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大多数的孩子缺乏关爱他人的实践和体验,只知道被爱,不懂回报。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稍不如意就哭闹,甚至拳打脚踢,长此下去,必然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生态式教育关爱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在社会领域中,主张以“爱”为主线,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爱”与“被爱”的双重体验,使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增强爱心和责任心。下面是“做蛋宝宝的爸爸妈妈”活动及其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是以“赏识、信任、尊重、爱”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指在教育中充分肯定孩子,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应该承认“赏识教育”在实践中确实帮助许多家长很好的教育了孩子,使孩子在“赏识”的眼光中自信、成功。但经过调查,发现在对“赏识教育”的理解上,有些家长只看到了一些现象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简单地将“赏识教育”等同于表扬,最终走进了赏识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应该向家庭教育延伸,教师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的教师,也应该是帮助家长教育好孩子的辅导员。本人结合教书育人多年的实践工作,总结出家庭教育的“五要五不要”,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一、要给予孩子真爱,不要溺爱在所有的爱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的,也是最为牢固的。爱护孩子是普天下父母之心,关键是如何真正地去爱。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视孩子为“宝贝”,含在嘴里怕融化,捧在手里怕摔坏,百依百顺,忽视正规教育,或不让孩子受艰苦磨炼,禁锢在家庭“安乐窝”中奉行“捧教育”和“哄教育”。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观念封闭,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4.
享耳 《家长》2012,(8):48-49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这个帖子共“晒”出18条家长爱说的口头禅。在这些口头禅的投票中,“都几点了,你怎么还不睡觉”名列口头禅第一位。啡名第二的是“我这是为你好”。排名第三到第五位均依次为“你每天都在干什么”、“你一天到晚都不运动!给我干XX去”、“你这孩子,给你讲了这么多遍怎么就是记不住呢”。  相似文献   

5.
爱孩子爱到放弃自己的事业,甘心退入厅堂、课子为乐的母亲,我们见过不少。然而爱孩子爱到要为之去进修深造,并孜孜不倦地将爱的心得、爱的知识延伸到开班授业、与人分享的母亲,却是难得一见。本栏目推出的专栏作者林欧阳婉玲女士便是母亲中最独特而专业的一个。欧阳女士不是简单地演绎母亲的天职,她是一位专业的教育心理顾问,是美国高等教育管理博士DonBleckerby先生“重拾学习的乐趣”教学法首位华籍特许培训师。她于2000年创办香港“和孩乐”重拾学习兴趣启导中心,倡导“与孩子分享欢乐,以童心去重拾人情,活得和谐称心”。中心切合教师、家长和中小学生的需要,举办各种讲座、课程和启导等活动,助展亲子教育,提升自我价值。“一位受祝福的女人,一位好学的家长”,这是人们对她的亲切概括。作为本栏目特邀专栏作者,欧阳女士衷心期望通过与内地家长的沟通交流,和父母们同行,实现共创和睦家庭和愉快童年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爱孩子爱到放弃自己的事业,甘心退入厅堂、课子为乐的母亲,我们见过不少。然而爱孩子爱到要为之去进修深造,并孜孜不倦地将爱的心得、爱的知识延伸到开班授业、与人分享的母亲,却是难得一见。本栏目推出的专栏作者林欧阳婉玲女士便是母亲中最独特而专业的一个。欧阳女士不是简单地演绎母亲的天职,她是一位专业的教育心理顾问,是美国高等教育管理博士DonBleckerby先生“重拾学习的乐趣”教学法首位华籍特许培训师。她于2000年创办香港“和孩乐”重拾学习兴趣启导中心,倡导“与孩子分享欢乐,以童心去重拾人情,活得和谐称心”。中心切合教师、家长和中小学生的需要,举办各种讲座、课程和启导等活动,助展亲子教育,提升自我价值。“一位受祝福的女人,一位好学的家长”,这是人们对她的亲切概括。作为本栏目特邀专栏作者,欧阳女士衷心期望通过与内地家长的沟通交流,和父母们同行,实现共创和睦家庭和愉快童年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在亲子冲突“暴雨惊雷”的表面下,通常藏着亲子之间“进”和“让”的拉扯,而家长要做的是找到冲突的痕迹,在关键时刻作出智慧的决定。面对冲突,建议家长和孩子采用“妥协”和“第三方介入”的方法来有效解决。同时,家长可通过各种措施来营造积极的、充满爱意的家庭氛围,用爱来营造家的归属感,让孩子感受到家是自己的港湾。  相似文献   

8.
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出发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但是,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深切无私的爱却往往不被他们所理解与接受,甚至还引发了他们强烈的抵触情绪,导致教育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主要原因就是师长把爱变成了单向的输出与给予,使教育的思想与要求变成了爱的附属或附加品,“因为我们爱你,我是为你好,所以你必须按照我的意图去做”。这种爱的投入如何能得到爱的产出,结果可想而知。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多是这种以师长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春风化雨,以柔克刚,让孩子在这沉重的爱下埋没了自我…  相似文献   

