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数据驱动下的安徽县级媒体,涌现出独具特色的“安徽模式”。肥东县融媒体中心创新“三叶草”模式;宁国市建成安徽首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县级融媒体平台;凤阳县融合多维媒体资源,展现“握指成拳”合力;濉溪县探索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皖北样板。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新媒体”,体制机制壁垒是核心问题,平台内容建设不足是瓶颈问题,留住人才是关键问题。县级融媒体中心应不断加强应急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推动人才制度改革,加快促进内容生产与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2.
2017年以来中国乡村传播研究,紧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在发展、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五个维度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短视频、数字乡村、县级融媒体、网络民族志及全球视野与“在地”经验等成为学界研究重要的对象、方法与理论聚焦。农民工及留守儿童、乡村文化、传媒的功能等传统议题在新媒体环境中继续得到关注。未来乡村传播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的发展传播将会成为一个理论热点。  相似文献   

3.
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主流传播趋势,也推动了乡村文化振兴和乡土文化转型。作为重要的媒介载体,县级融媒体为乡村文化提供了纵深服务并推动其现代转型,但同时遭遇乡土情节流失、主体性缺乏和媒体队伍不完善的三重困境。从县级融媒体和乡村文化振兴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发挥融媒体团队的作用,调动村民共树新时代的文明乡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广东欠发达地区,人才问题是制约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粤北地区为例,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建设的痛点,探讨了其成长的着力点。最后,根据调查发现,从新闻教育改革的视角,提出地方院校破解县级融媒体建设人才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融媒体的出现为涉农传播创造了新的模式,县级融媒体则为涉农传播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平台,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力量。要充分利用县级融媒体集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于一体的优势,补齐县级融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短板,打造融媒体传播矩阵,创新传播内容方式,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融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缺乏与时代背景的结合思考。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中缺乏面向融媒体时代背景的教学目标定位、没有形成明确的产学研结合发展体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考核,并提出了基于融媒体时代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提升方法,认为首先应设计面向融媒体时代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目标体系,并从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施“看、临、教、学、做”结合的教学思路、加强现实情景训练和阶段性总结、形成项目标准的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融媒体作为传播信息、沟通交流、舆论宣传等重要渠道和工具载体,为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手段。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秉持“以生为本”的初心,提升“立德树人”的使命意识,以精准思维深度挖掘融媒体时代下精准思政的内涵与特征,以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为原则、需求与供给相结合为目标、监管与自控相配合为方法、形成“五位一体”格局的内容体系,合理有效运用融媒体工具手段,努力搭建“三全育人”新平台,从而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全贯通。  相似文献   

8.
2019年10月,教育部公布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名单,共有4家省级教育部门和11所高校入选。11月27日笔者在中国知网输入"融媒体",共检索到24条结果,说明融媒体的建设正处于开端时期。在教育领域进行融媒体建设试点,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教育融媒体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核心内容是推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自媒体平台等传播渠道和资源的有效融合,打造集统筹调度、融媒发布、舆情应对、政务服务、公众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统一平台,探索新时代“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教育融媒体发展路径。什么是“融媒体”,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为什么要运用“融媒体”,如何运用“融媒体”才能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以上问题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工作领域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这一战略定位,决定了县级融媒体中心之"媒体",既非传统意义的媒体,又非媒体融合的媒体.履行好媒体服务之外的党建服务等职能,没有成功经验可参照.发展比建设更难,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超越媒体理念,从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县级融媒体中心超越传媒需解决四个问题:融媒体中心除了媒体还该融什么,事业编制转企业编制是...  相似文献   

