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绘本被公认为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同时它也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但是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老师往往喜欢将自己所看、所想的绘本价值传授给幼儿,殊不知孩子们有其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所以本文就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绘本到底给幼儿带来怎样的价值。那就要倾听孩子的心声,猜想孩子们的想法和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这样才能挖掘出适合幼儿年龄和接受度的绘本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2.
汉乐府诗思想内容最基本的特征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形式多为五言叙事诗。创作主体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于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及时摄入画面,故事情节完整曲折,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叙事详略得当。《陌上桑》正充分体现了汉乐府诗的这些叙事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第一册教材第 1 3 6面第四节“简谐运动的图象”就是利用沙摆来描绘振动图象的。笔者在教学中 ,对这个演示实验通常按以下几步进行教学 ,使得学生对这一节教材理解得相当透彻 ,教学效果好 ,深受学生喜欢。提问 1 :若下面的木板不动 ,让盛沙的漏斗振动起来 ,漏下的沙在木板上堆砌成的沙堆的纵部面形状最接近下图中的哪一个 ?图 1  分析 :选B。因为沙摆在平衡位置附近运动快 ,相同时间内漏下的沙少 ;在二端附近运动得慢 ,在相同时间内漏下的沙子多 ,所以形成两端沙子堆砌多 ,中央部分沙子堆砌少的情况。提问 2 :在下列二种不同时刻…  相似文献   

4.
卫永杰 《考试周刊》2014,(21):173-174
生本教学是面向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其有效实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作者从构建生本课堂理念出发,结合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形成的教学反思,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李曼泓 《文教资料》2012,(17):51-52
“超本阅读”是高中理解性阅读教学策略之一。从阅读的内容和范围看,“超本阅读”以课本为基点,超越现有的教材和纸质书本;从阅读的深度来看,“超本阅读”超越游离于文字表面的意思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从阅读的时空上看,“超越阅读”,超越课堂,时间上因课制宜,应需而为,弹性运作。可见,超本阅读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超越,是一种有深度、有宽度、有延展性的、多维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将有效实现理解。合理运用“超本阅读”这一教学策略,是实现“理解”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6.
汉末建安时期,迎来了乐府诗发展史上文人拟作的第一个高潮,以"三曹"为代表,他们的拟作对汉乐府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他们还通过自身实践使汉乐府有了很大的发展。"三曹"乐府诗创作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形成如此深远的影响,与这种批判地继承密不可分。"三曹"乐府诗对汉乐府的继承与发展具体表现在句式篇幅、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体通过报道、评论影响司法审判的现象。既反映出民众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诉求愈加强烈,也将对公正司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简洁而辩证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两课”教学面临多种困境 ,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两课”教学内容远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改革“两课”教学内容 ,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这一中心环节并建立起相应的配套措施 ,是促进“两课”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评析有关汉乐府《战城南》"梁筑室"等句的诸种解说,通过分析诗中的情感脉络和艺术特点,提出"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是比兴手法,是以在桥上盖房的荒唐之举来比喻君王自断生路的愚蠢行径的新说。  相似文献   

11.
汪泽 《宜宾学院学报》2015,(1):41-47,53
汉乐府民歌呈现出鲜明的死亡意识,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直面死亡"层面包括在物质困境中的生存挣扎、战争摧残下的忧殇情怀和精神苦闷中的死亡反抗;"认知死亡"层面反映了对生命有限、祸福无常的恐惧无奈;"超越死亡"层面归纳出面对生命忧患求仙、行乐和进取三种态度。咏唱死亡反映出歌者思考生存境况、生命本质以及探索生命意义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王红信 《衡水学院学报》2010,12(3):35-36,41
通过分析《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诗的不同,认为《诗经》中的情诗恋歌质朴自然、率真热烈,歌颂了女性本身的美,而且笔法拙朴;汉乐府民歌中只有少数反抗礼教的诗歌,赞颂女性多囿于道德美,艺术上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13.
建安时代,曹操及其二子曹丕、曹植承两汉文人诗歌创作的低谷而异峰突起,创作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乐府诗,为我国文人诗歌的觉醒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乐府诗创作颇多学习和继承两汉民间乐府之处。本文拟从创作手法、诗乐结合、思想内容(忧生、游仙)、语言特点等四个方面探讨三曹乐府诗对两汉民间乐府的继承情况。  相似文献   

14.
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缘事而发。歌诗缘事抒情,抒情不离事由,在乐府演唱方式和听众娱乐趣味作用下,开始了向叙事的演进。二是即事而进。歌诗由抒情转为叙事,而形为叙事实为语调抒情,形成场面集中、对话演事、人影粗疏的特点。三是铺事而成。歌诗完成由抒情向叙事的质变,具有场面转接、铺陈夸饰、人物鲜明的特点,显示了汉乐府叙事诗的成熟。四是叙事而极。《焦仲卿妻》标志着汉乐府叙事诗跃升顶峰,这是文人模拟乐府叙事进而创造的结果。其结构严整、叙事出新、写人入心,取得重要艺术成就。而受到乐府演唱的制约,《焦仲卿妻》成为孤篇绝响,后继为难。  相似文献   

15.
汉代的采诗形式有两种:乐府机构的采诗和政府官员观风俗的采诗,二者的采集对象、采诗目的和关注点不同。汉代政府官吏观风俗的采诗制度促进了汉代民歌创作的兴盛和题材的集中,促进了诗歌写实性和叙事性的增强,导致了诗歌叙事详于重心而略于枝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礼乐制度的组成部分,西周建立的乐府体制助歌诗挣脱鬼神怀抱,造就最早的诗人群体,促成诗之文学蜕变。《诗经》乃乐府体制产物、乐府诗的本初形态,其文本定型于颁诗制度解体之时。“风雅颂”的体例折射西周宗法社会政治架构。《诗经》形式上诸多特征,皆可从乐府体制中究因。《诗经》开乐府诗体,树“诗人”风范。复杂奇特的乐府效应,形成中国古代诗歌之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17.
《诗经》与汉乐府中均有一定篇幅的弃妇诗,由于时代等方面的不同,《诗经》与汉乐府中的弃妇形象也存在很多差异。汉乐府中的弃妇形象类型比《诗经》多,所刻画的弃妇形象比《诗经》中的更为生动饱满,性格特征也更为复杂;在面临被弃命运时她们或者更具有奴性或者反抗更为决绝。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汉代女性所受的礼教约束较之前代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18.
汉乐府诗中所见的道家思想包括以下数端:(一)游仙长生;(二)福祸无常;(三)死亡意识;(四)针砭现实。道家审美思想包括:(一)以自然为美;(二)以奇谲为美;(三)以形写神。这些思想在魏晋南北朝和初盛唐时期对诗人创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汉乐府的艺术风格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乐府包括庙堂乐歌与民间歌诗,在继承、发展<诗经>和<离骚>的基础上形成了粗犷、质朴、廓大、深厚的独特风格;同时,对六朝诗、唐诗、明清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结合汉乐府的有关篇章,具体阐述了其艺术风格和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曹钰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1):70-72,90
唐代文人在接受汉乐府的方式上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借题仿作,二是借古辞、古事仿作,三是继承汉乐府的精神而创造出的新题乐府.这些诗作也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了唐代文人在接受汉乐府时所表现出的鲜明的时代特色、兴趣倾向和审美标准等特点,从而构成了唐代乐府诗自身的特色,使唐乐府诗达到了一个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