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下棋     
北宋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业余时间非常喜欢下棋,他做宰相的时候,家里养着几个喜欢下棋的人。王安石忙完每天的公务之后回到家里,常常与这几个人在一起下棋,谁如果赢了一盘棋,王安石就会奖给他10两银子;谁如果赢两盘棋,王安石就奖给他50两银子。  相似文献   

2.
<正>曾巩和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又都在宋朝做官,二人诗文俱佳。曾巩比王安石年长两岁,他们私交很好,在王安石未成名之前,是曾巩将他引荐给了欧阳修。曾巩为人正直宽厚,襟怀坦荡。有一次神宗皇帝召见曾巩,并问他:"你与王安石相交多年,王安石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呢?"曾巩不因为自己与王安石多年的交情而随意抬高他,而是很客观直率地回答道:"王安石  相似文献   

3.
在延续两千多年的儒法斗争史中,儒家因为手中没有真理,不敢作堂堂正正的严肃斗争,他们的一个惯用伎俩就是咒骂。谁敢触动旧事物,谁就要遭到咒骂。触动得越深,咒骂得越凶。秦始皇焚书坑儒,被骂了两千年。王安石变法,被骂了一千年。“人言不足恤”。法家是在谩骂声中战斗过来的。王安石横眉冷对司马光之流的怨谤,没有被他们的汹汹然所吓倒;王安石死后,顽固派们的几句咒骂,又岂能吓退后继的改革家们? 人言固不足恤,但对于敌人的咒骂却是应该仔细加以研究的。这是战斗的需要。王安石死后半个世纪,朱熹接着司马光咒骂王安石;朱熹死后,接着他咒骂王安石的,代有其人。直到一千年后,林彪又跳了出来,咒骂王安石是“拗相公”。吠影吠声,真乃一丘之貉。为什么林彪要咒骂王安石?为什么林彪特别重视朱熹咒骂王安石的反革命历史经验?阶级斗争的实际,给我们提出了研究王安石变法和两宋时期儒法斗争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以诗入谜,耐人寻味,诗谜相猜,情趣盎然。下面选录几则宋人猜谜的佳话,供读者品赏。北宋王安石是位制谜能手。某暑天,他与王吉甫在室外乘凉,王安石信口念出一首谜诗:“户部一侍郎,恰似关云长。上任石榴红,辞官金菊香。”王吉甫不假思索,立即回敬两句:“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两人异曲同工,谜底都是手中拿着的“扇子”。王安石又出  相似文献   

5.
北宋时期,宰相王安石打算招一个贴身的书童,可连着见了几个都不中意。这一天,家人又找来一个书童,王安石问了书童几个问题,小家伙答得不错。家人见了忙问王安石的意见,王安石就在纸上写了几行字,交给了家人: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推崇《孟子》,在他早年所作的《易解》中也多有表露。其中他对“权”、“时”、“才”、“心”等的有关论述直接继承孟子思想而有所发展。王安石这种思想又与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相一致,是他后来进行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在易学上,王安石以孟子思想解《易》是学术新发展,对程颐以注《易》来阐述理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羞于雷同     
宋朝时,有个文人叫刘贡父,是《资治通鉴》的编写者之一。有一天,他去拜访王安石,正好王安石在吃饭。家仆把刘贡父领到王安石的书房里等候。贡父看见王安石书桌上有一叠书稿,便拿起来,一看是王安石写的一篇兵书,便翻阅起来。他记忆力很强,文章过目不忘。这时他想:我是王安石的下  相似文献   

8.
司马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他是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式的正派人。以前,因认为王安石变法是革命的,司马光反对变法就成了顽固派;王安石变法是唯物的,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就是唯心的。这种看法明显地具有偏颇之处。他既忠君又忧民,和范仲淹等封建“良相”很相像,他具有突出的封建正统历史观,他借历史宣扬封建礼教,把“孝慈仁义、忠信礼乐”等封建道德作为百世不易之“道”,他的一生堪称封建伦理、政治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当宰相后,锐意革新,竭力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在京城闲居无聊,他决意回江南去看看妻儿。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今江苏南京),路过与京口(今江苏镇江)隔江相望的瓜州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的亲人来了。于是,他就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州》的诗:“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而且风是流动的,从哪儿“到”呢?想了一会,就提  相似文献   

