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严建援  秦凡 《中国软科学》2003,23(11):71-77,12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造就了一批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基于产品研发的战略联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本文用实证的方法定性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基于产品R&D战略联盟的联盟动机与联盟形态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事件研究法证明了此类战略联盟能够带来正向的股市响应.  相似文献   

2.
以2009—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创业企业IPO后的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研发资源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企业IPO后创始高管团队控制董事会程度与企业研发资源投入正相关,创始高管团队持股比例及股权分散程度与企业研发资源投入的关系亦是如此;进一步发现创始高管团队持股比例与股权分散程度的交互作用加强了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而在创始高管团队控制董事会程度、创始高管团队持股比例与股权分散程度的三重交互作用中,创始高管团队控制董事会程度与持股股权分散程度之间存在互补作用,与其持股比例之间存在替代作用;研究还揭示外部专家型董事而不是外部监管型董事对企业研发资源投入更为关注.研究结论从董事会结构进化论的视角,为创业企业优化IPO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研发资源投入方面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792个创业团队为样本,探索创业团队薪酬股权特征与研发强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创业板企业研发强度与毛利率和首发市盈率显著正相关;创业团队平均年薪与研发费用占销售额/总资产比例、员工人均研发费用显著正相关;创业团队平均持股数量与研发费用占销售额/净利润比例、员工人均研发费用显著负相关;创业团队年薪异质性与4个研发强度变量显著负相关;创业团队股权异质性与研发费用占销售额/总资产比例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企业所得税、资本结构与研发支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福凯  王京 《科研管理》2016,37(4):44-52
本文以2009-2012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使用层次回归模型,研究了企业所得税与研发支出的关系,考察了资本结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得税对研发支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由于债务税盾的存在,资本结构能够缓解企业税负对研发支出的约束;而且,资本结构对所得税与研发支出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这些结论突破了以往单独研究所得税或资本结构对研发支出影响的局限性,为企业研发投资决策和资本结构选择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  相似文献   

5.
财务冗余、制度环境与中小企业研发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红  王艳  关勇军 《科学学研究》2012,30(10):1537-1545
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财务冗余与研发投资的关系以及制度环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来说,样本企业财务冗余是促进研发投资支出的;两者的关系受到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影响,企业家族成员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向调节了财务冗余与研发投资的关系,外资持股比例、国有持股比例则不利于企业的财务冗余资源流向研发投资活动;另外环境的动态性正向调节了财务冗余与研发投资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博弈视角构建模型,探讨企业在维持和退出联盟两种情况下的古诺—纳什均衡结果,求解权益结构影响下的高技术企业创新联盟稳定域,并分析研发溢出和研发成本分担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研发溢出对联盟稳定性具有正向作用,但受技术水平差异影响,其正向作用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合理的研发成本分担比例能为研发溢出发挥正向作用创造条件并有助于维持联盟内部关系稳定,但需满足两点,即实现联盟整体利益最大化以及企业加入联盟后的收益大于不加入时的收益.最后,提出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联盟稳定发展的建议,以期为管理者维持联盟有效运行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鉴于IPO上市后业绩变脸事实的广泛存在,以2015—2017年在中小板上市的72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与揭示研发投入相关指标与高新技术企业IPO上市后业绩变脸的相关性.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对有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4个维度6个指标的Friedman分析及Nemenyi两两比较,说明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IPO上市后业绩变脸频出的事实;其次,基于对研发投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稳健性检验等,研究得出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变化量、研发人员比例变化量、无形资产(去除土地使用权)占净资产比例变化量这些短期研发投入指标与IPO上市后业绩变脸的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而有效专利数量这个反映长期研发投入的指标与IPO上市后业绩变脸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后,就短期研发投入变化量与IPO后业绩变脸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进行了原因剖析,并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和政府分别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技术领域(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与盈利能力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研发和创新活动,因其性质不同、行业竞争结构不同、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不同,导致研发投入和产出水平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会表现出不同轨迹。其中,只有企业研发活动人力投入指标在各行业中都呈现与企业盈利指标的正相关关系,而其他指标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在不同的行业中表现不尽相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以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主,新产品销售收入比、研发人员人均知识产权数量与企业盈利能力以负相关关系为主,相关关系均表现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现有文献缺乏国家研发财税政策在企业层面上对研发活动影响的研究。本文选取2008-2014年北京市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探讨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和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都产生显著的激励效应;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产生促进效应;政府研发补贴政策与高新企业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其中非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挤出效应”更加显著,同时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对研发产出的影响则不显著。本文的发现为国家合理运用财税政策推动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考察了寻租因素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确实能够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且高市场化地区的促进作用强于低市场化地区;寻租行为的产生会抑制这种促进作用,且对低市场化地区企业的抑制效应更明显;短期性的政策迎合式的投入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一大因素,且低市场化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年份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建议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程序和办法,同时要提升市场化水平,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资源基础论,以创新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为研究主线,探索研发团队成员配置和团队精神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以218家京津冀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层级回归模型分析问卷调查所获得有效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显著影响;研发团队成员的团队精神越强,二者的正向关系越显著;而团队成员配置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为团队管理理论提供创新领域的实证支持,也对企业吸引、积聚、维持自身创新型人力资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运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8—2011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研发投资战略,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具有利益趋同效应,随着持股比例增加,产生管理防御效应;股权性质微弱负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的关系;股权集中度负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的关系;股权制衡度微弱正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关系.因此,适度的高管持股比例及制约大股东控制的影响将有利于公司加大研发投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与采用2012—2017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研究财政补贴政策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以及区分不同行业和地区来分析影响的异质性。其中企业研发创新活动根据发展阶段分为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实证结果表明:财政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不显著。按照行业划分,财政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显著正相关,对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不显著,创新产出的关系显著。按照地区划分,对于东部地区,财政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显著正相关;对于非东部地区,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与创新产出关系不密切。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财政补贴的配置,提高财政补贴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郭秀强  孙延明 《科学学研究》2020,38(9):1630-1637
选取2000-2017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1470家企业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与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机理,以及该效应在企业是否在高新区内注册、是否公开上市上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内部研发投入相比较财政研发投入能产生更好的市场绩效。高新区内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拥有独特制度优势,导致研发投入向市场绩效的转化效率更高,但财政经费资助的影响效应相比高新区外的影响较弱。拥有上市融资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较少,使得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效果相比未上市而言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我国政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研发积极性的一大举措。本文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考察了寻租因素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确实能够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且高市场化地区的促进作用强于低市场化地区;寻租行为的产生会抑制这种促进作用,且对低市场化地区企业的抑制效应更明显;短期性的政策迎合式的投入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一大因素,且低市场化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年份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我们建议,要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程序和办法,同时要提升市场化水平,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CEO特征、风险偏好与研发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CEO风险偏好受到CEO任职期限与教育背景的影响;而CEO风险偏好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风险偏好在CEO个人特征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根据企业特点选择具有适当教育背景的管理者、合理安排管理者的任期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支出.  相似文献   

