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 心理理论最早源于Premack和Woodruff对黑猩猩是否具有一种心理理论的研究,之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儿童的心理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以至于对它的研究已成为继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和元认知发展的研究之后,又一个探讨儿童心理表征和心理认知的新范式。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知,并由此对相应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目前对于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对他人和自己的信念以及信念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认知。因此,实验研究范式大多是错误信念任务(意外地点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外表事实区分等),也通常把儿童达到能够正确理解他人会拥有错误信念的年龄认为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能力的年龄。大部分研究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获得了心理理论能力。  相似文献   

2.
认知学习论对当代建构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学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主要理论之一。它开始于 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 ,60年代之后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维果斯基和布鲁纳。他们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当代建构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影响。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其影响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吸取了格式塔学派的学习认知和学习组织观点 ,提出了认知发展论。他认为 ,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 ,也是个体通过同化 (有机体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新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叫…  相似文献   

3.
内隐认知(implicit cognition)指的是在认知过程中虽然认知主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他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内隐认知对信息的加工是快速并行的传入过程,是不能用语言表达、不受认知主体意识控制、不需付出心理努力的,它包括内隐知觉、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三个方面。与之相对的是外显认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退行心理成为国内应用心理学领域的新热点。它指的是个体面对未知事物、困难处境时,主动或者被动选择自己熟悉的认知方式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探讨退行心理理论,分析该理论对青少年自我认知行为的影响,据此可以提出三点对策:一是帮助学生树立"主动退行"认知理念;二是分阶段围绕不同退行心理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三是考虑不同退行心理下的教师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认知理论在学校教育、神经症诊治等领域有较为成熟的应用。然而,《新视界心理学》沿着"用知识描述心理"的思路,主要从两个篇章聚焦一种新的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及其应用。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他认为人的心理是一个由"意识和潜意识共同构成心理的容器",通过这个"容器",人们可以认识到认知结构的知识模型及其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在双向择业中,对自己、职业及其周围环境的认识、了解和推理、判断的不准确而容易产生择业偏差。择业偏差产生的心理原因主要包括对自我认知不准确,对职业认知不准确,对周围环境认知不准确。在辅导中,改变他们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认知,对他们进行认知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非常有效的途径。认知心理辅导主要从合理的自我评价、理想的职业选择、正确面对现实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高师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就业认知心理存在自我认知不准确、职业认知模糊、社会认知不成熟等同题,历经一学期专业教师的顶岗历练,他们正视了自己的能力、体验了真实的中学教育教学情境、认清了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8.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的主要载体。随着市场的发展,广告语言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章试图以认知修辞学的原理,从背景认知、个性心理认知、民族心理认知、话语认知和喻化思维认知的角度分析成功广告范例中的语言应用。  相似文献   

9.
数学认知结构,是指人们在对数学对象,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数学认知结构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学生认知方式与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已经很多,包括:认知方式的相关研究;空间认知能力的相关研究;认知方式与空间认知能力的关系的相关研究.认知方式对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仅涉及到认知方式对图形推理、地图表征等的影响,认知方式对空间认知能力中的心理旋转、心理折叠、心理展开的影响却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一、元心理理论对中小学教师管理的借鉴意义元心理是元认识(metalog·mitin)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他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和结果以及与有关的任何事项的认知,其实质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1976年美国斯坦福大  相似文献   

12.
叶怀潮 《考试周刊》2012,(49):173-174
文章对一名在学校团体心理测验中发现的具有心理问题(学习焦虑)倾向较严重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运用了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对学生学习焦虑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改变认知、实践锻炼和巩固认知、完善个性等三个阶段的心理辅导,成功地达到"认知重建"的目的,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倾向。  相似文献   

13.
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是:“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是为完成某一具体的目标或任务,认知主体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简单地说,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袁纲 《思想教育研究》2004,(4):39-40,43
当前,面对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大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并随之出现大量就业心理问题。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结构分析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认知心理大学生就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判断。而就业形势的现状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认知程度。首先,自我认知不准确。一是产…  相似文献   

15.
临近高考,一名高三学生非常焦虑,感觉自己越努力成绩不进反而退步,导致对考试失去信心,焦虑不安,无法专心复习。心理教师结合工作经验,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及放松疗法帮助学生重建自信,学会放松,调整认知,终于使学生走出困境,最终在高考中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心理学家纷纷探讨学习理论,并形成了许多流派。其中,认知心理学派是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习过程既包括对感觉、知觉、记忆、抽象思维、表象、问题解决和决策等一般心理过程的认知,也包括对认知过程本身的认知即元认知。最早提出元认知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来韦尔,他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自身进行反思的一个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7.
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关注自己的情感、态度以及对特定情况的行为反应。对于医生来说,自我认知能使他洞察到自己的情绪对医疗服务可能存在的影响。可见,这种洞察力能够提高医生专业服务水平。本文回顾了已发表的关于提高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文献,将针对自我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法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类,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英语听力认知策略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策略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于1965年在研究人工概念时提出,是“个人在解决思维问题时所采取的思维方法”。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加涅于1977年将认知策略定义为: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技能。1985年他进一步指出认知策略可用于实现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行为的修正和调节的技能。加涅区分了认知策略与一般智力技能的关系,认为一般智力技能是运用符号处理事情的能力,即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即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听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是日常交际活…  相似文献   

19.
皮亚杰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他创立的认知发展论对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从教育分支之一的学前教育这个侧面,探讨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对当代世界学前教育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姜家凤 《江苏教育》2000,(11):35-36
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来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一个人深信不疑的价值感或信念受到心理上相矛盾的信念或实际行为的挑战时,会体会到一种张力或不适,也就是认知上的失调。为了解决这种不适,他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或寻找一种解决这种矛盾的理由或借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