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专利地图技术的我国风电产业专利竞争情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专利地图技术,对中国知识产权网公告的风电专利数量、地区、竞争机构分布、机构研发团队投入/产出、IPC分类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我国风电专利虽在数量上增长较快,但我国参与研发的机构和人员数量远少于国外先进风电制造企业;国外企业已成为风电专利技术的创新主体,我国仍以个人为主,企业参与程度较低,不利于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通过IPC挖掘国内外技术演进、布局及相关技术领域的竞争情报,获取国内外研究热点及变化趋势,发现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为我国风电技术路线的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索新兴技术竞争优势的测度方法,有助于我们把握技术前沿的竞争态势,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采用四象限图示分析方法和雷达图示分析方法,借助Relecura专业知识产权分析平台,以细胞免疫治疗为实证,对技术主体的综合竞争优势和高产机构在主要技术领域、子领域、IPC代码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就专利技术战略布局的前瞻性指标而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两个机构最具有前瞻性。就创造高价值专利的执行力而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Celera公司具有相对比较强的创造高价值专利技术的执行力。高产机构在主要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各异,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在更多的技术子领域和IPC代码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专利地图是分析专利技术、制定专利战略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方法,结合专利地图的主要方法,在对国内商业银行专利检索基础上,从专利地图视角对我国商业银行专利发展状况、年度走势、技术领域分布、IPC分类等进行了深入比较研究,分析国内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4.
准确把握不同技术领域国内外企业发明专利授权差距及其动态,将有利于我国有效应对外国企业在华的专利布局。根据WIPO《国际专利分类号与技术领域对照表》,对1986—2006年中国国内外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进行统计,并基于发明专利授权数据对其技术比较优势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国内和国外优势子技术领域国内外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差距进行比较;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外在华有效专利存量的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专利是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中外在华有效专利存量差异显著.从发明有效专利的数量来看,国外占绝大部分比重;有效专利持有时间超过7年以上的以国外的居多;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领域,国外在华呈现高密度的专利部署.这些差异来自于双方专利质量、专利实施、专利申请目的等方面的原因.为了提升我国有效专利的优势,应该采取加强国内创新能力的培养,健全科研评价体系、加强融资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1985—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共计做出2035项发明专利无效审查决定。对这2035项无效审查决定所涉及的国内外发明专利被维持有效的情况及专利特征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发明专利稳定性整体上高于国外发明专利,但国外专利权人运用撰写策略保持专利稳定性的能力更高。国内外发明专利的专利年龄、权利要求数、同族专利数、IPC分类数这几项专利特征的分布,在稳定及不稳定两种状态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电池成组技术国际专利情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卿  郭倩玲  张杰 《现代情报》2014,34(11):131-137
本文应用专利分析工具Innography,对世界范围内电池成组领域技术专利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专利申请趋势分析、专利区域分析、技术分布分析、专利权人分析、主IPC及研究热点分析和涉案专利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对专利强度的分析,挖掘核心专利.在此基础上了解国内外电池成组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相关技术领域提供有用的竞争情报.  相似文献   

8.
发明专利授权累积,既是技术能力的累积,也更是高附加值产品乃至新兴产业竞争优势及其发展控制权的累积.本文先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专利分类号与技术领域对照表>,对1986~2006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进行了分类统计,其次,对各技术领域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再次,从静、动态角度,对上述国内外优势领域发明专利授权差距及其变化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自主创新战略实施以来的中外专利布局动态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国面向全球竞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专利战略。基于2007—2014年中外在华国际专利分类(IPC)小类层面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据,采用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国内和国外专利布局的演变特征。结果发现:2007—2014年间,国内IPC小类在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高水平及极高水平类型的维持概率均低于国外,国内IPC小类向相邻更高水平类型的正向转移概率更高,而国外则向相邻更低水平类型的逆向转移概率更高。分领域(IPC 8个部)考察时,国内和国外IPC小类在不同领域的维持概率和跨类型转移概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从2007年—2014年,国外有大量IPC小类向更低水平转移甚至退出,而国内在大部分IPC小类始终保持积极培育和加强专利布局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检索自智慧芽专利数据库中1990-2018年充电桩技术全球专利,利用Logistic模型预测充电桩技术生命周期,并运用国际专利分类(IPC)分析法进行重点技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充电桩技术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于2015年进入成长期、2020年进入成熟期,目前专利申请量增速较大,预计于2025年进入衰退期;而国外充电桩技术发展起步早,已于2007年进入成长期、2017年进入成熟期,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和标准,预计于2030年进入衰退期.另外,国内外充电桩企业都重视在B60L和H02J两个技术领域布局专利,而与国外相比,国内在自然能源转换、无线供电以及安全用电装置方面的专利布局较弱.为促进国内充电桩技术发展,针对技术实力不同的充电桩企业分别提出不同的专利发展战略,如主导企业围绕基础专利进行优化布局并考虑进军国际市场、优势企业和有利企业采取差异化专利战略等;此外,建议政府加强产学研政策引导、完善专利保护机制和创新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俞文华 《科学学研究》2010,28(4):515-522
根据W IPO《国际专利分类号与技术领域对照表》,对国内外在华职务发明专利授权予以统计,并对不同子技术领域国内外的技术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不同子技术领域,特别复杂技术子领域国内职务专利权人面临国外专利封锁的动态进行了探讨;最后,讨论了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光伏产业专利情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专利情报分析方法,在对国内外光伏产业领域内的专利进行申请趋势分析、生命周期分析、技术主题分析、区域分析、国别分析、主IPC分析、主要专利权人及其重点技术领域分析、专利引用分析和研究热点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态势,并尝试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提供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中国已成为海外跨国公司人工智能专利布局的重要目标市场,探究海外跨国公司在华人工智能专利布局及竞争态势,有助于防止其在华进行垄断式专利布局,为中国企业和政府机构在长期性科技竞争中制定和调整专利战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从IPC专利分类视角出发,利用马尔可夫链和显性技术比较优势指数,识别海外跨国公司在华人工智能专利布局的演进特征和演变结果,运用结构相似度和结构调整度指数,衡量中国市场人工智能专利竞争态势。[研究结论]海外跨国公司采取了积极扩张的专利策略,不断扩大人工智能专利布局范围;布局重心由基础算法向基础硬件和垂直应用领域转移,形成了25个新兴领域和17个重点领域,部分领域持续发展成为较稳定的优势领域;中国同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的人工智能跨国公司技术互补性降低、竞争程度增加,特别是与美国跨国公司的技术竞争最为激烈。  相似文献   

14.
