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系统的角度对科技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构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重点分析先进制造的技术、模式、管理模式和经济效益4个子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与外部系统之间的联系,并基于我国2015—202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探讨科技研究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等3类典型科技服务对先进制造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科技服务业会通过不同路径影响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如随着知识产权服务的投入增加,新产品销售占比会进一步提高;科技研究服务主要通过提高知识存量来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而增加对科技金融服务的投入则可以提高先进制造企业的资本存量。总体来看,提高科技研究服务的政策扶持力度对先进制造业总体评价指标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政府应当优先扶持科技研究服务,加强对科技研究服务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基于2003—2015年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方法测度与制造业各行业相匹配的外资科技服务使用指数,考察科技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FDI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但其作用效果小于自主研发。从要素密集度来看,科技服务业FDI对非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创新促进作用高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从持续性影响来看,科技服务业FDI的创新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当期,还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创新红利特征;从使用路径来看,科技服务业FDI“一步到位”式投入相比间接迂回式投入的创新效果更明显。此外,科技服务业FDI对国内制造业企业自主研发存在挤出效应,尤其体现在研发人力资本领域。研究发现可为我国高水平引进科技服务业外资、培育制造业创新发展新动能以及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该地区两者间的互动程度。研究表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且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推动要高于先进制造业对其的拉动。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科技服务业的迅猛发展,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在我国关于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研究较少。以中山市的数据为例对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发现中山市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为中山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政策依据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周柯  武墨涵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2):131-138
基于科技创新活动异质性的视角,运用DEA-BCC模型分析我国2010—2017年各地区科技服务业不同创新活动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科技服务业的两类创新活动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相较于科学研究活动,技术成果转化活动更能促进制造业效率的提升,科学研究活动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制造业经济效益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活动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促进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此外,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前以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为研究对象,从数字经济视角分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以下简称“两业”)融合效应的研究较为缺乏。为此,立足于大湾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我国“十四五”规划所倡导的推动深度融合的战略导向,在分析数字经济驱动两业深度融合的作用机制基础上,选取2011—2020年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两业融合和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数,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促进两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大湾区两业融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影响效应具有区域差异性,相比于港澳两地和中心城市,对珠三角地区和外围城市的两业融合的影响更大;扩大市场需求从而引发质量变革是数字经济驱动两业深度融合主要路径,起着提升两业产品与服务质量的作用。因此,粤港澳大湾区需要从实施动态化和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建立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机制以及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的进程等方面促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8.
本文运用协同学思想,构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子系统的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灰色关联与CRITIC方法而建立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上海市2006-2015年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复合系统的协同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上海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子系统有序度呈持续增长趋势,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子系统的有序度在近年来提升显著;而复合产业系统在经历高速发展后,受限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瓶颈及产业间多方面深度融合的欠缺,导致两者产业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无法进一步有序耦合,产业协同化进程逐渐放缓。  相似文献   

9.
