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刚 《地理教育》2010,(5):42-42
一、考前心理调适努力法。平时复习越充分,考时就越不紧张,自信心也越强,这是决定考试心理素质高低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考生平时应惜时勤奋、刻苦钻研。模拟法。考前多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包括考试时间安排、考场布置、学科顺序、试卷命题等都要模仿真实的高考状态,使考生在模拟考试中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训练对高考的适应性,提高应试水平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林清峰 《新高考》2011,(11):62-63
早作心理调适高考是人生道路上极为关键的一次拼搏,但不少考生却在竞争中失利。分析表明,他们并不是知识掌握得不好,而是因考试心态失衡而影响了考试的正常发挥。高考既是技能的竞赛,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实践告诉我们,要夺取胜利,在知识准备和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3.
王极盛 《家长》2008,(5):7-9
高考成功是"实力"和"心态"共同作用的结果。确切地说:考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水平是高考成功的"硬件";考试心态调整状况是"软件",它可使考生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也可使考生发挥失常。越是临近高考,心态的调整越重要,可以说,调整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  相似文献   

4.
正我校确定"和谐育人,幸福有成"的研究课题。课题提出,建立有效课堂教学,教师要以爱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我们问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你感觉幸福吗?大部分孩子会有疑问,什么是幸福?学习还  相似文献   

5.
必备的词汇量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在总结识记英语词汇常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英语学习者提高识记单词的能力和增加信心的方法,从而突破词汇关。  相似文献   

6.
陈明清 《新高考》2008,(4):63-63
每年四月,高考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一种惯性的紧张就会笼罩校园。于是"一上高城万里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焦虑,或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疲惫便会弥漫开来……当然其中也不乏"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自信者。不管怎样,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心理的问题,许多人还没等到高考,就已经在心理上打败了自己,以至于无法正常学习,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来。以下分析几个典型症状,使同学们学会心理按摩,轻松冲刺在高考的跑道上。  相似文献   

7.
上一期我们讨论了英语口语学习从一般中学的水平朝母语为英文的本地人(NSE)平均口语水平进发的基本过程,实际上涵括了语言标准、心理标准和文化标准三个方面。笔者虽然把口语学习分成了三个渐进式的阶段,这三种标准却应该体现在每一个阶段,因为只有这样,才构成了一个真实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由于每个人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基础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数学方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并且是一种个体的思维活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思维取向的不同,都会导致学习结果有较大的差异.我们传统教学中,以同一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必然会导致某些基础差、不擅长数学的学生受到打击,挫伤这部分学生本来就不高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9.
正离2014年高考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考试之前往往是考生精神最为紧张、压力最大的时期。某校曾对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了考前3个月的跟踪体检:考生们普遍比平时血压偏高,心跳加快,失眠者明显增多。下面笔者就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同学们支几招,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们减轻紧张度,调节好应对高考的精神状态。1.学会适度放松面临高考会紧张和焦虑,这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焦虑水平和学习效率是呈倒U型的,焦虑水平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考试时一定会影响正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巩固知识的重要性都有精辟的论述。如,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论语》);夸美纽斯形象地把不巩固的教学比喻为:"把水泼到一个筛子里"一样。(《大教学论》114页);乌申斯基把复习称为"学习之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规律。一、巩固知识,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把巩固知识贯穿到感知、理解、运用、检查等各个环节。而其中,清晰的感知和深入的思考是巩固知识的基本条件。凡是清晰感知和深入思考获得的知识,在大脑皮层中留下的痕迹就深,也不容易消退,这样的知识就不容易遗忘。而知识的运用和检查则可以强化原有的痕迹,它们也是防止遗忘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三的复习时间紧迫,学生都急着想提高学习成绩,于是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复习的效率,达到最佳的效果成了摆在老师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各次考试中出错率很高,如果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达到预期的效果.解铃还须系铃人,我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明白:知错就改,就能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失误,就能提高学习成绩.于是我就及时指导学生进行考后反思,多年实践表明,反思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高青  乔峰 《考试周刊》2008,(52):48-48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是解决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研究表明:元认知水平的高低,联系着学生是否具有较多的关于学习及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并能否善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李洪华 《教育艺术》2007,(10):43-44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的学习与记忆时,把学习与记忆看成是信息加工过程,并根据信息在头脑中停留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区分为三个系统,即瞬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入手,探讨中学生学习心理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联系.利用数学本身的特点,从学生心理特征、课堂情绪、心理发展、数学课堂氛围等几个方面,对关注学生学习心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从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入手,探讨中学生学习心理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联系.利用数学本身的特点,从学生心理特征、课堂情绪、心理发展、数学课堂氛围等几个方面,对关注学生学习心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都非常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而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陈玲  苏岚颖 《广东教育》2013,(10):26-27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了解,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科学地开展教育工作,成为提高班主任工作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途径。关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一些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王极盛等人(1998)认为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好于高中生;低年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好于高年级。刘迎等人(2013)认为初中高中之间的心理异常发生率基本没有差异。张海钟等人(2011)认  相似文献   

17.
余海燕 《考试周刊》2014,(60):95-96
<正>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很多,最为突出的就是语言焦虑,大多数学生学不好英语,并不是因为智力低下或学习不够努力,而是因为焦虑制约其英流水平的提高。一、关于焦虑语言学习中的焦虑主要是指学习者需要用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焦虑是影响语言学习者的重要因素。焦虑可能是一种心理状态,也可能是心理素质,而对某一特定情形或事件而产生的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state anxiety),这种焦虑心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如果  相似文献   

18.
沈建 《学子》2014,(7):26
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质量是检验学生理解表达学习内容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时机。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学习内容,针对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但是学生的答问状况显露出一些不良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堂答题的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学生课堂答题的态度与表现在课堂上,学生答题发言的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三类:1."傲气类"有些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无论是容易的,还是有难度的,都会马上举手要求回答。这类学生表面上积极性很高,其实他们并没有认真思考,举手要求发言只是为了抢得发言权。行为、性格显露出傲气甚至是霸气,缺少合理、有序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试题命制思路渗透研究性学习理念,重视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已经成为近年来高考改革的"风向标"。此特点在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试题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本文拟从探究题的特点、解题技巧谈谈2012年的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20.
对每个同学来说,高考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高考不仅是知识水平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大比拼。临近高考,切不可惊慌失措,否则只会自乱阵脚。科学应战,沉着应考,处变不惊,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