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式金 《军事记者》2005,(12):56-56
在一些新闻稿件和事迹材料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典型材料”,比如:某某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某某母亲去世,执意不回家为母亲处理后事,仍然一心一意带领战士训练;某某为了部队建设,多年来没吃过一顿安稳饭。没睡过一个囫囤觉,等等。  相似文献   

2.
要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兼谈三篇获奖作品孙巍人们平常说某某看问题很深,世事洞明;某某看问题肤浅,比较幼稚。就我们捕捉新闻而言,似乎也有这种情况。毛泽东就要求新闻记者“多谋善断”,“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他明确提出办报“要反对多端寡...  相似文献   

3.
笔者不久前在某报看到一则消息,报道一个连队为每个战士过生日。遇到战士生日,又是买生日蛋糕,又是炒家乡风味菜,又是开生日晚会,唱卡拉OK……。读完这则消息,未免叫人纳闷。一个连队百十号人,如果战士们的生日很少日期相同,又都这样过的话,平均每三天就要过一个热闹生日。别说连队经济上承受不了,就是连队干部和战士的精力上也顾不过来,况且还容易助长一些不良风气。这样的报道能让读者接受吗?此类存在片面性的报道,在日常报纸宣传中,并不少见,比如:某某连队成立起军乐队、管弦乐队、成风锣鼓队;某某同志病重不住院;某…  相似文献   

4.
庞艳 《新闻窗》2007,(2):83-84
做了多年记者,总是听见同行在议论某某写稿是一流的,某某又写不了好东西,没有水平等等。笔者深不以为然:同行们只看见了现象,没看到本质。其实作为一个真正的新闻人,采访是最重要的、最能体现一个记者水平  相似文献   

5.
评报忌"酸"     
孙力 《传媒》2001,(6):34
“刚满月的孩子哭个不停,老公管都不管,还在津津有味地看某某报”,“我每天要是不看到自己最喜欢的某某报,翻来复去连觉都睡不着。”这些语  相似文献   

6.
新闻媒体报道中,常常可以看到在一些会议上、典礼上,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代表人大祝贺、讲话;或副主任代表人大常委会宴请了某某外宾。笔以为主任、副主任代表人大的提法是不确切的,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7.
李鑫 《军事记者》2001,(4):37-38
在《解放军报》艺副刊所接到的稿件中,有一种最为普遍的写法,那就是每写章必开“吉普车”。这些章的开头一般是这样:我们到某某单位采访。吉普车在盘山道上绕了多少弯之后,终于到达某某地方,随着吉普车在营院门口停下,迎接我们的是某某教导员或某某指导员(当然,也可能是其他人物)……接下来,如果作要写艰苦创业,很可能就是指导员把他们带到猪圈里去数一数大肥猪了,而且告诉你这些猪是从多少头发展到多少头……采访完毕,吉普车就远去了,要么到下一个单位“继续操练”,要么就是做些感慨似的思考,这样,一篇章就算结束了。这种前后不离开吉普车的作品,有人戏谑地称它是一个新的写作品种,叫“吉普车学”。  相似文献   

8.
(一) 新闻发布会之后,记者们相互介绍:这是著名记者某某,这老兄便是大手笔某某,等等。知道知道,久闻大名——绝无瞎捧之意,确实在报上、广播里经常看到和听到他们的名子。然而,面前这一位,介绍人称“中央台的杨青”的女士,我却不曾读到或听到过她的名子。看介绍人对她极其敬重的神情,可以认为老杨是被列入“著名”之列了,但我翻遍了脑袋的所有角落,终无法调出关于“本台记者杨青”的声音记忆。也许她习惯用笔名吧——不少  相似文献   

9.
某某牌增智益智鞋、某某牌鞋垫、某某牌增智助长片等增高产品,一度曾是黑龙江省大庆市商场、药店的热销货。但自从当地一家媒体4月初“悬赏100万叫板增高产品”以来,增高产品逐渐被消费者打入了“冷宫”。数十天过去了,没有一个厂家、经销商“露面”提出质疑甚至前来“揭榜”。但是实际情况却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百货大楼的增高产品专柜消失了;一家大型商场也撤下了300元一套的增高儿童内衣;在一些药店,增高产品被摆到了不起眼的位置,柜台前也少有问津。公开“叫板”的一家报纸日前在头版发布消息。该报认为,这些增高产品都…  相似文献   

10.
IT真是越来越复杂,复杂到让CIO们每隔几天就要面对一个“某某新时代”,并且有关疑问多得让人无法决择。IT人很聪明,能够用很形象的比喻或讲一个很好的故事,让人们很容易地理解“某某新时代”,人们对Y2K这个技术问题很难理解,那就用“千年虫”的比喻来吓唬一下吧!  相似文献   

