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根据建国以后黄土高原粮食生产进程经历了振荡期 (1 949— 1 964)、徘徊期 (1 965— 1 983年 )、增长期 (1 984— 1 997)三个阶段 ,分析了粮食发展的趋势 ,预测了 2 0 0 0— 2 0 2 3年七个不同年份全区和分区粮食的总产 ,并在对黄土高原粮食生产进行综合考察与定位试验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各地粮食生产及地貌类型、土壤侵蚀程度、生产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和国家粮食政策 ,提出了粮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对策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
水-粮食-能源关联系统与可持续生计系统受到共同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两者的协同管理对于改善居民福利、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可持续生计的发展与研究热点,总结了水-粮食-能源关联与可持续生计的综合研究进展,探讨了水-粮食-能源相互作用的发展状况、研究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差距以及面临的问题,并从区域水-粮食-能源关联与可持续生计协同管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挑战的技术手段和政策机制选择设想。  相似文献   

3.
苏丽 《华章》2013,(23)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所以吉林省的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不仅关系到吉林省自身的发展,还影响到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从水资源、耕地资源和农用科技三个方面探讨了农业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从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以来,如何有效地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一直是旅游学研究的热点和旅游研究方法的难点。文章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生态足迹评价方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生态足迹在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200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2071,其中交通足迹最大,占到88.6867%;其次是餐饮,为7。4457%;再其次是住宿,为3.5442%。而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3963256,生态占用指数为0.5226。旅游发展处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下,旅游活动对旅游环境的压力在旅游承载力范围之内,生态系统是安全的,但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后文章指出了旅游生态足迹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缺陷和测度出现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很大发展 ,但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粮食、资源、环境、资金和科技等问题约束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总结了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现状,包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目前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青海未来粮食生产潜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周强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保证,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面对人口日益增长和社会需求不断加大的压力,青海未来粮食生产潜力如何?怎样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这是关系到全省农业振兴、人民生...  相似文献   

8.
赣州市生态足迹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以赣州市200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赣州市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赣州市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889141hm^2,表明赣州市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9.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始终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关系到社会和政治的稳定,粮食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2 0 0 3年国庆节后,我国粮、油、肉、蛋等价格全面上涨,从各方信息不难得出这条涨价“生物链”的源头在粮食供应的缺口。这让习惯了在通货紧缩状态下生活的中国居民感到不适应,这种情况也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粮食供给缺口逐渐增大粮食缺口现象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发生,从2 0 0 0年以后,世界粮食产量低于消费量的情况连年出现。粮食收获量与粮食消费量的…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方法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接受方法论的指导。基于认识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仅仅把评价看成是一种纯粹的反映活动,而不是一种实践活动,这往往会限制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视域。从实践本体论出发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不仅避免了在认识论范围内研究评价的局限,而且还丰富了评价活动的现实意义,使可持续发展评价更具有合理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1.
青海粮食单产潜力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青海粮食得以高产的光温资源基础,采用光照、热量条件订正函数,建立青海省粮食作物生长季光合生产潜力和光温生产潜力模式,分析了光合潜力和光温潜力的地理分布,在对粮食产区最大增产潜力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粮食单产潜力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使用乙醇汽油,能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有害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加快粮食转化,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缓解石油进口压力,减少石油进口,节约外汇,增强我国能源安全系数。对我国环境保护、能源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将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13.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 ,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根据朱基总理在阿坝州考察时提出的“退耕还林 ,封山绿化 ,以粮代赈 ,个体承包”的 1 6字方针 ,本文就阿坝州建一兴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 ,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定位、观念意识、基本政策 ,运行机制等方面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耕地保护理念创新及其实施框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长期贯彻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为改善国家粮食安全状况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时期,耕地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建设、耕地保护与农业结构调整、耕地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中,有必要对现有耕地保护理念进行反思,从注重耕地保护向注重农地保护的理念转变,构建耕地保持(保障口粮安全)——农地保持(保障食物安全)——农地保护(保障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多级实施框架,从而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目标的实现。对各省、市、自治区口粮安全和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良好,中国实施多级农地保护思路的条件已经具备,如妥善实施,可极大改善土地资源管理状况。  相似文献   

15.
淮河流域是中国传统社会主要粮食产区,至今仍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处于淮河流域中游的皖北地区在整个淮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调查,全面把握该地区当今农业科技状况。并通过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系统比较,综合评判两者对于该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意义。从而为安徽省淮河流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途径。只有使两者密切结合,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农业环境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为皖北及整个淮河流域未来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6.
农民权益保障:政策结构的完善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原因很多,有些属于非政策性因素所导致,有些则属于政策结构不完善所导致。在某种意义上说,源于政策结构不完善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更值得关注。目前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配套资金的两难选择、粮食主产区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相对性侵权、承包土地数量的非均等化等方面。解决上述问题,应从政策结构的完善与调整入手,调整配套资金的政策规划,调控生产资料的上涨幅度,协调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完善新政策环境下的政策结构,引导土地资源向相对均衡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大学是在“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之下衍生而出的.可持续大学超出了“绿色大学”校园建设本身,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作为系统化的表述,可持续大学理念包含三个层次:可持续大学应为可持续发展率先示范;可持续大学要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可持续大学以引领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皈依.  相似文献   

18.
构建评价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应包括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四个子系统。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安徽省2000—2008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其动态发展趋势,表明:2000年以来安徽省农业及其子系统发展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具体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阐述了文化和教育的概念及其关系,分析了计算机文化和计算机文化教育的问题,论述了构建可持续发展观和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计算机文化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功能,提出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做法,对计算机文化课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钦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州市系我国南部沿海的地级市 ,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但目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较差 ,动力不足。未来钦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应为 :( 1)确定区域发展模式 ,主动迎接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 2 )加快小城镇建设 ,强化空间经济联系 ;( 3 )充分依托港口优势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4)优化投资环境 ,建立有效的融资机制 ;( 5)深化企业改革 ,增强企业活力 ;( 6)发展生态农业 ,保护生态环境 ;( 7)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