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蕙  谢玉屏 《小学语文》2008,(12):18-20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理解、积累好词佳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认识“小儿麻痹症、残疾、姿势、情况、慢吞吞、情绪、讲述、忧郁、犹豫、鼓励”等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读通小动物间的对话。认识本课10个四会生字和7个二会生字,重点关注“量、钻、藏、巢”的读音,关注“商、暖、第”的字形,并能正确书写“商、暖”二字。2.能结合课文内容,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商量、暖和、春暖花开、钻到、蜂巢”等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聂艳辉 《小学语文》2008,(11):41-43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的语言特色。 3.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孙莹  康静涵 《小学语文》2008,(12):29-32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与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8.
骆正位 《小学语文》2008,(11):27-30
这是一篇科技类说明文,课文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以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四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语感和语言积累,有了相对稳定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但仍需要坚持训练,尤其在学生的语言习得、习惯培养方面开展有效的教学。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向尧 《小学语文》2008,(11):34-37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组中的一篇文辞优美、引人人胜而又让人备感痛心、发人深思的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描绘了圆明园当年的秀美风姿和它被英法联军毁灭的惨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比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无尽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用了三个自然段的篇幅描写了圆明园的恢宏气势和她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她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相似文献   

12.
《花钟》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有个长句子,这个句子例举了九种花开放的时间,说明了“在一天时间中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个科学常识。细读这个句子,不难发现其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 以情为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潜心涵泳,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揣摩,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诵读体味,感受男孩的善良诚实和列宁对儿童的尊重、关爱。  相似文献   

14.
一、初读概述,整体感知花钟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一说什么是花钟?生:就是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师:这是花钟吗?谁能补充完整?生: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这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是人教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Unit5jLikeThoseShoes的Lesson27。本单元围绕服装这一话题展开。本节课是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时,通过Jim和妈妈去商场购买夹克的场景引出目标语言。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确定的内容及要求编写的。本册教材的教学要贯彻和体现《标准》针对第一学段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即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的变化及当地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造性地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 体现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凸现语文本体;凸显语文课程审美性特点,让学生在情境诵读中入情,在切已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立足文本,超越文本,让学生在诗意的课堂中学会诗意地生活。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期末了。在这一学期里,你有哪些收获呢?让我们一块儿来回顾一下,和老朋友再见见面吧!  相似文献   

20.
徐岩 《小学语文》2008,(11):24-26
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优美明快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