陈梁  罗敏  袁润 《情报杂志》2023,(4):117-124
[研究目的]探索新兴技术专利IPC的时序分析方法,揭示技术发展演化特征,拓展专利分析方法,丰富专利服务内涵。[研究方法]认为新兴技术发展演化过程带有人类行为时间特性的印迹,统计不相重叠的时间间隔内的专利IPC出现频次,构造IPC时间序列统计量,利用该统计量所具有的统计学特征,定义新兴技术发展演化过程所具有的成长性、随机性、阵发性、记忆性等时间特性。[研究结论]新兴技术领域专利IPC的出现频次服从幂律;少数频次高的IPC代表该领域的主流技术,多数频次低的IPC反映该领域的技术范围;不同IPC的时间序列具有不同的典型特征,能较好地辨析不同的技术特性;IPC时间序列特性对新兴技术的扫描预测或技术机会发现具有辅助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分析的中药领域核心专利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了解新版<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得到1988~2008年近20年以来所有与中药领域相关的专利技术分类3000余类.并将情报学和文献学中布拉德福定律应用于中药领域专利信息分析的研究中.探析了近20年内我国中药领域核心专利技术的分布情况,比较了两个10年阃我国中药领域技术发展方向的变化趋势.目的在于发现中药技术领域诸多变化规律和中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潜在信号,为中药科研机构确立研究方向以及企业确立研发目标提供科学和准确的预示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目前国内外5G研发机构发布的白皮书和科技文献提取出关键词,利用Innography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平台进行相关专利检索,分别对全球和中国5G专利的年度申请趋势、申请人、技术领域(IPC)和专利权人竞争力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研发现状、发展趋势、竞争态势和专利布局等重要信息,从而为中国5G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战略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冯仁涛  余翔 《情报杂志》2021,(4):109-118,91
[目的/意义]通过计量分析模型探讨专利技术范围是否适合作为专利价值的指标,对专利范围与价值的关系作出新的解释,有助于专利范围指标的合理使用。[方法/过程]通过1985-2014年中国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数据,构建基于专利IPC分类号的专利范围指标以及技术、法律、经济三个维度的专利价值指标,运用Probit和Poisson回归模型研究专利价值与专利技术范围的关系。[结果/结论]专利技术范围与不同维度专利价值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差异,技术范围与专利技术价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专利的法律价值显著负相关,但是对专利的经济价值没有影响。因此,在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技术范围不是合适的专利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珠海、中山两市专利申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地专利事业发展迅速;珠海专利申请总量远少于中山,但发明专利超过后者,且质量更高、结构更合理。从专利申请的IPC分布、申请人、驻地高校等情况来看,珠海市在制冷、信息技术、打印耗材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但辖区高校专利申请状况不容乐观;中山市技术优势在于照明、家电、五金锁具等领域,辖区内高校申请了众多专利。对技术生长率等参数测算,发现珠海市处于专利生长阶段,发展潜力大;中山市处于成熟阶段,但技术日渐陈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授权专利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年度趋势、专利类型、技术构成、申请人、生态系统类型等角度,对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1-2011年授权专利进行了分析,以了解CERN技术创新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结果显示,CERN技术创新活动发展迅速,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较高;技术研发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生产、生态要素观测两个方面,主要技术之间交叉技术累积优势明显;不同生态系统分别在不同技术领域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在技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吴金红  陈强  周磊 《现代情报》2015,35(1):104-107,113
运用专利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国内外LTE技术的专利申请趋势、区域分布、IPC等因素进行分析,识别该领域核心技术和重点技术,探讨LTE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竞争领域的状态和趋势,运用社会网络法构建专利权人合作网络,识别出当前国内外LTE领域潜在的竞争对手和合作对象.研究成果可为我国LTE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用的竞争情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