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怪笑     
被同学孤立的滋味真难受,更重要的是“小麻雀”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苦思冥想、无精打采、莫名其妙,最后,他想出了一个绝招,绝招有用吗?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生活中有人因位卑思迁,念恋城市,而他却决然别离妻子,从人间“天堂”杭州来到安徽;当社会上刮起金钱风,有人见利忘义时,他竟坦然地把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蓄的1400元钱交纳了党费。他,就是合肥七中教师杨增辉同志。一个普通教师,以几十年崇高的人生追求,谱写了一支爱党、爱国家、爱人民的心曲;用美的人格、美的情操、美的道德,树立了一个人民教师、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3.
共青团员刘旭日,3年前,述是一个高考落榜生,3年后,竟被人们誉为“科技天使”,这并不是盲过其实的夸张,而是因为他率先在烟台市第一个创办起“山东牟平家用科技培训中心”,并且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开门培训以来只19个月,就为全县和全国培训各类技术人才1128人,为学员们播撒了科技致富的种子,方便了广大家电用户,产生了巨大社会效益。最近,他被县科协等部门授予“传播致富科技好青年”荣誉称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有人当辅导员成了“精”,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人就是张小春。不是说他有多么深的“道行”,取得了多少成绩,拿到了多少奖牌、证书、荣誉称号;更不是说他彻悟了运筹帷幄之术,变得油滑老道。对于他而言,这个“精”字,既博大,又厚重,称得上是一个少先队辅导员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平时在办公室,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感叹:“我都不知跟他说过多少次了,可还是……”也时时能见到这样的情景:在教师的办公桌旁,立着一个或几个低着头的学生,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说着,学生要么一声不吭,要么一个劲地点头。当然也有人会发出几声抽泣、掉下几滴眼泪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职业中专的班主任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把我的一颗火热的心和满腔的希望奉献给了我所深深挚爱着的学生,尽到了一个班主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面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用爱心催开学生七彩生辉的心灵 “爱”是千百年来人们永恒不变的话题。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教育事业来说同样如此。有人曾问全国优秀班主任曹铁云老师:“啥样的差班到你手里都能变好,你有什么绝招?”她回答说:“用你全部的爱心去组织班集体。”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让我深切地领悟到了这话的含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经过普通高中层层筛选…  相似文献   

8.
情注特困生———记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获得者蓝宋昌蓝福荣一个具有高中文化的瑶族青年,好不容易走出贫困的山寨,来到“流金”的海南闯世界。他有一手照相的绝招,打工之余,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部队、农场为人拍照,月总收入近千元。人们说,他是“落进米窝的麻雀”...  相似文献   

9.
担保     
我们学校的李校长是做学生工作的行家,时不时亮出一个“绝招”。为了解决学生拖欠作业这个老大难问题,我去请教他,他对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布置学生回去参加公益劳动,可这帮小家伙竟拖了两个星期,还有十几个学生没完成。课上,李校长把这些学生叫了起来,问大家:他们没有完成作业,你们说怎么办?大家想了很多办法,大多数  相似文献   

10.
自1963年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到现在,已经24个年头了。在神州大地,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精神,使人温暖。多少青少年,从他身上看到了人生的方向,汲取了前进的力量。历史的车轮转到了八十年代。有人说,“雷锋是带有纯粹阶级感情的人物”,是“驯服工具,没有发明创造”。八十年代还要不要学雷锋?雷锋精神是不是过时了? 十年内乱,搅乱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败坏了社会风气。人们惋惜:雷锋叔叔不在了;人们盼望:雷锋叔叔快回来。近两年间,沈阳军区某工兵团“雷锋班”收到寄自全国各地的五千多封信件。这些热情洋溢的来信表达了人们的愿望:群众需要雷锋精神,雷锋活在人民的  相似文献   

11.
“熟能生巧”,人们通常理解为熟练了自然能产生技巧。于是有人认为“作业越多越好”。是不是作业多了,练习“熟”了,一定自然生“巧”?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有位民兵同志,三番四复地练习投弹,可是老投个二、三十米。后来他一面加强臂力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足球不行,有人说是教练的问题,有人说是球员的问题,诸如球员的技巧、身体素质及先天营养等等,而我认为是教育的问题。中国的球员来源在哪里?在全国的中小学!但是我们广大的中小学生有多少能踢足球?有多少人有时间踢足球?有多少人能有充足的体育活动的时间?没有体育活动的普遍开展,没有身体素质的普遍提高,想出优秀的球员,难!其实这是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没有普遍性即没有特殊性。“兵上三千出韩信。”关键是“兵上三千”,三个兵是出不了韩信的。60年代,我国继26届世乒赛后,乒乓球称雄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主动是金     
朱华贤 《初中生》2002,(9):10-11
有人说,沉默是金,因为祸从口出,许多麻烦和厄运往往在于自己的多嘴,而且沉默还可以表示深沉,表示有力;有人说,慷慨是金,因为在现在这样的社会里,只要你能大方地给,必定能得到丰厚的回报;有人说坦诚是金,有人说糊涂是金,有人说智慧是金……也许都不错,但我以为,主动才是真正的金,才是自己拥有的金,才是别人无法抢夺的金。有这么一个故事——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工资。不久,叫阿诺德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却仍在原地踏步。他很不满意这样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发脾气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牢骚,一边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他们两人的差别。老板想到了一个办法。“布鲁诺先生,”老板开口说,“你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东西卖。”布鲁诺从集市回来后向老板汇报说:“只有一个农民拉着一车土豆在卖。”“有多少?”老板问。布鲁诺赶快又去了集市,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有40口袋。“价格是多少?”老板又问。布鲁诺第三次到集市问了价格。“好吧,”老板说,“现在请你坐在这把椅子上等等,看看别人是怎么样的。”老板叫来了阿诺德,吩咐他去看看集市上有什么卖的。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一个让老板看。并说这个农民一个小时后还会拉几箱西红柿来卖,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里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他想这样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进一些的,所以他也带回了一个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着回话呢!  相似文献   

