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资本,就以暴力的形态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国际间经济实力的动态演变,以及资本逐利性使然则是中国近代史发生的逻辑起点.晚清社会生态对危机应对的影响,表现为:证明了危机应对的反动本质;推动了社会反抗势力的聚集.这就从武昌起义爆发和结果印证了,清政府的必然灭亡.  相似文献   

2.
清政府1911年将商办铁路收归国有引发的保路风潮,是晚清政府面临的重大社会危机。铁路收归国有本不至于引发风潮,但决策者预设私意,办理不善,致使风潮迭起。面对危机,主政者又预判失误,措置乖张,触动形势急转直下;统治层协调不力,应对无序,难以挽救危局,保路风潮转向武装革命并最终带来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义和团运动是晚清政府面临的一场严重社会危机。在危机治理过程中,国家危机防御机制已濒临崩溃,最高统治阶级缺乏治国才略,导致在危机出现以后,其决策和反应机制严重失控,政府职能几乎陷于瘫痪状态。清政府对这场社会危机的蔓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5.
唐才常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甲午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唐才常在激愤中觉醒,在湖南积极参与戊戌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他组织自立会,建立自立军,并于1900年领导自立军起义,后被张之洞杀害。关于自立军起义性质及唐才常所属派别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作此述评,以期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荣禄在1900年的庚子国变中担任重要角色。他对义和团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并通过“已亥立储”和“归证照会”把清政府一步步推向战争的深渊。战后,由于他手中的军事权力而最终能脱身事外。  相似文献   

7.
面对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首先确定了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危机应对的价值取向;启动了危机应对的机制,对内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制,统一了全党认识,对外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更多更强的抗战力量;最后实施了正确的权力前移策略,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赴西安斡旋,成功地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之成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危机应对的成功范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危机应对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8.
孟英莲 《文教资料》2008,(35):66-68
义和团运动是清王朝所面临的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东南互保是刘坤一等东南官僚和精英对这场危机的应对策略.东南互保政策,体现了东南官僚集团在处理社会危机时的保守性和激进性,有效地缓解了"庚子危机"对东南社会稳定和繁荣造成的破坏力.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国防教育驰废,国防力量空虚,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挟持坚船利炮的入侵面前不堪一击,不能抵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开始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所以,清政府国防教育驰废,国防观念淡薄,是近代中国在反抗外敌入侵中屡战屡败,备受欺凌和侮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苏全有教授新著《清末社会危机与政府应对》另辟蹊径,从政府应对危机的视角解读纷繁复杂的清末社会,立体式剖析了处于历史拐点的清政府在应对各种社会危机中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与失误。具体而言,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60至90年代的裁撤绿营是清朝开国以来一次最大规模的裁军,多重因素的纠结缠绕所产生的政治合力,主导着裁军的路径及其进程。从主观上说,清政府试图通过裁军而达到复活旧制的目的,对已经老态龙钟的绿营进行自我完善与调节,而不想从根本上否定绿营兵制。客观上裁军仅仅是局部的改良,是在原有体制内的修补、回旋和苟延残喘,未能挣脱原有体制的束缚。裁军目的的单一性和有限性,留下了种种后遗症,预示着更深刻的混乱和制度断裂,并在不久的将来引发更大的裁军风暴。  相似文献   

12.
对1857年3月至1858年5月捻军与太平军在两淮地区的联合抗清行动进行考察,认为两军走上联合抗清之路出于各自摆脱困境的现实需要;联合壮大了抗清实力,取得了正阳关之战的胜利;联合具有功利性,军事行动不能协调一致,没有达成预期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清嘉道时期的吏治出现了全面危机。以欺蒙、庇护、拖沓、推诿和旷职为主要内容的官场病态,形成对皇权的消极对抗;官场唯利是图,道德衰微;司法腐败;官场人才衰落,奴才庸才当道。清政府失去了对国家的有效控制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嘉道时期的吏治危机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以及为其服务的封建道德礼教共同结下的恶果。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可以坚定中国必须走理性的民主法治之路的信念。  相似文献   

14.
清政府对太平军的分化瓦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软硬兼施,一方面是真刀真枪的战场斗争,另一方面,也对太平军大力分化瓦解,招降纳叛.史学界对清王朝与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的研究相当充分,对清方的分化瓦解却比较忽略.其实,在这方面,也是应该充分注意的.  相似文献   

15.
1901-1911年清政府的官制改革,是近代以来清政府为顺应时代发展而进行改革的一个主要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挽救其自身的统治危机.但由于清政府未能积极有效地处理这些困难,因此官制改革虽然改变了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格局,但无法达到既定目的,没有解救自己,也没有借官制改革为新政建设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公共危机的应对与处理中,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政府只有充分认识到在公共危机中应对媒体的重要性,遵循积极主动、真实有效、及时互动等恰当的原则,同时注意在公共危机中作为“追访人”、“引导人”、“发言人”、“服务人”的角色扮演,才能将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更好地处理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17.
清政府的铁路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作为近代最具革命性的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的命运非同寻常。清政府的路权政策有利于帝国主义利用路权、债权对中国进行侵略,因而激化民族矛盾,最终成为爆发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18.
清季,清政府大量引进西方军械,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装备水平,并为清末军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外洋军械的输入成为清军武器的重要来源,推动了清军装备的革新,促进了清军军事制度的变革。同时,清政府军械输入也有诸多局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清军的近代化起到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如何建立一个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政府对危机管理的能力,是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最大挑战。文章指出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预防阶段、反应阶段和恢复阶段入手来构建全方位的政府危机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