9.
沈峰 《云南教育》2004,(11):47-47
近日,听到一名家长这样对幼儿园的孩子说:“和小朋友打架要狠,打不过你就咬他、抓他。”言语之中,虽然充满了对孩子的“关爱”,但这种爱法叫人实在难以苟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少家长就是这样要求孩子的,这使孩子缺少内在的善良之心。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的是对孩子的“尊重、相信、理解、接纳”,是“感召”“温暖”“影响”“非暴力”的家庭教育。相信每个家长的目标都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安全感、有归属感、有自尊心、有自我价值感的独立个体。《正确父母》这套书分为上下两册,是由之名教育机构负责人编著,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导意义。上册为理念篇,通过阐述家庭教育目标,理论基石,教育理念、沟通方法与融会贯通,向读者展示其教育框架。下册为工具篇,通过“一个观念(尊重、相信、理解、接纳),四个方法(你的感受、我的感受、我们的感受、价值观尊重)”,并配以大量真实的案例,帮助家长学会“区分亲子矛盾间的问题”,解决与孩子相处中遇到的“孩子的问题,家长的问题,共同的问题,及价值观的问题”。真正教会家长如何在具体事件中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并解决实际问题,获得亲密关系。在最后的融会贯通和附录板块,也为家长教育孩子提供了更为具体有效的方法和操作性答案素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难忘、愉快、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我园以科学教育、环保教育为内容,以游园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孩子在玩中增长智慧,让家长在参与中提高认识,让教师在组织中增强能力。准备:1.各班进行以“爱绿爱科学”为主题的环境布置。2.布置“废物变宝展”“亲子玩具制作展”和“我是未来小主人绘画展”。3.幼儿自制“游园会活动卡”。过程:1.请部分幼儿扮演小天使在园门口迎宾,小狮队舞狮助兴。2.请孩子带领家长参观自制玩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听千遍不如看一眼”。为了让家长进一步理解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得更好,我们在召开各种形式的家长会基础上,请家长观看了《启发幼儿的智慧》、《幼儿家庭教育》两部科教影片,效果很好。在座谈会上,许多家长反映,他们都想把孩子教育好,但缺少办法,不是爱得过份,对孩子太多,束缚孩子的手脚,影响孩子身心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热点”“兴奋点”是进行教育的好机会,不少家长无视孩子的热点,往往失去很多教育机会。孩子也有热门话题,结合孩子的热门话题和孩子聊天也是教育的好时机,如孩子爱下棋,家长就和他下棋,边下棋边教育他要克服马虎的毛病,一马虎全盘皆输,孩子很自然地就接受了教育。孩子爱看电视,家长就可以结合电视节目的情节教育孩子,影视节目中有很多教育因素,家长要抓住机会和孩子讨论,深化教育。有的孩子爱玩,家长就可以结合玩对孩子进行教育。一个孩子爱玩汽车玩具,家长就和孩子一块玩,孩子高兴极了,这时家长说:“这些汽车太落后。”孩子说:“全世界最先进的汽车我这都有。”家长说:“那算什么先进哪,现在世界上的汽车事故那么多,要是能造出不出事故的车多好。”  相似文献   

14.
许多家长都想通过与孩子交谈增加感情,并达到教育的目的。可有些家长总感到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交谈的方式不正确。错误的交谈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训斥式。家长居高临下,只会指责孩子这儿不好那儿也不是,不耐烦听孩子谈他的想法。较小的孩子懂事不多,家长如不把道理说明白,对这种方式的交谈孩子倍感屈辱和压抑,其结果是亲子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二是溺爱式。看上去好像与“训斥式”相反,家长用“甜蜜”的口吻对待孩子,其特点是“哄”。但从本质上看与训斥式一样,都是没有深入孩子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都奥妙,就是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著名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家长和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呢?我既是一位孩子的父亲,也是一群孩子的老师,下面就来谈谈本人关于孩子爱的教育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赵雪莲 《贵州教育》2014,(15):43-44
记得小时最爱读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又名《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这本书记载了男孩安利柯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观当今社会,孩子普遍缺失一种无私理性的爱,甚至一些孩子对爱的理解更是片面的,扭曲的,当然这并不只是孩子自身的错,这里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的原因.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的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17.
如今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长期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家中缺乏能够与之分享物质和感情的兄弟姐妹,使得家长对他们宠爱过度。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形成了不少缺点,其中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爱心,心中只有自己,不合群,不关心他人,不会与同伴和平相处,打架、冲突时有发生。加上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使多数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傲气冷漠的心理倾向。前不久,一项现代儿童生存状况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孩子有“唯我独尊”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他们很少帮父母做家务,没有觉得父母挣钱辛苦,也很少帮助别人,缺乏同情心,会为吃了一点亏而存有怨恨或报复心理。以上这些情况表明“爱心”教育迫在眉睫。这是我们现行教育的悲哀,即在为孩子付出大量爱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让孩子学会爱,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学会爱自己的老师,学会关心帮助别人。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去爱的品性与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亲所给予的关爱和呵护是无人能比的。然而,由于认识水准和文化素质的差别,不少家长对亲情的理解和施行存在着偏差。一些家庭以孩子为亲情核心,认为爱得越多越好,为孩子做得越多越好。这种亲情偏差主导家庭教育时,其效果无疑是消极的、有害的。日本作家齐川龙之介曾有过这样的论断:“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爱,但最无私的爱未必最适合培养孩子,这样的爱给予孩子的影响,或成为暴君,或成为懦夫。”  相似文献   

19.
徐蓓 《学前教育》2014,(10):57-59
与幼儿园相比,亲子园活动,即早教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教育对象包括孩子和家长,并且家长是和孩子进行互动的活动主体。作为一名亲子园教师,我发现,来参加早教活动的家长大多有亲子互动的意识,但普遍缺乏互动技巧,也无明确目的。亲子活动初期,家长往往说完“你在玩什么”、“你赶快玩呀”、“你玩得不对”、“看我是怎么玩的”这几句话,就不知道再和孩子说什么了。为此,我们在亲子园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梳理了2岁孩子的月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剧情简介 :初二男生李斌,常常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爱与同学起冲突,习惯用拳头解决问题。其父亲是一名公交车司机,性格暴躁,教育方法传统,认为棍棒下出孝子。其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宠爱孩子、唠叨、爱比较。李斌三番四次的违纪行为让班主任老师头疼不已,多次约谈家长都没有用,最后求助于心理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