11.
人们平常说某某看问题很深,世事洞明;某某看问题肤浅,比较幼稚。就我们捕捉新闻而言,似乎也有这种情况。毛泽东就要求新闻记者“多谋善断”,“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他明确提出办报“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谆谆告诫新闻工作者“要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很有咂摸头。  相似文献   

12.
照片作为档案,它真实可信地表达了当时的活动场景氛嘲、环境,在宣传、教育、生产、科研等方面的利用价值相当高。如城建照片档案可以看到城市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某某城市、街区的新旧对比,某某工程关键阶段的施工现状(比如某建设工程、隐蔽工程施工、地下管线预埋现状等);某某事件的瞬间(比如某建筑定向爆破、汀河截流等)……以上这些仅仅以文字记录是不够全面的,结合照片才能图文并茂地记录。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新闻报2月5日刊登河南省一位县委书记的来信说,我们无数基层干部含辛茹苦地工作,撑起了共和国的大厦,因此非常希望得到媒体的理解。当前,一些媒体的宣传却令人担忧。在媒体上,常常看到的是:某某领导腐败、嫖娼,某某乡村主任贪污等;在影视节目中,不少干部以反面人物形象出现。这些反面宣传,使人感到基层问题太多了,太严重了,不利于鼓舞群众斗志。来信还指出,新闻报道工作要从大局出发,要看事物的主流。基层有许多优秀干部、先进人物,他们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新闻工作者应该把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来信呼吁:希望新闻工…  相似文献   

14.
一月谈     
“重要”太多有何益申建华常常看到一些媒体在领导干部的政务活动报道中,使用“亲自”、“重要”之类的词句,有时一篇文章出现十几次,以致形成了一种令人生厌的文风。人所共知,目前新闻稿件中的“亲自”用得过多过滥,诸如某某领导同志亲自批示、亲自主持、亲自调查、亲自考察,等等。除此之外,新闻稿件中的“重要”二字也不宜使用过多。领导同志讲话、作指示或发表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就是了,用不着动不动就说某某领导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也不管讲多讲少。“重要”多了,也就不重要了,而且有些领导同志的讲话…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日子,有一位很有名的人去世了,我在网上看到帖子后,认为是值得“传播”一下的“新闻”。刚好一个朋友打来电话,我迫不及待地对他说:“你知道吗?某某去世了。”“谁?”朋友很认真地追问一句。我说“某某去世了!”“噢,与我没关系,我以为他早就不在了  相似文献   

16.
一、视角独到记者每天面对采访线索多如牛毛,在这些题材中,如何挑选出适合的报道对象,又是记者面临的难题。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希望工程的宣传来看。希望工程的初期,我们常常看到某某企业、某某个人的捐款,画面上往往是一张张大幅的支票。然而,真正让人感到  相似文献   

17.
每每翻开报纸(特别是县市报),看到的新闻图片不是某某领导检查工作,就是某某领导讲话图像,再者就是机器加人,或牛耕田的图片。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图片实在太少太少了,新闻摄影在报道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新闻摄影如何跳出工作性报道圈子? 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尽快从呆板俗套的工作性模式中走出来,深入到基层,深入调查研究,挖掘素材,用摄影记者独有的第三只眼去观察事物,去构思,去抓拍。只有这样才能形象地再现人民群众崭新的精神风貌,使报道更具感染力。 新闻摄影要在工作性报道中求得创新与突破,必须打破类同化,摆脱老框…  相似文献   

18.
在时下的电视和报纸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能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话,“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或者了解到……”,“某某(采访对象)对记者说……”,这基本已经成为现在新闻稿件的一种写作模式,可以说,这意味着记者成了新闻稿的主角。  相似文献   

19.
地名与文化     
近几年来,经常看到某某地方更名为某某,出现了一种更名热,如湖南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四川灌县更名为都江堰市,福建崇安县更名为武夷山市,海南通什市更名为五指山市,四川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辽宁锦西市更名为葫芦岛市,黑龙江德都县更名为五大连池市,云南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安徽徽州市更名为黄山市,云南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相似文献   

20.
地市级报纸上的会议报道,长期以来总是一副严肃面孔,标题都是某某会议召开,某某会议举行,某某会议开幕,内容则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开了一个什么样的会,某某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然后是领导讲话摘编一二三等等。这种程式化的报道,记者不愿意写,读者不愿意看,处在两难境地。作为党委机关报,报道会议是责无旁贷的,不是不报的问题,而是及时、准确地报道的问题,所以在采编会议新闻时,常常使老记老编们为怎样报道而为难发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