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QNY DSR PD150P及SONY DSR PD190P两歙数字摄像机,都是使用3片每片1/3英寸40万有效像素的CCD图像传感器、先进的HAD(tm)技术、12倍光学变焦镜头、光学超级平稳摄像糸统、低照度摄像等技术,从而保证了它的专业图像质量和较高的性价比。加上其小巧轻便,DVCAM/DV可选择记录方式的特性,广受中小电视台及DV爱好者的青睐。使用时需要精心保养和懂得一些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宇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DV数码摄像机在图像采集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非专业人员往往将DV与家用的MiniDV等同起来。实际上,DV作为数码摄像机(Digital Video)的简称,代表的是一个包括家用入门DV、家用高档DV和专业DV的庞大的家族系列。由于在电视制作中大多采用价格较为低廉的1/4英寸(6.35毫米,俗称6毫米)数字摄像机,因此,本文仅对DV家族中的6毫米数字DV格式系列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自DV摄像机在日本问世后,随着其性能的改进以及电脑配套设备的开发与研制,如今DV的使用领域已不仅限于家庭和私人拍摄制作,而且成为连专业机构也广泛使用的一种摄像设备。  相似文献   

4.
要完成数字电影从数码摄像机的输入和输出,请务必使用6针-4针FireWire线连接电脑和DV摄像机或DV录放机。将6针口连接电脑的FireWire接口,4针口连接DV设备(FireWire接口有时也称为IEEE 1394或DV IN/OUT,Sony DV产品将其称为i-Link)。 针对不同的软件分别讲述它们的输入和输出详细步骤。  相似文献   

5.
个人"DV"如何在电视新闻中发挥监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 《新闻记者》2003,(4):56-57
关于个人“DV”及DV作品“DV”是英文单词Digital(数码)和Video(视频)的英文字母缩写,意思就是数码视频。“DV”一词来源于1995年日本索尼公司研制生产出的第一代DV(数码视频)摄像机(以下简称“数码摄像机”),由于其体积灵活、使用便利、性能优良、价格适中,这种数码摄像机很快便在专业影像圈中流行开来。“DV”一词就逐渐成了数码摄像机的代名词。随着DV在普通百姓生活中出现,一些人也掌握了影视拍摄手段,以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影视制作,一下子变得简单而容易。拥有了DV的百姓想拍什么就拍什么,高兴怎么拍就…  相似文献   

6.
张溶 《新闻前哨》2004,(11):66-67
DV,即digital video,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数字影像技术,1997年,第一款DV格式的便携摄像机在日本问世,它在诞生初期仅仅是为了在拍摄家庭录影的时候获得更高的影像质量。但是由于DV设备外形小巧、操作简单、价格便宜而成像质量较好,特别是它采用统一的数字影像格式,可以进行多代复制,而且与现有电视专业格式相兼容。这种“价格平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数字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M-JPEG、DV、DV50及MPEG-2等数字压缩格式广泛应用于电视节目制作。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人们希望采用数字技术进行制作,并把由于格式转换、解压缩和  相似文献   

8.
李迎 《青年记者》2004,(2):39-40
DV,全称“Digital Video”,DV是数字视频的英文缩写,通俗讲就是数码摄像机。1997年,第一款DV格式的便携摄像机在日本问世。随着IT工业的发展,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2003年DV产品的价格纷纷“跳水”。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人们对数码产品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为DV进入家庭打下了基础。DV凭借数字技术图像清晰高质、轻便、准确、易操作等优点,极大地满足了爱好摄  相似文献   

9.
大连电视台以前用的模拟设备都是索尼的Betacam系列,图像质量和机器的稳定性都不错。DVCPRO数字录像机和其它格式(JVC的Digital-S、索尼的数字BetacamDVCAM)的数字录像设备相比,在质量上并不占优势,但其价格低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开放性。DVCPRO使用l/4英寸金属微粒磁带,可以重放DVCAM和家用DV磁带。由于磁迹宽度(DVCPRO是18mm、DVCAM是15mm、家用DV是10mm)不同,需要在设备选单项中选择"FORMATSEL"下相应的格式来实现重放。但是,由于DVCPRO和家用DV的带盒尺寸不同,在重放和编辑DV磁带时需要AJ·CS750磁带适配器…  相似文献   

