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众参与立法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既有利于法的执行,又是对公权力的监督。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立法正如火如荼展开,但是还有不少尚需改进之处。参与途径主要有立法听证、立法建议、立法辩论以及组建民意集团等形式。当前仍需建立健全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机制,以促进公众广泛、有序地参与到立法中来。  相似文献   

2.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和法律思维的提升,人们参与环境保护逐渐成为解决环境危机、维护生态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应从法律层面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顺应环保发展的时代趋势。本文简单概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基于立法参与制度、行政参与制度、司法参与制度三个维度,详细分析当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在立法层面、行政层面、司法层面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健全司法救济制度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作为代议制民主的重要补充,公众参与立法是实现公民权利的重要形式。淮南市公众参与地方立法起步较晚,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转变立法机关的观念,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公众参与的方式,由法律保障公众参与的效力,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完善立法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立法信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4.
公众参与是完善环境行政执法,改善以“政府主导”为特征的环境保护现状的根本动力.在我国,环境保护一直强调政府的主导、核心作用,公众只是作为环境执法的客体.虽然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由于公众没有充分参与环境政策的规划和制定,忽视了其对环境保护和环境法治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主参与机制是行政立法程序的核心和精髓.行政立法程序中公众参与具有促进立法民主、实现人民主权、提高立法质量、法的实施以及适应WTO要求的重要价值;当前我国行政立法程序中存在着法律制度不完善、行政机关漠视公民参与权、参与程序的可操作性不够、公民参与意识比较淡漠等问题;对此,必须加强立法、完善配套制度、转变行政机关观念、提高公民意识以及建立责任追究制,从而完善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是世界各国有效控制行政立法权滥用、弥补其合法性欠缺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中国,同日益激增的行政立法数量、逐步增强的公民参与意识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程度严重不足,这与有关制度的不完善密切相关。本文在对中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状况进行了细致地分析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经验,提出了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公众参与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理论上的充分论证及结论在行政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阻力。公众参与的概念、参与内容、参与方式、参与的效果、参与的保障等问题值得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公众参与制度对公众参与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通过研究发现,公众参与制度开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这种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全事项公众参与、全过程公众参与以及公众参与组织化这三种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9.
甘肃是资源型大省,循环经济是甘肃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良性循环经济发展离不开公众参与。文章以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现状。通过调研总结出甘肃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公众范围不明、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相关法律时效性差、激励机制缺失是最为凸显的四个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论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作为一个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实践时间不长,但近年来它已经成为我国行政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并逐渐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公众参与在我国经历了理论萌芽、实践起步、范围扩大和蓬勃发展四个阶段,并形成了以深厚的宪政基础为支撑、政府主导型推动下被动式发展的特点。从目前状况看,我国公众参与还面临着参与范围不够广、制度化水平低、公众参与能力有限、有效性不足等困境。在加快民主政治进程大背景下,进一步引导、规范和发展在中国逐渐成长起来的公众参与,需要进一步培育公众参与的民主意识,解决意识层面的内在阻碍,激发公众参与的内在发展动力;加强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通过制度建设赋予不同群体实现平等表达利益的机会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提升公众参与的能力,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社会中介、各类民间团体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民主发展道路是由各国具体国情所决定的,中国协商民主的理念和实践已经深刻影响了西方民主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要推进协商民主,一是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基层群众自治等基本政治制度;二是构建公民参与网络,实现平等合作的官民互动;三是拓宽参与渠道,促进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消弭欧盟民主赤字的尝试中,欧盟机构实现了对公民社会价值的重新发现,<欧盟宪法条约>以及后来的<里斯本条约>写入了有关参与民主原则的表述.本文指出,欧盟有关参与民主的讨论与实践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欧盟关注的不是每个公民的直接参与,而是通过公民社会组织实现的间接参与;其二,欧盟不是把参与作为面向单个公民的内在价值,而是把参与作为提高复杂治理机制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工具.正是这些特征决定了在欧盟这个特殊构成体中,参与民主只应且只能是代议制民主的补充,而非替代.  相似文献   

13.
建立公共决策的公众参与机制,是我国政治、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公共政策公平和完备的重要保证。协商政治的核心在于公众意见或意志的构建或形成,通过有效的协调体制与协商过程,达成利益表达、利益协调与利益实现。要在协商政治理念下完善公共政策中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程序,它是项目方或环境工作组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实践已经证明,我国公众参与评价是有实践基础的,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实施公众参与,可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并在活动中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完善。尽管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公众参与制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只要经过不断总结完善,最终将会发展成为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依法治国步伐的推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公众要求参政议政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公众参与机制不断成熟与发展的过程中,其中,有关如何健全公众参与意见反馈机制的话题,正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对公众参与过程中的意见反馈机制存在的缺陷进行检讨,借鉴国外公众参与意见反馈机制的成功经验,明确健全公众参与意见反馈机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健全公众参与意见反馈机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民主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珍视的核心政治价值和诉求之一。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是民主的两种主要实现形式。两种民主形式的核心问题都是解决权力分享和利益分配。直接民主的核心精神是平等,代议制民主本质是一种受控精英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7.
城市社区民主建设是我国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社区自治成为社区民主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建设、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是公众的有序参与。因此,我们需要适时对公众参与城市社区自治建设的现状进行研究,对城市社区自治中居民有序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