17.
黄俊  罗丽娜  陈宗霞 《科学学研究》2012,30(10):1573-1578
基于国内汽车行业的研发联盟企业数据,构建并验证了联盟契约控制对于研发联盟风险的作用机理,揭示了联盟成员共同信任对于联盟契约控制与研发联盟风险之间关系的部分中介效应。实证发现,联盟契约控制对于研发联盟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联盟成员共同信任对于研发联盟风险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联盟成员共同信任对于联盟契约控制与研发联盟风险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联盟契约控制在直接负向影响研发联盟风险的同时,还会以联盟成员共同信任为中介变量而间接负向影响研发联盟风险。最后,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8.
彭华涛  吴莹 《科研管理》2017,38(1):54-61
本文以开展跨国战略联盟的高技术服务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跨国战略联盟对于高技术服务企业研发创新能力、资源共享与新产品市场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为:跨国战略联盟项目合作频度会加强高技术服务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与新产品市场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跨国战略联盟项目合作期限会加强高技术服务企业资源共享与新产品市场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强度,但是跨国战略联盟项目合作频度会削弱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9.
段伟宇  师萍  陶建宏 《预测》2012,31(5):34-39,46
本文基于2008~2010年沪深上市创新型企业的经验数据,以因子分析法所计算的企业成长性综合指数来衡量创新型企业成长性,运用平衡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债务结构(债务比例、债务期限、债务来源)对创新型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债务比例、短期债务、商业信用及银行借款均与企业成长性显著负相关;而长期债务与企业成长性显著正相关。创新型企业债务结构的不平衡与不合理,是导致债务融资对企业成长性产生整体消极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刘小元  李永壮 《软科学》2012,26(6):99-104
基于中国创业板企业的数据,从企业内外部视角实证检验了董事会、资源约束和创新环境对创业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持股与创业企业研发强度显著正相关;企业规模、研发人员比例与研发强度显著正相关;好的创新环境有助于促进创业企业研发投入,但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会在一定程度抑制创业企业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