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16,(4):125-127
"微文化"有着信息时代所特有的优势特征和传播能力,对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践表明,微信公众平台是课堂教学重要的辅助工具和思想理论教育的必要阵地,微信公众平台用于教学是移动网络文化背景下教学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作为网络自媒体,微信对社会影响巨大。微信的即时性、开放性、便捷性、直观性和原创性等特点与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强、思维灵活、易于接受新事物等特点相契合,使微信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和普及程度超过社会其他群体。但微信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与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微信带来的社会政治文化影响,并找到将微信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微信是一种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微信丰富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互动空间、强化了大学生同辈群体影响力。但微信是一把"双刃剑",需要从道德观及法律上加以引导,同时充分发挥微信的功效性和新颖性,不断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新媒体的兴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发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微信公众号的开发与运营逐渐被大学生创业群体所青睐。大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创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微信公众平台受众群体比较高;资金投入门槛低;大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创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当前"暖阳法苑"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突出法律专业服务;服务群体主要为在校大学生;与学校"导师制"活动有机结合。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创业项目深入发展的策略包括:进一步精准定位,丰富板块内容;加强团队建设,丰富团队专业背景;拓展线下活动,增加与读者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网络主流文化与网络亚文化相伴而生,网络主流文化在不断增强文化作品吸引力、营造文明理性的网络空间环境、强化大学生价值引领等方面成效显著.网络亚文化通过"丧文化""佛系文化""流行话语"等不同的文化样态,刻意制造娱乐消遣、时尚潮流的文化产品吸引部分大学生效仿参与.受社会潜在压力、多元社会思潮、网络空间管理不完善、网络思政教...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网络"云"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平台的日新月异,我国正步入一个以微信和微博为代表、蕴含多种意识形态的微时代。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最先体验者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的构建必然会受到其影响,本文简要分析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问题及其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7.
微媒体的勃兴塑造了强大的微文化场域,成为当下思想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舆论信息的放大器。高校大学生作为微文化场域的特殊力量,以微博、微信等为载体的"微传播"方式成为这一群体主流的信息渠道,舆情的研究视野随之发生转移。研究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演化规律和舆情干预机制,是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微传播"手段,新媒体已悄然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变迁,高校应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主动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话语权,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微信的注册用户中,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用户群体。毋庸置疑,"微信文化"已经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社交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利弊共存,喜忧参半。文章从关工委工作者的管理角度,试着通过对微信的积极意义分析,畅谈如何利用微信更好地去建设和创新关工委微信平台的育人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如今大学生是微信活跃用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群体,微信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自我展现、自我表达和自我认知的一个重要平台。首先,微信是大学生"自我"的传播平台;其次,微信是大学生"现实我"的呈现;再次,微信自拍是"理想我"的展示;最后,微信公众号大学生是"本我"的表露。  相似文献   

11.
谢力 《成人教育》2005,(1):41-4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主要特征是:价值个性化、自我化、多元化、动态化。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发展观念巨变,现代网络文化以及大学生主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化程度等因素。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阐述网络"恶搞"文化的根源及"恶搞"一族的特征,分析恶搞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及危害,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准失范"网络行为是大学生因理智水平、审美品位等不足从而导致与主流价值不合但尚未违背既定道德准则的网络行为.大学生"准失范"网络行为影响范围广,潜在危害大.纠正大学生"准失范"网络行为的根本途径是构建大学生精神领域的自主免疫系统,即"理趣"."理趣"是以理性、智慧为美的一种美感趣好,而不是一种行为规范."理趣"通过人格和动机的机制成为抵制"准失范"网络行为的"内在驱动力"."理趣"培养应遵循浸润原则和持续性原则,以公共精神、理性精神、人文情怀、审美趣味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时代兴起的微博、微信已经成为集合多种功能的开放式、互动式、便捷化的网络门户,已经成为大学生信息获取和传播的主渠道,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探索了基于微博、微信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思路,对利用微博、微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路径和载体对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积极深入探索,建设"微信—微博—QQ软件之声"三位一体全方位的微宣传格局,打造一支评论员队伍,充分发挥网络宣传中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社交方式,受到广大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的欢迎。微信以独有的特点和优势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微信满足了大学生对个性张扬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了大学生获取信息、扩大视野的需求;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感的需要。但是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大学生过度依赖微信、价值迷茫和行动上的绵软无力。  相似文献   

17.
2009年网络"偷菜"游戏风靡校园,催生校园"集体无聊化"情绪,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材,本文客观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偷菜"游戏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并相应提出解决大学生沉迷网络"偷菜"游戏的教育干预,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摆脱网络游戏的束缚,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媒介,通过微信朋友圈、百度贴吧、校园论坛、新浪微博、腾讯QQ等各大网络平台,公开表达认知和看法,形成了网络舆情。辅导员执网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和谐校园。要加强学习,强化辅导员"知网"水平;积极实践,提升辅导员"用网"能力;教学相长,强化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微信普及的时代,大学辅导员对大学生价值观引导难度加大,校园网络舆情监控难以把握、"把门人"的角色技能要求提升。这些挑战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诸多机遇。高校辅导员要转变工作模式,提高运用新兴媒体技能,学习立体多元的沟通方式,利用微信搭建思政教育新阵地,加强大学生舆情思想引导,创造"师生交流,亲密无间"的新态势,做好高校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微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微平台推进文化育人工作,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介,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青睐,其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文化凝聚、渗透、引导、普及和辐射的作用。高校要勇于尝试,挖掘教育工作的新载体,发挥微信之长,拓展高校文化育人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