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秀强  孙延明 《科学学研究》2020,38(9):1630-1637
选取2000-2017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1470家企业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与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机理,以及该效应在企业是否在高新区内注册、是否公开上市上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内部研发投入相比较财政研发投入能产生更好的市场绩效。高新区内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拥有独特制度优势,导致研发投入向市场绩效的转化效率更高,但财政经费资助的影响效应相比高新区外的影响较弱。拥有上市融资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较少,使得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效果相比未上市而言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基于创新链视角,探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多重路径,创新投入和成果产出在其过程中分别发挥中介作用,且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进一步,从信号机制、杠杆机制和触发机制三方面,揭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影响企业创新过程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在创新投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信号机制激励外源融资进入创新链,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在成果产出阶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发挥杠杆作用,撬动企业寻求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科技成果产出;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否能触发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认定质量是关键情境变量。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8-2017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创新数据,从“达标型”和“避税型”研发操纵这一新视角,研究了高新认定办法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高新认定激励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而两类研发操纵抑制了这种激励效应;达标型研发操纵集中在高新认定初审阶段,且高新开发区以外、销售收入较高的企业更显著;避税型研发操纵集中在高新认定复审阶段,且高新开发区以内、销售收入较低的企业更显著。本文为高新认定办法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贺娜  李香菊 《科研管理》2022,43(9):76-82
   创新的公共产品特性和金融市场失灵是影响企业研发创新的两个重要因素,前者可通过税收激励来调节,而后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融资约束。本文基于2010—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融资约束视角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动态回归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税收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激励对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正向促进效应,而且税基优惠的促进效应大于税率优惠,但税收激励对研发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不足。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强度影响显著为负,税收激励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其中税基优惠主要有利于缓解内部融资约束,税率优惠更有助于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文章最后提出应关注每项税收激励政策有效性、提升创新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不同渠道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决策的理论框架,利用2008-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制造企业数据,考察了融资约束对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融资约束不仅没有抑制我国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反而促进了企业参与创新的积极性。(2)《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颁布后,一些企业为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及政策补贴,采取研发操纵手段,扭曲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决策的抑制作用。并且,受融资约束越强的企业参与研发操纵的动机越强烈。(3)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分组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对技术密集型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更为明显的研发操纵倾向;民营企业、东部地区制造企业融资约束对创新决策的扭曲效应更为显著;同时,外资企业参与研发操纵的概率最大。  相似文献   

6.
现有文献缺乏国家研发财税政策在企业层面上对研发活动影响的研究。本文选取2008-2014年北京市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探讨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和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都产生显著的激励效应;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产生促进效应;政府研发补贴政策与高新企业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其中非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挤出效应”更加显著,同时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对研发产出的影响则不显著。本文的发现为国家合理运用财税政策推动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徐军玲  刘莉 《科研管理》2020,41(8):135-141
以湖北2015-2017年新三板年报披露的463家公司数据,从信号传递与股权集中度的调节角度,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评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的创新增量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发现: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能有效激励产出增量,策略性创新激励效应大于实质性创新激励效应;②信号传递的调节作用存在异质性。金融支撑体系对认定政策的投入增量和产出增量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股权流通性对认定政策的产出增量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③股权集中度对认定政策的产出增量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从投入与产出增量视角丰富了创新激励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并为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政策完善提供了实证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构建了不同渠道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决策的理论框架,利用2008-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制造企业数据,考察了融资约束对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融资约束不仅没有抑制我国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反而促进了企业参与创新的积极性。(2)《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颁布后,一些企业为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及政策补贴,采取研发操纵手段,扭曲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决策的抑制作用。并且,受融资约束越强的企业参与研发操纵的动机越强烈。(3)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分组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对技术密集型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更为明显的研发操纵倾向;民营企业、东部地区制造企业融资约束对创新决策的扭曲效应更为显著;同时,外资企业参与研发操纵的概率最大。  相似文献   

9.
税收激励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话题。然而,关于管理者整体职业经验对于税收激励影响创新效果的研究尚未涉及。本文基于2008—2016年中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和负二项回归,实证检验CEO通用能力对税收激励促进企业创新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税收激励显著提升了获得资格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研发产出专利申请数量及质量;在熵值法下以CEO职业经历的工种数、省份数和行业数为指标测算的CEO通用能力显著正向调节该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显示:CEO通用能力显著正向调节了处于成熟期企业以及大规模企业的税收激励与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申请量之间关系,也显著正向调节了成长期企业税收激励与研发投入的关系。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税收激励提升企业创新的作用。本文基于CEO通用能力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拓展了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相关研究文献,也为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提升创新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创新发展是中小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本文选取2016—2021年新三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质押行权为切入点,实证研究中小微企业专利质押行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专利质押行权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专利质押行权能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中东部地区企业中,专利质押行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专利质押行权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其经营业绩。本文证实了专利质押行权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机制,为专利质押政策的实施推广提供经验证据,从而促进中国式创新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它的最根本含义是人本管理;而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有效激励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并通过员工价值的实现来达到企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重构企业与政府公共责任关系的企业公共服务责任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要从制度上解决企业公共服务责任动力不足问题,需要政府依法有度地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政策,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的企业内在动力为基础,采用隐性激励与显性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促使企业公共服务责任成本与回报的均衡。  相似文献   

13.
从对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现状研究入手,用政府激励分析了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激励现状,提出提高孵化器孵化能力和政策创新的相应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鉴于石油钻探施工企业基层激励机制的保障职能较强,激励职能不足,与不断发展的工程技术业务差异较大,本文分析阐述了激励机制的现状、构建和完善的原则、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汽车运输企业竞争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影响运输企业竞争能力的因素,构建了汽车运输企业竞争能力的评价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建立了汽车运输企业竞争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用具体实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赵志泉 《软科学》2004,18(5):47-51
企业联盟作为企业间合作博弈战略,是“市场———准市场组织———企业”三分析框架的产物,与外部一体化的市场安排相比,企业联盟是一种“组织化市场”;与内部一体化的层级制度安排相比,企业联盟是一种“市场化组织”。企业联盟与企业集团连接纽带、法律地位、经营目标等方面形貌相似,极易对之发生认识上的偏差,但二者具有实质的差别。中国企业集团化面临着产权模糊、行政干预等现实障碍。中国企业应转变战略视角,以联盟而非以集团化作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首选。但作为企业间的契约结合与股权结合形式,联盟应时刻警惕其与“共谋垄断”的界限。  相似文献   

17.
企业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和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经,通过从与其他资源的协同配置和战略一致性角度探讨企业信息资源配置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指出企业信息资源的配置既需要考虑与其他资源配置的协同一致,也需要考虑信息资源配置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的互动和进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引入行为生态学的分析方法,然后基于中小企业集群和大企业集团互动的视角,指出产业集聚区两次转型的历史同时也是二者共同进化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19.
李恒 《软科学》2006,20(6):56-60
阐述了企业能力与产业集群的治理逻辑,指出了对集群中的企业进行无边界改造以提升其能力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由于企业无边界能力所致的基于模块化和价值链两种集群治理模式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财务杠杆、资本结构及企业价值进行研究,为企业正确地利用杠杆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对资金的运转实现良性循环以及实现企业的理财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