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充分改善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教育提出要培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公民。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含“生态兴则文明兴”“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思想以及生态经济、生态民生和生态法治思想等丰富的内容。随着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了重要议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提升。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校应努力践行绿色发展观,提高专业教育者生态教育能力,增强大学生生态教育实践性和创新能力,为推动生态文明、建成美丽中国奠定牢固根基。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它内涵“五位一体”的框架结构和“十个坚持”的理论内容,包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的生态经济理论、“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与“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政治理论、“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理论、“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与“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的生态社会理论,以及“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与“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生态治理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科学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迈向新时代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3.
党的全面领导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把舵定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力求高质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命题从历史与实践出发,围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重大理念,明确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的战略地位,有利于提高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引了科学方向、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4.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给出的明确方向。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阐述了扬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5.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时指出:“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的奋斗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崇尚绿色生活方式、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和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理念,都是环境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所谓环境素养,就是人对环境正确的认知和对环境负有的义务和责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学生的环境素养已经成为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期,中小学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由原来的零敲碎打、单点建设,转变为“顶层设计-课程升级-教学重构-教师赋能”的系统发展模式,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内外联动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二是推动课程升级,促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特色化。三是实现教学重构,进一步拓宽学生生态文明学习路径。四是赋能教师成长,有效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高职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青年力量、先锋力量,培育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院校对高职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通过对安宁片区的几所职业院校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提升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让其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成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践行者、维护者,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促进我国绿色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汇聚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8.
陈志飞  张健 《科教导刊》2023,(27):117-120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背景对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方面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生态监测与评价”课程的教学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政元素没能较好地融合到教材内容、课程顶层设计方案和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教学中,导致该课程不能完全发掘专业知识背后的客观规律及方法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课程思政、教材内容以及课程实践教学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并重点分析生态文明理念在各改革措施中的核心指导作用,以期通过课程改革使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态监测思维,认识到“生态监测与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与严谨性,提升生态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将“双碳”理念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推动能源转换、促进环境改善和优化出行方式。然而,当前“双碳”理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中,存在发展时序节奏不协调、制度建设不完备、发展理念与转型实践相冲突和多主体统筹协作困难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双碳”理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路径,以期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背景下,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延伸思想政治教育范围、落实美丽中国建设均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重要战略性任务,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此,学校要紧跟新时代新要求,科学定位生态文明教育,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目标;深挖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精心设计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组织多样性的实践活动等维度,建设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1.
绿色大学建设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美丽“中国梦”宏大诗篇的应有之义。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文明意识淡漠、制度和监管缺位、校园环境保护“欠账”等问题,围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关键环节及策略,以期为绿色大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期,《长江中下游城市群规划》获国家批复。《长江中下游城市群规划》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第四方面是共建生态文明,提出“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构筑生态屏障,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黄娟  陈帅 《中国德育》2023,(23):23-29
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关于生态文明教育重要论述涵盖四个维度:动因维度,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培养生态文明建设者、实现现代化与中国梦等的迫切需要;内容维度,生态文明教育涉及生态道德、生态思想、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绿色科技与生态法治等内容;对象维度,生态文明教育可分为青少年、领导干部以及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途径维度,生态文明教育有教育培训、舆论宣传、实践养成与绿色行动等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教育重要论述构成了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为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陕西教育》2014,(1):92-92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带领全国政协调研组,到三原县就“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来到三原县中山街中心小学,认真查看校园教学成果展示、诚信自助文具店、诚信红雨伞和学生手工作品展览等,走进课堂,观摩生态文明多媒体教学,并与教育部门负责人、一线教师等进行座谈交流,倾听意见和建议。调研组认为,三原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能够紧紧围绕“绿色、循环、低碳”的主题,科学规划,活动氛围浓厚,宣传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深入开展社会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在全社会普及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素质的需要,也是推进国家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需要。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社会教育作用;需要切实发挥生态旅游对公众的教育影响;需要大力倡导生态环保志愿者开展各种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16.
伴随生态危机的多发及党和政府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建设生态文明已在我国达成共识。然而,这种认识的转变并不意味着生态文明形态的唾手可得,科学合理的建构途径应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其中,培育科学的生态意识,设定合理的战略举措,创设有效的监督机制及建构持续的环境修复与保护机制,是实现美丽"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生态现代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现代化理论由于缺乏生态哲学的理论维度和生态思维的有效规范,将现代化得以有效运作的生态系统前提和自然承载基础统统遮蔽,因此,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遭遇来自自然资源体系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严峻挑战。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生态革命,是生态哲学原理和方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广阔领域的全面渗透和广泛辐射而引发的现代化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现代化自觉促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成为和谐互动的有机系统,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增值和生态系统的修复改善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开启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之绿色资本与生态文明之路的有序转换。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将有力促进其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态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完善生态治理体系,大大提升我国生态治理能力,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资源与环境问题,与其说是生态危机,不如说是文化和文明的危机。人类只有扭转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向,强调生态和人文价值取向,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才能解决自身困境。然而,人类社会能不能突破生态危机,走向生态文明,教育是基础,“生态人才”是关键。通过低碳绿色生态文明教育和低碳绿色环保实践等“组合拳”策略,把高校建设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先导社区和社会模范,为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培养输送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技能的“升级版人才”是我们的新责任与新使命。  相似文献   

20.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西方的绿色运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三者结合的产物。它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的思潮,它设想了未来"绿色社会主义"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对策和措施,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主要包括:坚信社会主义能够克服生态危机,培养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