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新闻浮世绘     
医生!我手术后病情恶化,我怀疑是医疗事故,我要看病历!不巧得很,病历被盗了!医生,我的半个头颅骨什么时候还给我呀?手术费还清就给你!咱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过分?发生了什么事?哈哈!我会飞了!  相似文献   

2.
拉扎斯菲尔德观点及其给中国书业的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贝塔斯曼退出的时候,一再的分析贝塔斯曼在中国书业的光荣与失败似乎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作为一次全行业反思的契机,是不是有必要循着两位学者的逻辑去分析当前的中国出版,是不是应该追本溯源的去探究一下出版发展的文化根本?  相似文献   

3.
老百姓特别讲客套,每当来办公室办完事,临走的时候总不忘说一句:"那您慢慢忙!"听久了这句话,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老百姓的这句客套话中是不是包含着对党员干部的新期待?反思我们的工作,"忙碌"似乎成为常态,也似乎成为托词。当老百姓关照我们"慢慢忙"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扪心自问,我们在忙些什么,是不是忙得实在,是不是  相似文献   

4.
"数字鸿沟"自1989年出现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文本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将数字鸿沟研究划分为四代:第一代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拥有者和缺乏者在接入信息通讯技术(ICT)方面存在的鸿沟;第二代将ICT素养和培训方面的鸿沟、ICT利用水平方面的鸿沟纳入其话语;第三代研究重点放在ICT接入与利用活动之外的信息资源和知识上;最新一代的学术思想则是从社会分化、社会排斥及社会不平等的角度断定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字鸿沟思维来对待本已在社会上处于劣势地位的群体。表2。参考文献86。  相似文献   

5.
秦玲 《出版参考》2004,(4):40-40
你是不是曾经想不透,为什么最好的点子竟是在洗澡的时候想到的?或者为什么随着假期即将结束,自己却变得越来越有洞察力?这与你的脑袋怎么思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常在想,整个社会是不是误读了三中全会的决定。这场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大家听了可能会失望,不是经济体制改革,而是国家治理问题。今天我想谈谈关于这场改革的几个问题。三中全会已结束好久,四中全会也已经开过了。但是对于这场改革,可能大家和我一样,内心里还是有很多问号,有很多困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让人困惑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以前我们也困惑,但困惑的是"改"还是"不改"。这次不一样,明确的说要改,而且专门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嵇海荣 《声屏世界》2013,(8):167-168
最近听到Millward Brown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报告,我觉得他们讲的非常好,传统的电视时代已经过去,大视频的时代已经开始。现在已经没有一个传统电视的概念,以前我们做广告的时候都是说在这个城市做就要买电视700个GRP,买完了之后再去讨论我们还剩下多少钱?是不是要上点楼宇电视补充一下?还是上点互联网视频补充一下?实际上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互联网视频也好、楼宇电视也  相似文献   

8.
闻娴董事长对软件供应商起步公司经理成大文提供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补充文本兴趣浓郁,尤其是对他们提出的"一个流"管理思想非常认同。然而春晖皮革有限公司是不是具备实施条件呢?CIO王大山有一些忧虑。"一个流"就是要把所有经营活动的任何变化在发生的时候就反映到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文学是笔极大的精神财富,人们从中寻找生活的力量、目标。而现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信息时代,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这个时候的文学地位是不是不再那么崇高了? 刘心武: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阅读状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大陆,人们文化生活的方  相似文献   

10.
新闻信息论     
现在,不管是在机关单位还是在社会上,人们经常使用“信息”这个词。在许多时候,把“信息”与“新闻信息”这两个词等同使用,成了可以互换的词语了。“信息”与“新闻信息”到底是不是同一概念?它们的内涵与外延是否绝对相同?如果不同,那么这两个概念是从属关系?还是交叉关系,或是两相独立的关系?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两个词,可以不假思索;但对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者、新闻教学者来说,弄清楚这个概念,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杨海亚 《图书馆学刊》2014,(10):139-142
国内图书情报界对信息不平等的研究既保持了国际化视野,如对数字鸿沟和数字不平等的研究,又形成了本土化理论,如个人信息世界和数据不平等理论.以上述4种视角为主线评述国内图书情报界关于信息不平等的研究进展.总结国内信息不平等研究的特点,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并尝试提出元信息不平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1988年,新闻界继续被那条莫名其妙的理论困扰着,就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到底是什么关系?人民性是不是高于党性,作为一张人民的报纸,是不是可以把人民性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是不是可以在贯彻党性原则出现困难的时候,用人民性的原则代替党性原则,等,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当然作了肯定的回答,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以为自己在无产阶级新闻学领域里发现了什么秘密,取得了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图书馆学刊》1982年第二期上拜读了卢尚质同志的文章《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性是不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这篇文章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阶级性?第二、什么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性是不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第三、社会性和阶级性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这三个问题十分重要,它涉及到许多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14.
<正>说来惭愧,在即将进入档案馆工作的前夕,我对档案的了解与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停留在人事档案的范畴。刚到档案馆工作的时候,曾被问档案馆是不是存放本地人事档案的地方?无独有偶,也曾被问馆藏档案里有没有他家楼盘的图纸?很多人都曾问我,学化学的  相似文献   

15.
余妍 《今传媒》2014,(12):108-109
在电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电视剧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知识构成和思维方式。罪案剧作为电视剧的一种重要类型,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的思考。美国CBS和香港TVB罪案剧的制作模式是什么样的?CSI:Las Vegas(《犯罪现场调查:拉斯维加斯》)和《法证先锋》是否展现了真实的拉斯维加斯和香港的城市面貌?现实生活是不是充满了暴力?真实的犯罪是不是有预谋的?到底什么样的人才会犯罪?司法科学真的有如此先进吗?罪案剧是在教人破案还是在教人犯罪?此文旨在通过对罪案剧创作模式和社会效应的分析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对社会平等具有促进作用,是社会信息平等的重要工具,是教育平等的重要补充,是文化平等的重要形式。提供保障、平等服务是图书馆促进社会平等的方式。图书馆平等服务的实质是不断追求结果平等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理论为例,介绍了整体性理论对社会科学二元对立视角的弥合,讨论了布迪厄理论对信息不平等研究的启迪,展示了按整体性思路创新信息不平等理论的可行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休假是与工作相对应的另一端。休假的本义,并非仅仅是得到休息以便更好的工作,而是在终日挣得温饱的工作压力之外,获得一种自由。实际上,以越来越发达的生产力,赢得更多的闲暇以获得自由,这是人类的一种终极目标。自从1999年中国开始实行每年春节、“五一”和“十一”三个黄金周休假制度,至今已经进入第九个年头。是不是已经到了反思的时候:这种长假真的让我们得到放松了吗?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休假吗?  相似文献   

19.
社群数字不平等的理论模型及其在中国情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群主义和社会分层理论视角界定社群和数字不平等的内涵及其外延,并构建社群数字不平等的理论模型,含数字精英、数字富裕、数字中产、数字贫困及数字赤贫等5个阶层,并描述每个阶层的特征。结合中国情境下的相关数据,初步论证描述社群数字不平等的社会分层现象存在于中国社会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林诒洪 《电子出版》2002,(12):56-57
我们在选择CPU的时候,经常看到一级高速缓存多少,二级高速缓存多少。我们在上一期关于RAID的讨论中也出现了CASHE这个名词。CASHE就是英文中对高速缓存系统的称谓,不过它是如何起作用的,而且它的作用有多大,CASHE是不是越大越好?高速缓存的作用产生于人们使用数据不平均时,我们虽然常常拥有大量数据,但最经常使用的往往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如国标汉字有6763个,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