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有利 《江苏教育》2008,(11):44-44
这几天正在教《海伦·凯勒》一文,沙利文与萨勒老师对海伦·凯勒没有嫌弃、更没有放弃。她们清楚自己的身份,更清楚一名教师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有尊严地教”是来自内心道德力量的主动担当,一种权利与义务共在的职业操守。它不只是依靠社会监督、公众舆论、法律条文的强行约束,而是一种不矫情、不掩饰的真实而又自然状态下的“教学并生活着”的“职业尊严”,  相似文献   

2.
与其说在讲台前授课,不如说在讲台边受教.——这一句话,可以成为我迄今五十年教学生涯的总结. 还清楚地记得,刚踏上讲台不到三个月,生物教研组的一位老教师,走到我们语文组办公室,亲切地问我:"小张,你来了两个多月,有什么困难吗?"我不知天高地厚地回答:"没有什么困难……"他随即正色道:"这说明:一,你能胜任;二,没有钻研."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当我教《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正得意时,坐在下面的老校长听出了我的破绽,教"排"字却没讲清楚排出的是"大钱".我多想再重教一次!可教学有它自身的规律,按照正常的教学规律,课文要三年一轮,此刻只能做些弥补工作;更重要的是汲取经验教训,并把它们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聚焦在每天遇到的新问题中,换来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样就会解脱于一城一池的得失之患,而从战略高度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在一所学校做讲座,讲到兴致高时,我脱口说出如题这句话。结束后,一位与我相识的老师走过来,半真半假地说:"我们能有什么尊严?"我略微一愣,随后笑了笑,没接他的茬。一线教师普遍有职业倦怠感,这与"尊严"不无相悖,他这样问自有道理。我也有近20年登讲台的经历,饱尝为人之师的酸甜苦辣,本就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更不愿在广大教师面前  相似文献   

4.
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该如何选择"教什么"呢?备课时,我常对文本提出如下的"三问",现以《普罗米修斯》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一、有什么可以教《普罗米修斯》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有些"什么"可以教呢?下面尝试做一梳理。第一,字词:文本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教师,您有没有这样想过,如果我的学生将来的深造和工作都与我所教的学科无关,我还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常有人问我在学校是做什么的。起初,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教数学的";现在,我常常会说"我是老师"。这里有一段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出炉;2017年,核心素养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发布。这两项研究成果,让一线教师对"语文课要教学生什么"这一问题有了更清楚地认识。要实现"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目标,语文课堂一定是快乐的、书声琅琅的、有故事的、有思维的、有语言训练的。  相似文献   

7.
<正>看一堂课,我们习惯于从"怎么教"的角度去看,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乃至教学风格,眼中所见的是教师的风采和学生的精彩。但是,这样的好课,往往好看不好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教什么"的角度去看课,着眼于教学内容:教师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后教什么。这样的课,在于教得对不对,不在好不好;你看得明白,就能教得出来。就一堂课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对语文课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紧迫。在一般人看来,"教什么"似乎不是问题,而在语文教师看来,是一个千古难题:语文课程中没有明确,语文教材中没有呈现,语文教参中也没有可以确定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是一件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不能抱"错了就推倒重来"的态度,其后果孩子承担不起。但愿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我们能更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即将做什么以及如何才能做好。  相似文献   

9.
犹太人说:"如果父亲没有教给儿子谋生技能,那等于教他成为一个贼。"小时候爸爸问我:"将来你要做什么?"我说:"我要画招牌。"为了让子女有一技之长,我女儿会讲话以后,我就问她:"你以后要做什么?"她说:"想做设计。"我再问她:"要设计什么?"她说:"很多啊!"我说:"你举例说明。"我要求她更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她说:"为什么汉堡要圆的?  相似文献   

10.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尊严”一词在最短的时间内响彻华夏大地。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心声,呼出了炎黄子孙几千年来沉淀在精神世界的期盼。可以说,没有一种政策比能让人民有尊严地生活更为人性化,更贴近人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温总理的报告中,不自觉地想到一点,让我们的学子们也能有尊严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1.
其实,尘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它能使阳光变得更柔和,使天空变得更蔚蓝。一束阳光照进教室,教光学的老师指着那束阳光问我们:"阳光中有什么?"阳光是透明的,阳光中会有什么呢?我们说:"什么也没有。""真的什么也没有吗?你们再仔细看看。"老师说。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到底该怎么教,关涉"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得怎么样"的学理关系。从专家角度看,"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从学生的角度看,"教什么"与"怎么教"原本就是一体的,甚至"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基于教学认知偏颇及策略选择异化的窘状,从学科、学力、学生"三学"维度,建构学生素养提升框架,势在必行。语文教学应遵从"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学会语文思维,学会智慧地、有价值地生活。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学校举行同上一堂课活动,选择的课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海伦·凯勒》一课,不少教师还没有真正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这种把教材中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教材中没有提到的知识也就只字不提,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会使得师生双边活动呆板、机械.这样教师觉得教学任务重,学生觉得学着无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与教改初衷背道而驰.下面就两个案例做一品味.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上历史课,教历史的刘老师,上课说话总把声音拖得长长的,很多问题都是他在问,我们在没有章法地乱答.有时就算我什么也不知道,但都可以拖长声音回答他,且做一回"南郭先生",反正他不会批评我,他也弄不清楚是谁在回答,因为实在是太吵了.  相似文献   

15.
一、阅读教学"教什么""教什么"是阅读教学的核心问题。如果"教什么"没有解决好,方法越好越糟糕,"南辕北辙"即是例证。那么阅读教学教什么呢?概言之,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16.
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尊重学生是其必然。因为生命的个体是有尊严的存在。老师们都很清楚应当尊重学生,也在努力地这样做。事实上,有时候因为方式的不恰当,不经意间就会无视学生生命个体的尊严。【案例】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片断课堂由一段气垫船快速在水面行驶的视频引入,让学生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气垫船的速度快;有的说气垫船使用方便;有的说气垫船比普通轮船平滑;也有的说气垫船没有摩擦……  相似文献   

17.
"后来我发现与微薄的收入和沉重的生活压力相比,更让人内心充满煎熬的是大批的年轻人并不清楚自己内心真正要什么.他们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不知道自己在哪里需要坚持,哪里需要放弃.他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看到老可新书<你能行>中的这段话,笔者有许多的共鸣与感慨.  相似文献   

18.
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是确定"什么需要教""什么不需要教"的前提"教什么"的问题自然极为重要。但"教什么"的背后,隐含着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即"不教什么"。只有清楚"不教什么","教什么"才能真正显现出来、清晰起来、确定下来。在课程设计阶段,"教什么"是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必须回答的问题,关乎教育目的的达成。在教学实施阶段,"教什么"的问题转化为"什么需要教""什么不需要教".  相似文献   

19.
正刘发建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第11期)撰写的《做一个有思考力的老师》一文指出,《尊严》这篇课文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他强调:任何人都有尊严,乞丐有尊严、成绩差的人也有尊严,尊严是所有人的共同标志。刘老师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操的培养,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高度体现。内蒙古的曹龙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本刊2013年第12期《这样的"思考力"是否对头》):课文没有问题,刘老师的思考有问题,他没有专注于语文学科特点,也没有倾力语  相似文献   

20.
崔峦 《小学语文》2008,(7):34-36
2007年12月举办的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有一项比较大的改革,即由四地教师同教一课书——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创作的著名童话《去年的树》。我们这样做的初衷是,通过四地教师对同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和现场教学,能更清楚地了解各自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各自训练什么、怎么训练,以便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我们还有一个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