角不仅是对以往研究政策工具的“工具论”视角的超越,而且将政策工具提高到了公共治理的高度,提出了注重公共行动相关参与主体的有序合作的新要求。中国的公共管理实践在应用该理论时应注意考查其与国情的适应性,从中提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元素。  相似文献   

3.
政策工具的选择对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公共管理研究范式的政策工具的选择,先后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视角、新公共管理视角和“新治理”视角。伴随着“新治理”范式兴起的政策工具选择的“新治理”视角不仅是对以往研究政策工具的“工具论”视角的超越,而且将政策工具提高到了公共治理的高度,提出了注重公共行动相关参与主体的有序合作的新要求。中国的公共管理实践在应用该理论时应注意考查其与国情的适应性,从中提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元素。  相似文献   

4.
以国家层面颁布的2008—2021年度的32份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文本内容挖掘,构建“政策工具”和“就业渠道”的二维分析框架,探究现阶段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充分就业拉动创业为目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在政策工具使用和就业渠道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制定中,正在不断探索新政策工具的使用,逐步构建丰富完善的政策工具体系;政策工具使用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政策工具缺乏与多就业渠道的匹配性应用。因此,建议完善架构政策体系,改善政策工具整体结构,调整供给型工具内部结构,适度提高应用环境型政策工具的比例,着力开发需求型政策工具,充分调动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12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罗斯维尔、泽福尔德的政策工具和职业教育改革试验的基本要素,构建了二维分析框架。以分析框架构建、文本内容编码、统计分析为主要研究线索,结合内容分析法,分别从X维度、Y维度、X维度与Y维度交叉效应等三个方面,对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政策进行了研究,发现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政策的工具使用存在失衡、笼统、不足、短视等问题。据此提出未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政策建议,即深虑政策工具的环境;优化政策工具的组合;注重政策工具的持续;强化政策工具创新性。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最基本的工具和手段,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当前,我国的政策"乱象"丛生,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表明,只有构建合理的政策协调机制,才能使我国的政策更好地为经济服务,进而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的政策协调机制需要一系列的机制来支撑,主要包括权力制衡机制,定位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法律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不断增加的养老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产业的政策观念会直接影响政策内容,政策工具的组合过程也反映着一段时期内的政策倾向,通过政策工具理论将政策内容有机整合,发现其中的内在逻辑与观念偏好.聚焦地区养老服务发展状况,针对近十年河南省养老服务政策文本内容构建分析框架进行量化分析,深究其中蕴含的政策观念,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8.
政策工具是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促进社会公共问题的有效解决或者达成既定的公共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机制,理应成为转型期我国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研究一个崭新的视角。在剖析政策工具的内涵、分类及其选择模型的基础上,探讨政策工具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政策工具自身的特性、政策目标、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和环境等五个影响因素揭示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工具"原因,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矫正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免费开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创新方式,既是满足民众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公共文化机构服务大众的一项有效途径,同时也对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国家文化治理机制转型产生重要意义。从文化馆实行免费开放的政策制定到具体落实,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构想到实践的过程,也是文化政策从制度文本到具体实践的展开过程。但在免费开放的实践中也产生了政策话语与执行过程之间存在的张力问题。这种张力存在的内在逻辑源于基层文化馆作为具有相应自主性的行为主体面临财政压力所做出的策略回应及其在当下体制结构中的利益和政绩考量。  相似文献   

10.
在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教育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根据社区教育政策工具、社区教育政策发展要素及政策工具使用时间序列构建了社区教育政策三维分析框架,通过对所选的社区教育政策文本进行计量分析,对目前我国社区教育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政策工具的分配存在差异性,能力建设工具占据主导地位;权威工具中法律支撑不足,激励工具内容单一;政策工具分布与教育发展要素配置的变化整体上符合社区教育政策发展趋势.为推动社区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政府未来应优化政策工具组织结构,提高政策工具与内容的适配性;完善权威工具法律支撑,补齐激励工具内容短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着眼于内蒙古目前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程度,指出内蒙古的公共文化服务当前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并从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范围,推进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改革,以及实现对公共文化服务多主体参与等角度提出了完善内蒙古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着眼于内蒙古目前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程度,指出内蒙古的公共文化服务当前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并从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范围,推进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改革,以及实现对公共文化服务多主体参与等角度提出了完善内蒙古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共服务"是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是政府的职能,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职能的改革。体育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对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对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政策的研究,是安徽省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将会充实国内关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研究,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双减”改革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对于提升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愈加重要。基于政策工具和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关键环节维度建构的二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层面的26份课后服务政策文件进行内容编码、归类统计、数据分析,各类政策工具在不同省份区域、不同关键环节的应用情况显示: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但强制型政策工具使用过多,各省服务特色有待凸显,服务环节重组织实施轻监督评价。未来,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的政策制定应当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充分激发课后服务活力,完善课后服务监督评价体系,构建新型教育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大学科技园政策是促进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动力,为明晰大学科技园政策演进过程及政策工具、政策客体、重点热点等,文章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客体”二维研究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图谱谱系分析法,对1999—2019年中央颁布的30份大学科技园政策文本进行结构化、谱系化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科技园政策演进可分为3个阶段——起步探索期、规范发展期和协同发展期;政策工具以供给型、环境型为主,需求型政策近年小幅度增多;政策客体以大学科技园自身建设为主,对创业群体、初创企业、管理服务人员的支持政策近年小幅度增多。  相似文献   

16.
政策工具研究是教育政策学的一个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加强政策工具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蕴含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政策工具在教育政策系统中的地位、政策工具研究是教育政策学的工具论基础及政策工具的能量等观点,并分析了政策工具研究与转变政府职能的关系及其对教育政策运行的影响,同时,本文指出应警惕“工具主义”所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政策工具研究是教育政策学的一个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加强政策工具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蕴含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政策工具在教育政策系统中的地位、政策工具研究是教育政策学的工具论基础及政策工具的能量等观点,并分析了政策工具研究与转变政府职能的关系及其对教育政策运行的影响,同时,本文指出应警惕"工具主义"所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政策工具是政府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或达成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用的可以控制的手段。任何一种政策工具都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假设。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工具演变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在复杂的高等教育改革中顺利实现政策目标,必须在公众参与和民意调查基础上识别政策目标群体的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政策工具,这是高等教育政策执行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省级政府统筹管理的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主渠道,是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现实基础。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要素和利益相关者三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47份省级分类考试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省级分类考试政策存在政策工具整体配置结构不均衡、政策工具与政策要素配置契合度不高、对紧密型利益相关者政策供给不均衡等问题。建议进一步优化分类考试政策工具使用结构、调节政策工具与分类考试政策要素契合度、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政策供给。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育》2021,(5):21-30
"双减"政策首次将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共同作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两大重任,而省级和地市级的政策是确保减负能否落实的关键。基于政策工具理论视角,梳理了 28个省89个市共计461份校内减负政策文本和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减负类型"二维分析框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权威工具和能力建设工具使用过溢,激励、象征与劝诫、系统变革工具使用不足;省级层面和地市级层面的校内校外减负政策工具存在同质化现象;校内减负和校外减负政策工具选择之间存在不均衡情况。结合"双减"政策导向,未来省市级选择减负政策工具可以进行以下改进:以权威工具为抓手,优化减负政策工具使用结构,提升政策协同效力;减负政策推进关注"本土性",寻求本地减负政策工具和政策文化、空间及受众的自洽;注重激励工具和系统变革工具的使用,对学生学业的管理由"双减"转向"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