14.
4和2=?     
宾夕尼亚大学法律系教授艾德里·凯迪博士,教书20年,每学期他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总是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数字:4和2。然后他问学生:“结果是多少?”许多学生都争相作答。有的说:“6。”他摇摇头。有的说:“2。”他摇摇头。最后有人得意地说:“我知道了,那是8。”他也没点头。学生一阵纳闷,凯迪博士说:“你们根本还没问这是个什么题目?是加法、减法、乘法或除法?你们不了解问题,又怎么能说出正确的答案呢?我们常常亦是如此。在还没弄清楚问题之前,就急忙下定义,做出似是而非的决定,如此又怎么能得到最正确无误的答案呢?与其不经心地多做事,不如…  相似文献   

15.
王礼琴 《南昌教育》2004,(10):19-20
曾有人问我:王老师,你带班有什么“绝招”?怎么学生那么听你的话,又那么的尊敬你。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绝招”。我教书二十年.当了十九年的班主任,也没有感觉到自己做班主任有太多的优势。我只是在处理班级中的“棘手”事比别人多了一个心眼而已,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为此,笔者仅从近两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截取几则小故事以飨各位朋友.  相似文献   

16.
钻石般的心     
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户人家在搬家的时候,发现杂物堆中有两只老鼠。大家齐声喊打,但却突然住了手———人们发现那两只老鼠有些异样:大敌当前,它们并没有慌不择路地逃匿,而是从容镇定地交了交颈,然后,其中一只老鼠轻轻地咬住了同伴的尾巴,它们竟像手拉手横穿马路的孩子那样,大摇大摆地进行“战略转移”。“这俩耗子成精啦?”“不简单呀,还挺知道团结的。”“生死与共嘛。”人们观望着,议论着,一时竟忘了围剿老鼠的事。这时候,有人喊了一声:“快看后面那只老鼠———是个瞎子?”大家定睛望去,可不是嘛,后面那只老鼠的头部鼓着个瘤子…  相似文献   

17.
四和二=?     
白灵 《课外阅读》2006,(9):56-56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系教授艾德恩.凯迪博士,教书已教了二十年,每学期在他上第一堂课的时候,他总是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数字:四和二。然后他问学生:“结果是多少?”许多学生都争相作答。有的说:“六。”他着头。有的说:“二。”他着头。最后有人得意地说:“我知道了,那是八。  相似文献   

18.
慢抬绳子     
有一次开完家长会班主任留下了十几个家长。这些家长的孩子的成绩均在省重点高中和市重点高中之间,班主任让家长们制订个“帮教”计划,最好能保证孩子下次月考成绩能前进多少名。班主任刚说完,家长们就纷纷表态。有的说,让孩子前进五名;有的说,让孩子前进十名……他们一个不服一个,谁也不想让班主任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潜力,做家长的教子无方。最后竟像拍卖场似的,有人声嘶力竭地喊道,我让孩子前进二十名。记得我曾看过一篇名为《一只鲸的奇迹》,说的是一只8吨多重的鲸竟能跃出水面6米多高,并能为观众表演各种动作。有一次训练师透露了创造这…  相似文献   

19.
绝招     
村东头,大树下,几个孩子在比绝招。三胖挺着大肚子,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得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撒了气,唯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伙伴们都竖起大拇指,连声夸道:“绝招,绝招!”  相似文献   

20.
袁世凯过50岁生日时,在北京大摆宴席庆祝,有人献上一副寿联: 戊戌八月,戊申八月; 我佛万年,我公万年。 “戊戌八月”,是袁世凯出卖维新派开始得势的日子,“戊申八月”(1908年)即袁世凯50岁生日。“我佛”指老佛爷慈禧太后,“我公”即指袁世凯。写寿联者为取悦袁世凯,把他与慈禧太后相提并论,不料好景不长,两个月后慈禧太后竟一命呜呼,袁世凯也被罢官免职。有人在此基础上改了三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