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望权是修改后的婚姻法确立的一项民事权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立法的意图,但在行使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既有立法、司法解释方面的原因,也有司法实践操作方面的原因,在分析研究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有必要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婚姻法》弱者保护功能之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法》作为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向来具有弱者保护功能。针对20年来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婚姻法》进行了修订。新《婚姻法》在弱者保护方面增加了内容,增强了力度。但由于新《婚姻法》只是阶段性立法措施,在弱者保护功能上还存在不足之处。此外,考虑到社会生活的实际与复杂性,《婚姻法》还可以再进行更进一步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判决离婚破裂原则的根本特点是不问离婚的具体事由,只要当事人诉夫妻已难于共同生活,法院确认婚姻关系已破裂到不能挽救的程度就可判决离婚.二次大战以后,离婚逐渐被视为是列破裂婚姻在法律上的认可和补救.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破裂原则已成为世界各国中离婚立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4.
婚生子女推定,即推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胎或出生的子女与生母之夫有血缘关系,是生母与其夫的婚生子女。这一制度在国外立法中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我国司法实践中有婚生子女推定的作法,即没有明文立法,不久前颁布的《婚姻法修正案》也未采纳设立婚生推定制度的立法建议。我们认为,在我国建立婚生女子推定制度是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以宪法为依据,加大对重婚等违反一夫一妻制行为遏制力度,保护离婚中无过错方的权益,确立了离婚的过错赔偿原则。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的出台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解释》中的部分规定也不尽合理。如补办登记后,婚姻关系的效力应从双方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时,而非从双方均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时起算;对“不能独立生活”,应做广义解释,只要因客观原因确无独立生活能力,而致生活困难的都应包括在内,在校大学生也不例外;以住房提供帮助的形式应只包括居住权,不包括所有权。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我国第一部《婚姻法》对新中国家庭关系的影响,论证了《婚姻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从来没有哪一部法律的修改偈婚姻法的修改这样广泛地牵动国民的心。本文就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谈了新《婚姻法》出台的必要性在于现行婚姻法的两大缺陷;现代婚姻家庭关系的日益法制化;社会中的道德失落现象蔓延到婚姻家庭领域;婚姻家庭及其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之为调整对象的婚姻法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从而突显出新《婚姻法》出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198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我国第二部婚姻家庭法律,它在1950年《婚姻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影响着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也影响着汉中的婚俗文化。本文分析了1980年《婚姻法》所确立的计划生育原则和禁止近亲结婚法律规定对汉中婚俗的影响:“铺床”人的选择越来越“严格”;独生子女的婚姻习俗逐步形成;“招赘”婚俗进一步强化;“中表亲”婚俗逐步消失等。揭示了社会重大变革或变迁时,婚姻法律在传承婚姻习俗的同时,对婚俗文化诸多或表面性或根本性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婚姻法存在不足和缺憾的原因是在立法上未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单行法律与法典化、民族性与世界性、大众化与专业化、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等关系,并逐一浅析。主张民族传统应予继承,内容和体制应有创新,着眼于法典化和世界法治潮流,兼顾大众化和专业化,并将法治与德治有效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当前审判权运行机制中存在审判权地方化、行政化以及官僚化现状,审判权运行中出现审判权独立运行阻塞、审判权运行秩序紊乱以及办案法官"逃逸现象"问题,严重影响审判权运行机制良性展开。有鉴于此,应对审判权运行机制进行机理构造、制度构建以及对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的具体微观问题进行研究,积极探究建立以审判权为核心,以审判监督权与审判管理权为保障的审判权运行机制,真正实现司法改革所追求的宏伟法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苗族的婚姻习俗中,大多有着早婚的传统,这与其长期的封闭环境有关,也与农业社会中生产力的需求有直接的关系.建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黔东南苗族婚育年龄也在逐步提高,因黔东南特殊的地域性,早婚问题仍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近年来又有反弹的趋势.2001年<婚姻法>修改后国家加强了对婚姻登记的规范化管理,以及黔东南各级地方政府对生育指标的严格控制,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采取何种途径解决也就成为关键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3.
新婚姻法总体上完善了现行婚姻法典,但具体而言仍存欠缺或不当之处。比如法典名称不宜沿用原名;对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情形不应不加区分地一概认定为无效婚姻,对婚龄的规定应作补充性说明,另外,对第三者插足、婚内强奸及婚约等问题,新婚姻法未作任何规范和调整。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修改的《婚姻法》中探望权的规定,实际为《民法通则》监护权制度相关内容的明确,其性质为权利义务的结合,而不是法律所明定的一项“新权利”。故父母不仅有探望的权利,也有探望的义务,孩子也享有探望权。考究其立法目的,应扩大享有探望权的主体范围。但探望权的本质为父或母与子女的感情交流,其实现属于道德调整的内容,法律在此止步。对探望权行使的障碍可依法进行排除。为了子女的利益,一方可依法中止另一方在一定期间内行使探望权,但必须具备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并不得滥用中止探望权。  相似文献   

15.
修订后的《婚姻法》确立了离异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但在现实中此主体范围明显过窄,考究其立法目的及我国的国情,应扩大探望权的主体范围,(外)祖父母、兄姐等其他亲属均应享有探望权。此外,探望权不仅是父母的权利,更是子女的权利。法律应明确子女在探望权法律关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切实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公益诉讼通常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关系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特别是当诉讼原告适格理论遭遇现实困境时,公益诉讼显得尤为必要。我国司法实践领域出现的学校和乡政府状告辍学学生家长案例表明教育公益诉讼已经成为现实,是儿童受教育权利司法保障的新进展。应现实的需求,有必要明确提起教育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教育公益诉讼的范围、诉讼请求中具有明确的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设立诉讼前置程序等,以构建完善的教育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7.
修订后的《婚姻法》增加了有关探望权的规定,赋予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必须履行协助另一方探望子女的义务。这是一条很有人文意义的规定,对离婚双方及其子女的亲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是我国婚姻立法不断完善、进步的标志:但这项规定尚存在许多不足,需今后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司法从属于行政,这历来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汉代各级政府中均设有专门负责司法的掾吏.我们统称之为“狱吏”,他们是汉代司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汉王朝对这些狱吏十分重视.贵治狱之吏为汉代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汉代.这些“狱吏”不仅在司法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影响到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对汉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就业平等权受到就业歧视案的现实质问,在理论的分析上存有权利定位的偏颇和制度促进的诸多软肋。于是,就业平等权的实现亟待理论的反思和重构。通过经济法实现命题的驳正这一理论上的反思,经济法的实现仍是就业平等权可行和应然的选择。以制度的限制和制度的促进这一"规制"的理论为基础,本文提出有必要修正过去理论研究中刚性制度的不足,以制度的促进保障就业平等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被逮捕犯罪嫌疑人没有常态的法律救济途径有悖于"有权利必有救济"的现代法治理念,也是造成目前羁押随意化和高羁押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赋予被逮捕犯罪嫌疑人司法复议权,既是司法实践的现实需要,也有其深刻的法理基础和立法依据,应在法律上加以确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