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极具伟大斗争精神的政党,党的历史上任何成就和胜利的取得,都是孜孜以求、不断斗争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斗争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系统完善的斗争哲学、斗争方法和斗争艺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也十分强调和重视斗争精神,并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斗争理论,其中既有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坚持与继承,也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以往斗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弘扬斗争精神,对于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化解社会矛盾,驳斥各种错误言论、统一思想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集聚精神力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人民伟大的儿子,他始终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出了人民“是胜利之本”、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卓越论断,形成了毛泽东民本政治思想。这一思想的当代意义是深入贯彻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乌兰夫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的战略策略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的战略策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民族地区的运用与发展。乌兰夫在领导内蒙古革命斗争中,以政治斗争为主导,充分认识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认真贯彻毛泽东“成立维护群众利益的少数民族自己的军队”的思想,创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在内蒙古取得了政治和军事斗争的胜利,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斗争。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取得一切胜利的根本保证。正如胡耀邦同志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讲话中说的:“我们党所以能够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进行伟大的斗争,并且不断取得胜利,是同我们党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分不开的”。然而,在目前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建设和  相似文献   

5.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举国之力的战疫斗争。在斗争中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取得了一系列战略成果,在抗疫实践过程中孕育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珍贵的资源,思想政治教育是抗疫精神塑造大学生人格的有力途径,把伟大的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会进一步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培养使命感,坚定“四个自信”。团队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来探寻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并将抗疫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到凝聚人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党成立后到遵义会议前,由于没有形成领导集体的核心,使中国革命多次遭受挫折。毛泽东以他的个人才能、品德修养、理论建树和他在中国革命中创造的业绩成了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遵义会议是毛泽东核心地位初步形成的标志。此后经过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在组织上取得了与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的胜利,在思想上取得了与王明教条主义斗争的胜利,毛泽东的核心地位趋于巩固。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党的七大为标志,毛泽东的核心地位完全确立。毛泽东居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地位长达41年之久,集中了全党意志,加强了党的团结,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人民伟大的儿子,他始终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出了人民“是胜利之本”、“是社会的主人”、“是铜墙铁壁”,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卓越论断,形成了毛泽东的民本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都极其剧烈的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和革命的报刊以及各种中间派的报刊、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报刊各自鲜明地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上参加了这个斗争。党的报刊在这个时期和一切反动宣传展开了剧烈的斗争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这个时期为“解放日报”和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正确地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即“既联合又斗争”,最终取得了统一战线的胜利。毛泽东的阶级、阶层以及矛盾观的运用,不仅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陕西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陕西大地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原因,是照金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产生的重要前提。新时代,夺取伟大斗争的胜利,既要人民群众继承和弘扬党的伟大斗争精神,又要科学把握唯物辩证法视域斗争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入分析陕西红色文化中军事斗争、经济斗争、文化斗争的主要表现,在继承与弘扬陕西红色文化斗争精神中坚持党的领导、磨炼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斗争”,要求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伟大斗争。在奋力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中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力,面对层出不穷的风险挑战,必须进行伟大斗争。领导干部进行伟大斗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是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基本路径。新时代,奋战在各个岗位的领导干部应当具备“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在实践中学会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善于胜利。  相似文献   

12.
<正>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我们缅怀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学习他的反腐倡廉思想,钦佩他所领导的反腐败斗争,尤其敬仰他一生廉洁自律、高风亮节。一、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及其为之而斗争廉洁与腐败是对立的,理论与实践都泾渭分明。中国历史上有所谓“清官”与“贪官”之说。腐败是旧社会剥削阶级遗留的“污毒”。廉洁为历代劳动人民所向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伟大斗争”。在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生活而不懈斗争,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表率”。李大钊的斗争精神体现在国家前途与命运之斗争、思想文化领域之斗争以及信仰与主义之斗争等方面。在伟大斗争视域下,大钊精神对弘扬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促进思想文化建设、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在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对马列主义的统一战线学说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认真地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的科学论述,对于进一步肃清在这方面存在的“左”的思想影响,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关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的思想赵永林,李在山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了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标识和精神之源。从生成机制看,伟大建党精神诞生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实践中。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先驱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形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信仰精神;以深厚的责任情怀追求伟大梦想,形成“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担当精神;以坚强的意志对敌斗争,形成“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奋斗精神;以严格的政治纪律要求全党,形成“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为民精神。中国共产党先驱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创立者,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先驱集体崇高品格、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高度升华和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抗日战争时期则是其达到成熟的重要阶段。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运用于人民战争,把兵民视为取得胜利之本,广泛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人民战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军在长征路上的斗争是非常激烈、惊险和复杂的,既要同蒋介石几十万军队以及无数自然险阻进行斗争;又在同党内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和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作斗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克服了“左”和右的错误,冲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了种种困难,终于完成了红军战略大转移的任务。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长征的胜利,是毛泽东正确路线的胜利,因而,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也得以确立和巩固。  相似文献   

19.
大跃进以来,我国在工农业生产战线上获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各种“卫星”一个接着一个上了天。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广大农民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高度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创造了旷古未有的高额丰产奇迹。这个胜利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同时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胜利。大家知遇,毛泽东同志是唯物论辩证法的大师,他最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运用辩证唯物论于生产斗争方面,毛泽东同志也同样提供了光辉的范例。十分突出的是,毛泽东同志把我国农民在争取大丰收的斗争中所创造的丰富经验,概括为农业八项增产措施,即所谓“八字宪法” (水利、肥料、土壤、良种、密植、防除病虫害、工具改革、田间管理)。这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伟大贡献。本文着重就生产斗争中关于自然条件方面的问题作一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论鲁迅——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鲁迅研究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并专门论述“鲁迅精神”,概括“鲁迅精神”的内涵和特点的是毛泽东;第一个最全面最正确最深刻地论述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革命史上的光辉业绩、崇高地位和巨大作用的也是毛泽东。毛泽东高度评价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以三“家”一体的全面的整体的观点,从“文学”、“思想”、“革命”三个视角来评论鲁迅,对我们认识鲁迅,研究鲁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