当前长三角地区亟须通过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以下简称“两业”)融合来调整产业布局,但目前关于两业融合的测算方法较为单一,也缺乏对区域两业融合时空演变的考察和空间异质性分析。为此,以2012—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数据为样本,通过随机前沿分析法测度其两业融合水平,并将经济环境、政府支持、市场开放、外商投资、区域创新及信息技术等确定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核密度估计、自然断点法、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有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两业融合水平呈上升态势但区域发展不均衡,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并具有空间集聚特征;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区域内和区域间有差异,经济环境、外商投资和区域创新对本市产业融合的驱动作用明显,信息技术应用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市产业融合发展;对先进制造业服务化而言,政府支持是直接驱动因素,经济环境和区域创新发挥空间外溢效应;对现代服务业制造化而言,经济环境、外商投资和区域创新是直接驱动因素,信息技术应用产生的溢出效应驱动邻市现代服务业制造化发展。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长三角地区的两业融合发展提出提升融合...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溢出效应产生的目的,从外商直接投资的特征角度和外商直接投资所投向的行业的特征角度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指出了不同外商直接投资的特征和外商直接投资所投向的行业的特征对溢出效应的影响。以便为东道国在政策设计时明确直接投资的各种属性,并针对行业特征设计激励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验证了中国制造业双向FDI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并对双向FDI互动发展的程度进行测度;其次,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双向FDI互动发展对中国制造业的创新驱动效应;最后,实证分析了创新驱动效应在劳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之间的行业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首先,中国制造业的27个细分行业的IFDI与OFDI具有显著的互动发展关系,且其互动发展程度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技术密集型行业双向FDI耦合协调度最高;其次,中国制造业双向FDI互动发展程度对各行业创新能力都有着显著正向的促进作用,即中国制造业双向FDI互动发展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创新驱动效应;而且这种创新驱动效应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技术密集型行业双向FDI互动发展的创新驱动效应最大;此外,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受政府支持、科研人才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开放程度及外贸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也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构建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的整合框架,探析基于吸收能力门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FDI技术溢出机制;收集中国高技术产业2000-2016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模型,测度产业集聚与FDI溢出效应大小,检验并测算其各自的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1)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大于FDI的溢出效应;(2)追赶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跨越特定门槛,才能有效利用产业集聚与FDI技术溢出;(3)研发经费与研发人员引致的吸收能力门槛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吸收能力、促进并利用技术溢出的有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讨会围绕产业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范式、产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现代产业发展、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推进了产业哲学研究的进展,开拓了产业论与产业创新学科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各地区的科技服务业发展差异性较为明显,本文运用基尼系数、因子分析、面板模型对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异质性进行了分析。首先,计算各个省份、各个区域的基尼系数,对各区域间的基尼系数进行对比,并对区域内基尼系数的贡献量进行分析;其次运用因子分析对各省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度;最后利用面板模型对影响各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回归。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与华东地区的基尼系数较其他地区的大,这是由于位于华北地区的北京市与位于华东地区的上海市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引起的;北京、上海、天津这三个地区科技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较高,而江苏、山东的效率较低,从因子得分情况看,广东、北京、江苏的整体发展情况位于全国前三;地区生产总值与技术成交额与基尼系数之间呈现反比例的关系,而科技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与基尼系数之间则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各个省份之间的情况略有差异,需要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FDI的视角解释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显著偏低的原因,发现高技术产业FDI比重很大,而且FDI研发投入明显低于内资企业,这当然拉低了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整体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FDI的研发投入水平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即技术水平越高,相对于内资企业的技术势差越大,则研发投入水平越低。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减少对FDI的过度依赖,着力培育本土高技术企业,并策略性地引进FDI,才是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正确策略。  相似文献   

17.
技术效率视角下我国服务业外资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枫 《科研管理》2011,32(7):96
本文利用我国2001-2007年间分省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从技术效率这一视角研究了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不仅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显著地低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且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业技术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依存度比较低;因此,提高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依存度是促进中西部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提升的有效手段。但是,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由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依存度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上,且位于倒U型曲线的右边;因此,东部沿海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持续提升应该着眼于其它因素而非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依存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不同特征FDI的溢出效应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周燕  齐中英 《中国软科学》2005,22(2):138-143
在中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流入中国的FDI中又有近2/3左右流入中国的制造业的情况下,本文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溢出效应。比较区分了产业内和产业间的溢出效应。分别研究了不同类型的FDI(来源于香港、台湾和澳门的FDI和来源于西方国家的FDI)对当地企业产生的不同影响、当地不同类型的中国企业从FDI外溢效应中受益程度的差异、外资参与程度的不同对溢出效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许晖 《未来与发展》2007,28(8):11-15,10
以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经济的迅速崛起,成为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也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本论文以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为背景,通过京、津、沪、穗等主要城市在吸引外商投资服务业的对比研究,发现比较优势,探索我国吸引外商投资服务业的关键因素与路径选择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