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两汉统治者都有意识地注重对大臣们进行忠君理论的宣传和灌输,但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西汉紧张的君臣关系大大削弱了大臣们对皇朝效忠的决心,以至于王莽轻易代汉;而东汉在宦官和外戚专权的危难之际,却有很多忠臣勇于赴汤蹈火,为皇朝的延续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两汉时期贞节观念的世俗化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贞节观念自先秦萌发,伴随着西汉中期“独尊儒术”的推行,经董仲舒、刘向、班固、班昭等人的发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朝廷和官府对贞节的褒奖以及世家大族的推动下,贞节观念由社会上层逐渐向社会中下阶层传播;到了东汉时期,女性寡居守节、遇暴殉节已成为社会所推崇的做法,从而使得两汉时期的贞节观念呈现出一种世俗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嵇康的忠君观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魏晋时期竹林派玄学家嵇康的关注焦点多放在他"越名任心",蔑视礼教的思想旨趣方面,进而认为他非但不忠君,简直就是无君论的开创者。然而,深入分析嵇康的为文和为人,其确属"虽宗自然而未忘名教"者。不仅如此,他还是儒家忠君观念的维护者和实践者,他的忠君观念具有深厚的儒家思想底蕴,而孔孟的"以道事君"、"从道不从君"等思想正是其忠君观念的思想源流和主旨。  相似文献   

5.
忠君观念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一直得到统治者以及士大夫的格外强调。虽然自党锢之祸后,士人心中的忠君观念开始动摇,但是西晋以前,士大夫们依然恪守着“忠君”观念,即使在动荡的三国时期,忠君观念亦影响深远。而西晋以降,忠臣寥寥,弑君篡位者更是层出不穷。若以忠君观念的变化为解释问题的切入点,魏晋之际的“淮南三叛”,则是导致忠君观念进一步淡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忠君,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在春秋时期不同于秦汉以后,而更多地体现着儒家的道德水准。君主不等同于国家,他要想保证自身的荣耀及地位,必须以民之利为重。在君臣关系中,臣对君的忠是以君的明睿与否为转移的。这时的忠君观念,主要是当时社会变革所致,同时也受原始村社中民主遗风的影响。这种观念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时期,汝南郡处于全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地带,社会经济和前代相比得到了较大发展,文化教育特别发达,出现了众多历史名人和高级官吏,对汉代政治、经济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汉代的兰陵出现了一批造诣很深的儒学大师,他们或参与政事,或从事儒学教育,在历史上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这与兰陵深厚的儒学底蕴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9.
两汉前期,汉文帝为了拱卫王室,推行郡国并行制,始立河间国,封赵幽之子刘辟彊为河间王.在西汉的河间王中,不仅有酷爱经学的刘德,也有了骄横不法的刘元.而东汉后期的四位皇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皆为河间孝王刘开之后.这些是研究两汉历史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韩非是先秦著名的法家代表,对忠的议论颇具特色,他对忠的论述是与其整个思想体系相一致的。韩非所谓的忠主要是一种君臣关系,是大臣对君主的忠心,是一种忠君的思想,较少涉及到个人之间的忠。  相似文献   

11.
两汉时期,关中的私学教育极为发达。私学的教师以名儒为主,占全国私学教师的25%左右。私学的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教师们在教授生徒的过程中,也勤奋著述,积极地促进了我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在两汉四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以部分名儒为主的经学家族,尤其是产生了以家学相传的家族,为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关中的私学教育极大地补充了官学的不足,培养了大批人才,提升了关中的政治文化地位。同时,为古代关中的女子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禁锢是指对犯罪者取消为官资格。禁锢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两汉尤其东汉时期发展为朝廷镇压士人的手段之一,且禁锢的范围有所扩大。禁锢打击了士人入仕的积极性,削弱了王朝的政治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两汉时期冬小麦在北方发展较快,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和关中平原。这一时期冬小麦种植进一步推广的原因有农田水利建设的大规模兴修、石磨的推广普及、旱地保墒技术的发展、小麦栽培技术的进步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官吏致仕的现象,西汉时期官吏致仕制度正式形成。致仕制度既是汉代官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代养老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汉代官吏致仕的主要原因是高龄导致的身体状况不佳。汉代官吏致仕,形式上是主动退休,实质上是在礼俗和制度约束下的被动退休。汉代官员致仕后回家养老的基本费用得到保障,保证其晚年生活无后顾之忧;而且很多官员受到政治礼遇,可以继续发挥余热。汉代官吏致仕后死亡时也享有一定的丧葬待遇。  相似文献   

15.
河西地区直到汉代才得以开发,依托于两汉中央政府的直接管理,从武帝时代起开始进驻设置郡县,同时移民边疆组织屯田,并兴修水利和推广农业,这些使得河西地区在两汉时期后来居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华阳国志》《史记》《汉书》《后汉书》为基本史料,旁补及其他两汉魏晋史志,论述了两汉魏晋西南族群地理观的族群意向、文化意向、环境意向三个基本问题。以《华阳国志》政区为空间解析单位,基于如上三个方面的论述,结论将两汉魏晋西南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划分为多文学多稻田区、少文学少稻田区、无文学无稻田区、俗妖巫或环境恶劣或有"怪物"区(不含史料不详或缺载郡)四种类型。文章同时发现:两汉魏晋西南"汉""夷"的划分与族群原本的身份世系没有刚性的关联,但与族群间的政治、文化关系有关,也与地缘有一定关系;族群地理观念格局与族群客观分布格局具有相当的重合性,二者均反映了族群演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两汉时期,社会上的复仇之风十分盛行,有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透过这一现象,可窥见儒家思想在汉朝社会中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及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法律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两汉时期,关于匈奴人的社会文化的史料记载比较丰富,然而由于视角和评价尺度等原因,使得这些记载存在偏颇。匈奴人的价值观和国家观是其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而匈奴所处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构筑了匈奴的社会文化。正确认识匈奴社会文化,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中国历史、族群关系史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现代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都有启迪借鉴之功效。  相似文献   

19.
杜甫思想中忠君与爱民是统一的。仅强调其忠君一面,未免失之偏颇。他所要求的君是励精图治的,对君民都有利。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就得视矛盾的具体情况而表现不同的态度。总之,忠君与爱民是结合在一起的。近来又有对杜甫思想拔高的说法,说他最后同统治阶级决裂了,这不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20.
太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有着近2500多年的历史。"太原"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但只是作为地区名出现。战国后期,"太原"才成为建置名出现。又因为晋阳是太原郡的郡城和后来太原府的府城,所以晋阳也兼称太原。西汉初期太原郡下辖31县,后来辖境逐渐缩小,县的数量也经历了多次变化,到东汉后期已减至16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