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开始,典型报道就在我国的新闻宣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建国以后,新闻媒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塑造了雷锋、张海迪、孔繁森等具有不同时代风貌的典型人物,这些典型人物也成为那些  相似文献   

2.
典型报道是对有着很高新闻价值和富有典型意义的个人或单位,所作的有分量、有力度的报道。典型报道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高尚的思想品德,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典型报道不仅要让党和政府满意,而且要走进受众的心灵,促进受众的行动,这样才会有好的传播效果,才会使典型报道真正发挥作用。本试以2004年的部分典型报道为例,分析典型报道应如何把握受众的阅读心理。  相似文献   

3.
4.
谢点  余红 《新闻前哨》2014,(3):33-36
在舆情事件频发的信息时代,刻板印象经常被认为显著影响受众解码。本文以“开宝马留学生在美遭枪杀”事件为例,实证考察受众对富二代的刻板印象程度与受众对此事件解码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受众对于富二代的刻板印象是偏消极的;(2)受众对“开宝马留学生在美遭枪杀”的解读方式与其对富二代刻板印象并不显著相关;(3)刻板印象在对受众解码发生影响时,是“双过程模型”,即重要性是有限的,有条件的;(4)教育程度、话语权资源、媒介符码呈现是刻板印象对受众解码造成影响的干扰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刻板印象(Stereotype)指的是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一理论是美国政论家、学者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公共舆论》一书中提出。该书被称作舆论学的开山之作,其核心内容解释了大众媒介运作的基本机制,即人们如何形成想法,人们从新闻传播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人们如何加工这些信息并如何继续传播它们。李普曼高屋建瓴地描绘了直到十多年之后才被实证社会心理学和传播研究以大量数据所证明的各种现象。"刻板印象"的传播偏向从传播的效果来说,李普曼的理论可以概括为  相似文献   

6.
2008年重庆两会期间,重庆晚报以多种形式多种题材创新人物新闻,推出了大量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两会报道既完成了规定任务,又赢得了读者喜爱,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体 《新闻窗》2011,(4):73-73
人们常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导语就起着"皮"和"题"的作用,因此,新闻导语要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就必须以受众的心理要求为依据。西晋文学家陆机说过:"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相似文献   

8.
加强正面人物报道,深度发掘、高调宣扬人性的真善美,让人性的光辉绽放得更加灿烂,应该成为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和优良职业操守的记者们的重要选择。本文以安徽在"中国好人榜""三连冠"为例,提出了创新人物报道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曾经被誉为我党新闻宣传工作重型武器的典型报道,如今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程序化、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和高大全的形象,不仅使典型千篇一律,无法深入人心,甚至还被受众质疑,严重削弱了其传播效果。在信息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今天,  相似文献   

10.
2000年以来,国内对正面人物报道的研究开始关注报道手法的改进、正面人物形象的变化、正负效果研究和受众研究。前三项研究分别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三个角度来分析新时期正面人物报道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刚步入2009年,湖南益阳日报社在益阳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在做好报纸宣传的同时,充分利用运行了两年的“益阳新闻网”和刚刚投入运行的《益阳手机报》两大新兴媒体,周密部署,大胆尝试,拓展新闻宣传空间,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也得到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如潮好评。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料“产生的背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媒体的传播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过去的“传播者主导“变为当今的“受众主导“,受众成为传播活动的中心。在以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主体的前提下,如何满足受众的兴趣与需要,让受众对新闻传播感到信任和满意,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时时刻刻、事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不少典型报道写得不够灵活,不够实在,大而空,缺乏对读者的吸引力,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笔者以为,在当下的新闻发展形势下,党报要改变思路,把典型报道写实写活,吸引住更多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4.
正面人物报道或者典型人物报道其叙述特点是建立在叙述者已经把握了故事的道德判断的基础上,叙述者采取全知视角等叙述姿态,往往会干预受众在接受传播时的道德判断指向.英国学者马克·柯里曾说,“作者从来就不应该说教.即使是在有明显道德或哲理目的的故事中,也永远不应露骨地说教.”.①的确,正面典型人物报道往往由于这种道德价值的预设,以说教的姿态进行叙事,使得此类报道文本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下降,甚至引起受众的反感.  相似文献   

15.
白佳  张静 《青年记者》2010,(16):93-94
四年一届的足球世界杯是全球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重要内容。绿茵球场上演的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比赛,也引发了全球媒体界在赛场之外的“报道大战”。传播学认为,受众是大众传播活动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因此,在信息发布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只有充分发挥媒体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吸引受众注意,才能够取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淼 《记者摇篮》2009,(2):51-51
写好、拍活电视经济新闻的关键是把握受众心理,接近现实生活。电视,是现代化的形象化宣传教育工具,具有其他传媒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加强,经济新闻在整个电视新闻宣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那么怎样才能使电视传播的经济新闻更鲜活,成为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向导,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前,仍有不少党报的会议报道处于读者不喜欢、领导不满意、媒体人自身也不欣赏的尴尬境地。由于各种原因,党报上那种"领导很忙"的会议报道过多过滥,那些虚话套话场面话、八股文章式的新闻越来越多,人民群众不爱看,斥之为"正确的废话",十分期待改革有关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其实,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时就主张报文宜  相似文献   

18.
王僖  赵文竹 《青年记者》2012,(21):39-41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媒体承担着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重大责任.近年来接连发生的彭宇案、“小悦悦”事件,考验着媒体在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过程中的作为和能力.综观各种类型的新闻报道,典型人物报道在其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近些年的典型人物报道,由于报道模式化、刊发较为零散、影响力积聚性差等弊端,在塑造社会形象、传播社会理念、提供道德规范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先进群体人物业绩突出、精神可嘉,充满敢想敢干、攻坚克难、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时代进步的代表、时代发展的动力。宣传好先进群体人物,既能回答公众迫切关注的问题,又能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配合推进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全媒体时代,地市级党报先进群体人物报道也面临着如何守正创新的困惑思考与突围选择,本文结合笔者的采写实践,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贯穿于传播研究历史的“功能主义”不仅缺乏统一明确的定义,而且在价值特征上含混模糊。本文将功能主义置于社会理论与传播研究的源流演变中进行追溯,首先梳理了1940年代社会科学视野变换背景下,拉斯韦尔与默顿各自表述的功能主义涵义;接着探讨了赖特与卡茨如何在此基础上对功能主义进行再加工,并给传播研究贴上“功能主义”的标签;在此标签下,作为学界走出短期效果研究桎梏希望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和效果研究殊途同归,标志着功能主义的固化。随着1960年代社会形态的变化,强调系统均衡的功能主义因素被逐渐重构,传播研究吸收了融合更多理论传统的功能主义取向,在断裂与延续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