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后,许多研究者在关注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等负向心理症状的同时,也开始密切关注自然灾害幸存者的创伤后成长.为探究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结构维度和产生机制,通过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8位老师和2位同学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发现:(1)自然灾害后青少年的创伤后成长表现在个人力量增强、人际关系改善、对未来展望、更注重品德、责任感强烈等五个方面.与西方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西方人群中常见的对生命的欣赏、灵性的改变两个维度在本研究群体中没有过多体现,更注重品德、责任感强烈这两维度则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异性;(2)自然灾害后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产生机制为内省沉思、主动应对、社会支持、社会压力等四种因素.结果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维度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为:内省沉思、主动应对、社会支持的作用,与功能描述性模型、生活危机与个人成长模型所提出的影响因子相似;但社会压力这一因素较为独特,在我国的青少年群体中,社会压力可促使个体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好准备,就像产生了心理抗体一样,并因此不会轻易被不幸事件所伤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5.12地震所致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青少年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83例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的焦虑状况进行测查,并使用应付方式问卷及苦恼表露指数量表对二者与焦虑的关系及影响力进行研究;结果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的焦虑症状与应付方式量表的自责及苦恼表露指数存在显著相关(P<0.01),特质焦虑和应付方式的合理化存在显著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苦恼表露指数及应付方式的自责因子对焦虑的解释贡献率达15.0%;结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需增加其对他人的苦恼表露,同时对地震这一负性生活事件也应避免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如自责、退避等)去面对从而逐渐降低其焦虑等不良心身反应。  相似文献   

3.
地震后13个月,外迁学生的PTSD发生率为14.79%,男女生之间PTSD的发生率差异显著,女生的发生率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PTSD的发生率差异显著,按发生率从高到低的年级排序是高二、初二、高一和初一........  相似文献   

4.
郑琰 《教育导刊》2010,(3):72-75
突发灾难事件常常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儿童与成人一样也会罹患PTSD的观点已逐渐为人们接受。本文就儿童PTSD的症状表现、特点及干预治疗进行介绍,试图为我国重大突发灾难事件后儿童PTSD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鉴于长期以来人们对"80后"、"90后"感恩缺失的关注,本文以汶川地震为契机,通过实地调查,对比分析灾区大学生是否亲历地震感恩状况的转变,探讨灾区大学生感恩状况转变的心理机制,以期为灾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震区心灵花园392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施测统合型房树人测验,以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C)量表、一般健康量表(GHQ-28)和生活事件清单(Life events checklist)筛选不同类型群体进行方差分析,以研究震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青少年的房树人绘画特点。结果显示,分别有12个房子特征、11个树木特征和18个人物特征频率在三组组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性,绘画特征评分者一致性较高,其中四川PTSD组画面丰富程度较低,消极绘画特征较多、积极绘画特征较少。研究得出统合型房树人测验能够作为评估和鉴别青少年PTSD的有效临床工具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灾区儿童行为问题的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用Ache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汶川地震灾区400名10-13岁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了测评;比较了灾区儿童与普通群体及震前同地区儿童的差异;并探讨了家庭状况和父母心理状况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结果发现,地震灾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8.2%,显著高于全国及其他地区;除了违纪,灾区儿童其他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同地区儿童的震前水平;灾区儿童......  相似文献   