10.
陈颖 《视听纵横》2004,(2):58-61
DV,即digitalvideo,数字视频技术,习惯上常常将DV用来指小型的数码摄像机。1997年,第一款DV格式的便携摄像机在日本问世,它在诞生初期仅仅是为了在拍摄家庭录影的时候获得更高的影像质量。但是后来有人使用DV来进行影像创作方面的实践,这使得DV超越了  相似文献   

11.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拍摄设备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拍摄手段日趋多元化。DV的出现和普及也使新闻摄像不再是媒体工作者的特权。然而2007年纸箱馅包子事件的出炉.无疑给新闻摄像的真实性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对新闻摄像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法及传播学相关原理探讨数字时代的来临对新闻摄像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DV.即DIGITAL VIDEO,它不是泛指所有的数码摄像格式.而是专指一种半专业的影像技术格式。DV一面世,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的灵巧轻便.它的平民价格,它的低技术指数要求,使人们拥有了获取和传递影像的自由权利。它的出现,拓展了民间的影像传播渠道。于是,DV迅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新时尚.人们开始“DV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13.
数字时代使得热爱电影的年轻人走上街头,扛着廉价的DV机,真实地纪录着身边的故事。在中国,个人摄像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固体摄像器件在家用摄像机中已达到实用程度,在专业摄像机重视图像质量的广播摄像机中也已从ENG(电子新闻采集)进入使用阶段。图1表示固体摄像器件的像素数量和像素面积在十年期间的变迁,像素面积缩小至原有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可见器件开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与纪录片摄像是目前各电视媒体中从业人员众多、拍摄活动十分频繁的一项专业工作。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们通常只提摄像,而很少提及究竟是那类摄像。在很多人看来,摄像就是运用摄像机去拍摄,只要具备了使用摄像机的技术,就可以承担摄像的任务。所以,不少电视台都把摄像归入到技术或制作部门来管理,而较少注重摄像者的专业素质。因此,人们容易看到普遍特点对从事这项工作者的一般要求,而不太容易注意到具体摄像工作的个性特点对从事这项工作者的特殊要  相似文献   

16.
不管你是否在意,现在有一种名叫DV的影像作品,已在中国的民间忽然蔓延开来。先是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以家用的数码摄像机捣腾出些个名字怪怪的所谓“独立影像”,在各类国际影视节上频频获奖。而于2001年年底举行的“中国首届独立影像节”,则完全把专业影视机构撇在一边,DV爱好们云集北京,通过观摩本土创作的50多部剧情片、实验片和纪录片,实实在在地过了把眼瘾,也“闹了回自己的电视节”。当今世界最大的独立电影盛会圣丹电影节已经落下帷幕,40%的参展影片都不约而同地采用DV拍摄。仿佛一眨眼间,DV正异常突兀地横亘在所有专业影视人眼前,最具颠覆性的一个说法则是“DV给每一个人提供了拍摄影视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摄像机的普及,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新闻节目拍摄中来.本文探讨了普通市民利用DV采访、制作新闻时应该注意的一些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汀 《新闻窗》2015,(2):82
一、高清技术的应用特点1.全新视角的扫描高清摄像机的外观设计以及操作使用流程与普通摄像机无异,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高清摄像机的扫描技术具有独特性,突出了高清摄像的画面特质。高清摄像机由于引入了最先进的设备技术,像素非常之高,其操作也具有较强的灵敏性。高清摄像机的数模转换质量在普通摄像机的基础上提高了好几倍,具有最新的数字电路处理技术。由此一来,即使在较  相似文献   

19.
曝光控制是摄像师在摄像时所面对的首要问题,只有掌握好曝光控制技术,才能拍摄出影像清晰、影调丰富、色彩艳丽的完美画面。本文介绍了曝光控制概念、摄像机的动态范围、伽玛特性、自动光圈的工作原理和数字摄像机的常用曝光功能;叙述了控制场景的亮度、调整被摄体的色彩反差、确定光圈值、滤光镜的使用及摄像菜单的设置和评价曝光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部分小型电视台和企业有线电视台仍在使用的DV及DVCPRO格式摄录像机,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利用现有设备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这些方式方法既能保证较低的设备成本和图像质量,完成新闻播出的任务,又保证了模拟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平稳衔接和向数字化的整体平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