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客体范畴不单纯是认识范畴,也是实践范畴。主体和客体作为认识结构的两极,不是预先给定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在实践总体中生成与创造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①我们必须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来审视主体及其主体性。 一、主体及其规定性 什么是主体呢?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②“人始终是主体”。  相似文献   

2.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包括对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两个方面。事实认识是对客观世界在形态的研究,由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形成“事实真理”;价值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客观事实现前应采取的态度及主体活动达到的目的,由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而形成“价值真理”。  相似文献   

3.
主体教育:物化与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代名,主体性成了一个正向的价值判断。问题是,主体仅仅是作为认识者、实践者的人,客体是被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认识和实践(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是中性的,怎么能从这中性的东西中推出个“好”来呢?主体性仅仅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性的活动中相对于客体所处的态势而表现出的功能特性,主体性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才能具体表现出来。从“相互作用”中能一定推出“好”来吗?“主体教育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是一句模糊话语,它形成一种遮蔽:凡主体教育都是好的。这话在教育中被重复地说来说去,并不能保证人…  相似文献   

4.
建安文学被称为我国文学的自觉时代,人的主体意识在作品中明显增强,标志着我国文学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产生了大批文人作家,“人的主体”与“文的自觉”是这个时期文学的主体特征。繁钦及其《定情诗》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巨大成就,为建安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的沈雁冰以“人”为思维中心,围绕着“人属于文学”的现代观念,从创作主体、对象主体和读者主体三维视角来建构他的“人的文学”的现代理论,充实丰富了“五四”“人的文学”观念的内涵,是对“五四”“人的文学”观念的一种补充,一个突进。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词典对“主体”一词的诠释是“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与之相对立的“客体”则是“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新世纪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课程改革更是强调学习者是主体和学习者作为课程主体的能动重要性。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下面谈谈我对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林建成 《教学与研究》2003,42(11):59-62
把认识看成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还只是从现象形态上看待认识 ,没有揭示认识的本质。认识本质上是人的社会生活的表现 ,是关于人自身的认识。在认识本质的问题上 ,我们应当重视马克思的“表现说”。把“反映说”与“表现说”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的教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理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在深化认识客体时,发现有“我”一样的“他我”,我和客体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我和“他我”是相似的、相依的,我们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关系,我们是互识的关系。教学是师生主体之间精神性的共享共生,是通过精神的契合而成的活动。师生主体间性理论对建构本真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既是可能的更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就是培育人,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所以离开“人”的培养去讲“语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所以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志和认识潜能的实践者,也就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纯粹理性批判》解决了康德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即“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但其最杰出的贡献,在于从认识论的角度阐发了能动的主体学说,强调人在认识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只有能动的主体才能真正正确地揭示人类认识的奥秘。能动的主体是认识的前提并贯穿在整个认识过程中,影响着认识的各个方面,主要集中体现在知识的构成和形成,知识对象的建立以及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关系等方面;并且,认识的主体性根源于“自我意识”或“统觉”的先验统一性。康德的主体理论对以后的各派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讨论学习问题,首先涉及的概念是主体。学习的主体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 “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具体来讲就是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过去,一些教育工作者谈到教育的主体,往往不是把教师当成主体,就是把学生当成主体。单一主体论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认识活动。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认识活动,当然要考虑到活动中的人,所以,不管是教师、学生、家长,还是其他人,只要参加了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都应该被认为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习活动的主体应当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皮亚杰认为: “认识在当前越来越被看做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认识过程,一种文化生成、能力生成、素质生成的过程。在这  相似文献   

12.
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是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并伴随人的一生 ,一直到老。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起步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利用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一、主动性的培养主动性 ,是指一个人不待外力推动而自觉行动的行为习惯 ,包括在特殊情况下掌握和驾驭局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主动性精神”,就谈不上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学活动过程既是师生认识和实践的过程 ,也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认识主体”指导和帮…  相似文献   

13.
中学作文教学应该从人出发。因为人是写作的主体。从文章的生成过程来看,任何一篇文章的诞生都要经过“双重转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转化,这是由事物到认识的第一转化。而后是作者的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的第二转化,其“中心”毫无疑问是写作主体。因此,写作教学就应该把“主体”置于中心地位,这样就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符合文章写作的客观规律,能更好地提高人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说:“所有的生物都是主体。人是意识到这种主体性的主体,因为在人里面我完全意识到我自己。”关于主体,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主体性的特征,最基本的是三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  相似文献   

15.
福柯在《词与物》中批判了两百年来西方主要的理论形态——人类学主体主义,认为文艺复兴、古典时期不存在主体,主体是19世纪第二次知识断裂的结果.福柯的“人之死”指的是与人相关的知识、人文学科的死掉,这里的“人”是概念上的人,并非真正意义上实体的个人.  相似文献   

16.
忧患意识产生于殷周时期,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的主体意识开始走向自觉。直面苦难的责任感和“天人一体”的悲情,转变成“穷变通久”的誓愿,是忧患意识嬗变为道德理想的关键。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引发的是一个道德秩序。即在“天命”、“天道”的层层下贯中,“敬德”、“明德”使人最后在自己的真正主体中实现自我肯定。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人是第一可宝贵的。”而人之所以是第一宝贵的,就是在于人具有其他生物所不具有的东西——精神。完整的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但决定人成为世界主体的却在于人的精神。人的精神活动通过实践,认识并改变着自己赖以生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到处打上人的印记,使世界成为“人化”的世界。同时,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也认识改造了人类自身。人的精神是人认识自身,并将自己放在主体地位的首要条件。 人的精神是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的一种基本类型。当前哲学界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建构主义认识理论认为,人的价值认知是在主体与客体因素相互作用下,由主体选择和构建而获得。  相似文献   

19.
俗文学的一面旗帜──对关汉卿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俗文学的一面旗帜──对关汉卿的再认识杨有山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有两个转折时期特别令人瞩目。一是魏晋时期,标志着文学挣脱政治的束缚而走向“自觉”,“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①展示了作家的主体意识和文学的审美特性。二是元代,文学经历了由“雅”...  相似文献   

20.
“境”是指人的控制约束力量所能达到的范围,是主体精神达到的领域,体现在文学中是主体的认识空间。“有我”“无我”是主体情感在文学世界里的不同的存在状态,都具有超越直接的功利关系的审美性,表现了王国维对文学的审美情感的重视和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