8.
研究5.12震后三年灾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中学生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83例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学生均存在重度抑郁;抑郁各维度及其总分与主观支持、支持总分及家庭功能的问题解决和沟通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且抑郁总分与客观支持和家庭功能的角色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支持总分及家庭功能的沟通维度对抑郁的解释贡献率达34.7%,结论:抑郁是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共病症状,社会和家庭应给予其更多的社会支持和交流沟通,逐渐降低其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9.
10.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来自社会各界的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对学生的心理康复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与帮助作用,但对这些心理援助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时发现,相关的心理干预都忽略了教师在学校心理重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与中小学生朝夕相处,是灾后学校重建和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要力量。为此,本课题组基于我国灾后学校工作的现实情况,以学生帮助计划、教练技术、教师作为治疗师的干预理念为理论基础,以促进教师心理疏导能力为核心目标,创建了一套完整的灾后心理疏导的教师培训体系,即专家—教练—教师相整合的创伤干预模式。这一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灾后心理疏导的长久开展,并在之后的灾后干预与援助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与推广,对灾后教师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历创伤事件的个体不仅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而且也会体验到创伤后成长(PTG)。作为创伤后两种性质不同的心理反应,PTSD与PTG之间并不是彼此无关的,它们往往共存于创伤后的人群之中。从整合-比较的视角对两者的关系、影响因素及其机制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在创伤后的短时间内,PTG作为一种策略,可以缓解PTSD;在创伤后的长时间内,PTG作为一种结果,可以由PTSD转化。PTSD与PTG既分享着诸如创伤暴露、核心信念挑战和恐惧等共同的因素,也可能被诸如侵入性反刍和主动反刍等因素所影响,甚至社会支持对两者也可能产生"双刃剑"的作用。从PTSD与PTG的影响机制角度看,两者产生的认知机制不同,但是两者产生的情绪机制类似;社会支持通过认知活动可以缓解PTSD,并促进PTG;社会支持通过降低情绪的表达抑制能有效地缓解PTSD,但不能促进PTG。  相似文献   

12.
结合汶川地震震害调查报告会及对汶川地震中建筑物震害的资料研究,分析汶川地震中砌体、框架、砌体——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3种结构体系的震害特点和震害原因,探讨这3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汶川地震一年后两个受灾程度不同的地区的中学生的创伤后成长(PTG)的情况,并研究创伤后成长与抑郁症状和FI'SD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儿童抑郁量表(CDI)、儿童版事件影响量表(CRIES)等问卷对大足中学(一般灾区)和敖平中学(极重灾区)的428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大足中学的学生PTGI得分显著低于敖平中学的学生,CDI得分显著高于敖平中学的学生,两校学生CRIES总分差异边缘显著,主要是大足中学学生在侵袭分量表的得分高于敖平中学学生;两学校学生的PTGI得分与CDI得分均为显著负相关,PTGI得分与CRIES得分相关不一致。结论:震后一年,极重灾区的中学生比一般灾区的中学生有更高水平的创伤后成长,且有更少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4.
本刊编辑部在参阅主要媒体关于四川汶川地震信息资料基础上,将四川汶川地震灾情和全国人民支援抗震救灾实践轭要,摘编成文,并配合之简要介绍了1949年后中国特大地震概况及汶川地震留给地学界最有探索性的命题——地震可测性与地震不可测性。  相似文献   

15.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同时又是一个异乎寻常的道德课堂。大地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启迪了国人的爱心与责任感,引导了一场空前的自我教育运动。以汶川大地震为题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心教育和公民责任感教育,有利于在学校德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堂。  相似文献   

16.
从汶川地震谈对建筑结构抗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损失惨重,建筑物毁坏极多,土木建筑工程结构问题引起了很多结构工程师的关注,试从中国地震活动概况、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方面谈谈对建筑结构抗震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汶川地震出发,阐述了建筑隔震技术的原理和类型,总结了建筑隔震技术的研究概况,探讨了建筑隔震技术的优越性及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拷问我国《学校教育法》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使无数年幼学子丧失了宝贵的生命。这是由于我国学校教育法律法规的缺失,以至在学校层面形成的法律"空白"造成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学校教育法》的缺失。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学校教育法》,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政府与学校的法律关系,以使学校在保障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方面负起切实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外迁学生的PTSD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后13个月,外迁学生的PTSD发生率为14.79%,男女生之间PTSD的发生率差异显著,女生的发生率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PTSD的发生率差异显著,按发生率从高到低的年级排序是高二、初二、高一和初一(分别为24.36%、18.48%、12.36%、3.80%);总社会支持得分和PTSD症状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和闯入性症状之间的关系程度依次降低;社会支持的不同维度和PTSD间的关系差别不大;社会支持负向预测PTSD症状;社会支持不能在PTSD症状和PTSD影响之间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