10.
作为县级教研组织,如何更广泛地调动基层学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引导一线教师做科研,县级区域“学科小课题研究”机制的创立和推行是重要方法之一.“学科小课题研究”旨在激发和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以研究的状态投入日常的教学工作,在区域内构建一种融学科教学研究、校本研培、课题研究于一体的学校科研新环境、新形式.这将使学科教研员既成为学科教学的引领者,又成为学科问题研究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面临主体“去主体化”和客体“趋主体化”交融、多元化信息内容与信息“圈层”现象交织、多向互动的信息交流与严肃刻板的说理印象并存、议题设置内容的针对性与发布时机的精准性要求等现实挑战。运用议题设置理论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增加议题设置力方面下功夫:主客体互动,以需求导向凝练议题;话语重塑,以贴近原则表达议题;方式创新,以精准思维发布议题;内容优化,以问题导向强调议题。从而达到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导向性和实效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于大学生“三观”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融媒体时代给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无限可能。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以探索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一种形式,是经过多种媒体的优势融合最终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媒体,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协同性等特征。高校融媒体场域拓展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媒介渠道、突破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时空限制、延伸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线性模式、丰富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优秀成果;同时面临着“全面融合”的媒介格局尚未形成、“内容为王”的传播理念不够明确、“多元互动”的传播关系相对缺乏、“绝对支撑”的人才队伍有待搭建等困境挑战。为提升高校融媒体场域中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实效,应加强党建引领,推动融媒体快速发展;聚焦内容建设,丰富理论传播的优秀成果;关注学生关切,推动理论传播的互动交往;搭建工作队伍,提高理论传播的主体素养。  相似文献   

14.
媒体自身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媒体议题与公众议题出现较大的偏差、政府与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控制等因素对青年大学生对媒体公信度的认识产生影响;青年大学生特有的思维偏激和媒介素养的缺失也影响了他们对媒体的正确认识。除了传播过程本身,改善置身其中的社会大环境,将会对媒体公信度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     
我刊从2003年起开辟学术专栏,第一期以中国历史小说研究为议题,第二期以中古文史为议题,第三期以《聊斋》研究为议题,第四期以明清诗文为议题,2004年第一期以文言小说研究为议题,第二期以汉以前文学文化研究和吴伟业研究为议题,第三期以中国近代史和小说研究为议题,第四期以辛弃疾研究列为议题,2005年第一期以中国词学研究为议题,第二期以古代小说研究为议题,第三期期以明清文学为议题,第四期以中国戏曲研究为议题,2006年第一期以近代文史研究为议题,第二期以儒家文学与儒家思想研究为议题,第三期以清代小说研究为议题,本期以清代诗歌研究为议题。在组稿编辑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给我刊以极大关注和热心支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在此,我刊全体编辑人员谨致以衷心的感谢,并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如何引领“00后”新青年读懂时代,如何拓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途径,已成为新媒体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必须直面的议题。在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中,坚持“两个结合”背景下,贯彻“大思政课”指示,创建侨乡文化融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路径,包括构建侨乡文化深度融入的教学任务体系、搭建侨乡融媒体协同成果展示平台、形成含“侨”量成为作品评价重要指标的教学评价体系,在“三教改革”中取得理论和实践上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明廷华 《职教论坛》2007,(8X):63-64
新加坡“教学工厂”是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思想,它以学校为本位,其突出特点是融理论于实践中,融教学环境于企业环境中,融专业教学于行业要求中,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最为典型。新加坡“教学工厂”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是:加强课程内容整合;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弹性学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县级教研员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走上与教师共同研究的专业引领之路。本文对以课题研究来实现教研员角色的转变,提出了六方面的建议:一是申报带动性课题;二是掌握科研方法策略;三是开展课题研讨学习;四是开展听评课教研;五是开展论文案例评比;六是收集整理“课题档案袋”。  相似文献   

19.
在远程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课程教学媒体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配置,应做到形式多、内容全、质量优,以全方位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学习者时资源“产品”的受用,应据自身情况,在运用过程中,形成个体化的对多种媒体资源的优化组合,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图书馆资源配置与“供应”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报纸媒体“读书”类专刊的价值取向:其一,报纸媒体“读书”类专刊是沟通书与读的有效桥梁,形成了“浅阅读本”的“本”价值追求;其二,报纸媒体“读书”类专刊的价值定位在于思想性与新闻性并重;其三,报纸媒体“读书”类专刊的价值崇尚是提高自身化品位,争取“化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