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在当前“三全育人”的时代背景下,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为研究视角,从思政元素分别融入课程建设目标、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外贸业务能力,树立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出一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外经贸人才。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专业相关人员会频繁地接触国外文化与思想,需要有坚定的价值观和较高的道德修养,那么思政元素与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显得非常有必要。为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将“立德树人”作为专业课程导向的核心内容,本文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出发点,选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从问题、生活、情感、明理和实践维度的五维协同为研究基础,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三位一体为研究框架。在教学过程不断进行课程思政案例总结与实施反思,探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有效的运行体系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是广受关注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重点对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课程思政融入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精神培育的融合推进、技术技能培养和思想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无缝对接。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彰显高职教育底色,突出理想信念、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企业文化等育人特色,从组织机制、教师队伍、课程载体、课堂阵地、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作用,不断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改革在全国各类型高校产生广泛影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融合难问题成为改革痛点,相关研究尚未充分开展。基于课程场视角的研究发现,课程思政实践处于心理场和环境场两大场域之中,其动力是多元的。破解“课程”“思政”融合难,应从促进环境场和心理场的和谐互动着手,其有效途径就是以课程思政促进专业与课程规划,引导师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吻合;遵循教研评价规律,创新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以课程思政反哺教师教学,推动教师形成专业自觉;深化对课程思政本质的认识,引领师生实现价值寻根与价值自觉。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对德医融合进行了简述,然后分析了医学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与弊端,接着提出了医学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创新途径,最后论述了医学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8.
为全面推进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立足产教融合背景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机遇和挑战,结合高职工科专业课程的特点,针对课程思政流于形式、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从课程思政资源挖掘、课程思政目标确定和课程思政资源融入三个方面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从而科学稳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综合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新的课程观”。课程思政要求各门课程教师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效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使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有效达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文章从“拉丁美洲国家概况”课程思政的实施原则入手,分析“拉丁美洲国家概况”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提出推进“拉丁美洲国家概况”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精准把握和灵活运用,坚定民办高职院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发展定位,是民办高职院校打造后发优势的必由之路。本研究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为例,探索校本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加强其特色内涵建设,丰富高职校园文化,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以课程思政蕴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打造学校名片,为党育人,为国育人,基于工作过程做好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从而提高学校的美誉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当前,应用型高校存在对"课程思政"建设不够重视、专业教师的认识和课程实施能力不足、学生进取精神不足等问题.因此,要优化顶层设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体化实施;结合自身特点,突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注重多方联动、知行合一,强化"课程思政"的实践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虹 《江苏教育》2023,(13):17-2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两山理论”为“景观设计实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学理逻辑。“景观设计实务”课程要按照艺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代面,提升艺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3.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技并修、全方位、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方法,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其育人功能,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随着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需要以产教融合为背景,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文章以现代金融基础为例,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程实践三大板块入手,探索符合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鼓励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号召,高校教师需要创新思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及融合思政元素的课程内容等对“动物学”课程思政进行探索与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其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首先进行了文献回顾,然后分析了“社会保障研究进展”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立德树人视角下“社会保障研究进展”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当前,高职劳动教育正陷入“在学校被弱化“”有劳动无教育”的现实困局,不利于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念的塑造。为破除此困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重要论述,着眼“价值”“创造”“责任”“回报”,整合以劳动“四个最”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同时,以榜样事迹为载体承载思政元素,以研讨活动为手段实施思政融入,以文化环境为依托营造育人氛围,以具身实践为抓手促进思政目标外化于行,探索实施“四化四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凝练出高职劳动教育在理念、内容、体例三维度的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19.
20.
当前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新常态,篮球课程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构成的必要组成,在实施课程思政方面应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高校篮球课程思政的价值是:育人的群体性、过程的体验性、途径的娱乐性、效果的丰富性;对篮球课程的理论、技术、战术、竞赛等模块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有利于篮球课程思政建设;创设“技”与“德”结合、“挖掘”与“对应”呼应、“融合”与“内化”互通、“评价”与“反馈”闭环等实践设计是建设高校篮球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