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在探究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要开放探究内容,充实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2.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在探究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要开放探究内容,充实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科学探索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注重探究过程,贴近生活实际,开放探究内容,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通过科学教育,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科学探索,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良好的情境,在富有兴趣的真实背景中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利用原有  相似文献   

4.
易敏 《小学生》2011,(3):15-16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学生的习作离不开生活,它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要把握课堂教学这个阵地外,还应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会作文。  相似文献   

5.
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习作的过程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作文最大的困难是无话可写,最常见的毛病是内容空洞,写不具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用心观察、体验。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回归生活、关注生活、重视生活实践的体验,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  相似文献   

6.
王珏 《课外阅读》2011,(5):252-252
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们应当以“大语文观”为指导,打破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的做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在沸腾的生活中自主识字。学生通过到课本外去识字,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乐学情绪。  相似文献   

7.
淑琴 《家长》2008,(12):13-15
在游戏中认识钱周六中午,女儿的小伙伴在楼下喊她,女儿三步并作两步向大门冲去。我正想嘱咐女儿几句,她突然从门口折了回来,向我伸出手:"妈妈,我要零花钱!"这是她第一次向我要零花钱。我以为女儿看见小伙伴身上有钱,所以她才向我要,便毫不犹豫地掏出1元钱给她,并嘱  相似文献   

8.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应该是学习他们“自己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  相似文献   

9.
《秋天在哪里》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个主题。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生活,我设计了“秋天的发现”、“秋天的描述”、“秋天的对话”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学会用各种方式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学会在描述、赞美秋天的活动中感受秋天的美,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学会在观察、探究自然的活动中保护自然,从而让孩子们真正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10.
方彦玲 《农村教育》2002,(12):54-54
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幼儿发展友情,交往信息、协调合作所必不可少的社会技能。积极的交往,不仅可维持幼儿与周围人们及小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而且促使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愉快的情绪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如何培养幼儿这种交往能力呢?我认为:幼儿每天的生活都是交流合作的课堂,日常的生活活动就是最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家是极为平常的双职工家庭。我们的女儿名叫周菁,今年12岁,现就读于北京东城区东四九条小学六年级三班,也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孩子。她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各科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课余时间对电脑的操作和小提琴的演奏有浓厚的兴趣,历年均被学校评为“好学生”、“三好学生”,并担任学校的少先队大队委员,负责学校广播站、电视台的工作。要问周菁已经有了什么发明创造?我只能回答:什么发明创造都还没有。但是要问,你作为家长,为培养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孩子,给她打下了什么基础呢?我的回答是:(1)读书好问的习惯;(2)独立自…  相似文献   

12.
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他们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想办法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黄秀银 《教师》2011,(25):88-89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那么,如何用创新理念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经过多年的探索,我认为有下面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15.
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从它萌芽之日起,就表现出具有解决因人类实际需要而提出各种问题的功效。传统的数学过于注重抽象和逻辑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应用性,其结果学生解题能力一流,而实际操作能力低下。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学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学生只有广泛地接触社会、拥抱自然、体验生活,才能从社会万象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的心,读者才能与之产生共鸣.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会作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孩子智力和体能的发展十分重要,但如果从小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当他一旦失去了长辈这一依靠时,便会茫然不知所措,产生强烈的心理困扰。因此,对于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有责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也是异彩纷呈。事实证明,要当好一名语文教师,除了自己要有好的语文素养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学科气质,成就自己的魅力教学。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依据学科特点,把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这一生活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