10.
重读王安石     
王安石是一个诗人;王安石是一个词人;王安石是一个散文家;王安石是一个政治家;——王安石是一个怪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市),其父王益为祥符八年(1004年)进士,一生只做过几任州县官吏,但他却“自任以世之重也”。王安石也说:“盖先君所存,尝欲大润泽于天下,一物枯槁,以为身羞”。乃父乃子,自视与云平,由于王益在故乡临川“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君子安贫乐道?不务正业?出生平贱?)所以当他游宦四方时都是奉亲携眷而行,因此王安石在出道之前就随父亲到过许多地方。十三岁那年…  相似文献   

11.
羞于雷同     
宋朝时,有个文人叫刘贡父,是《资治通鉴》这本书的编写者之一。有一天,他去拜访王安石。正好王安石正在吃饭,于是。看门人把刘贡父领到书房里等候。刘贡父看见王安石书桌上有一迭书稿,便拿了起来,一看是王安石写的一篇兵书,便翻阅起来。他记忆力极强,文章过目不忘,一下就把全文“印”在脑子里了。王安石吃过饭,回到书房,与刘贡父寒喧了一番,就问他: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三月三     
正很小就认识艾。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折几枝插在门头上,驱邪避瘟。进了城,从菜市场买回来竖在门边上。后来,做过几次艾灸,觉得药用也不错。这个冬春居家抗疫,燃了不少艾条。今年农历三月初三,第一次食艾,对艾便多了一层完全包容的奇妙体验。按友人的说法,这天的艾要赶在太阳出来之前,以阳面山坡的为佳。我忍不住心里嘀咕:有那么邪乎吗?想到苏东坡为王安石带水的事,又觉得就是那么"邪乎"。苏东坡过长江三峡去找王安石,王安石让他取一壶中峡水带回来煮茶。  相似文献   

13.
韩琦是北宋中叶忧国忧民的政治家,他刚正不阿,勇于为国荐贤,抵御西夏,支持庆历新政,颇为人称道。但他又反对过王安石变法,后人又对他毁誉参半。对于这样一个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应作出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诗谜趣话     
以诗入谜,诗谜相猜,情趣盎然。下面选录几则宋人猜谜的佳话,供读者品赏。北宋王安石是位制谜能手。某暑天,他与王吉甫在室外乘凉,王安石信口念出一首谜诗:“户部一侍郎,恰似关云长。上任石榴红,辞官金菊香。”王吉甫不假思索,立即回敬两句:“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两人异曲同工,谜底都是手中拿着的“扇子”。王安石又出一首字谜诗:“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王吉甫沉思片刻,也编首谜诗对答:“东海有条鱼,无头又无尾,更除脊梁骨,就是这个谜。”原来两人都打的是“日”字。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其在熙宁年间推行的新法直接影响到北宋的政治走向。王安石变法后的北宋与王夫之所侍奉的南明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面对“天崩地裂”的社会变革,王夫之不得不重新审视王安石的新法,他既不像当时的主流思想家那样全盘否定王安石新法,也不像章衮等那样对新法极其推崇,而是从进用、设施、效果、用人四个方面对王安石新法进行条分缕析的评判,认为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出于为国的“公心”,但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既行“要君”之事,又杂引小人入朝,以至于新法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脱离之前设定的初衷,成为蔡京、吕慧卿等人的政治武器,引发激烈党争。应该说,党争因王安石变法而起,但并非为王安石所期望。  相似文献   

16.
王安石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当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在他的直接主持下,曾进行过雷厉风行的政治改革,企图以此来实现自己均平井地,使百姓无贫的理想。本文拟就有关王安石变法思想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方仲永在江西金溪一带出名了,心中十分高兴。一日,方仲永走到一座府宅前,听见有人在谈论他,心想:他们肯定又在夸我。于是,他便停下来倾听。谈论他的人是他舅舅和王安石。  相似文献   

18.
苏轼的政治生涯一直是坎坷不平的。苏轼一生的政治活动主要是在神宗和哲宗两朝。作为神宗时期的持不同政见者,他对王安石变法采取独特的批判态度;加之他直言敢谏,得罪了不少权贵,而他洋洋横溢的才华,也每每遭到一些只会靠玩弄权术取媚君王的小人的嫉妒;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他对司马光等全面废除新法又不同意;尔后又成为帝党与后党之争的牺牲。所有这些,使得他一生颠沛于仕途。在“身行万里半天下”的宦海浮沉中,苏轼与淮阴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正> 《临川先生文集》中,碑文墓志有128篇,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与其他散文家不同,王安石没有写过专门的人物传记,因此,对这128篇专门写人的碑志,我们不妨视其为是一种特殊的传记文字,是王安石记叙才华的集中表现。 由于王安石为人刚直孤峭,不媚时俗,不苟作碑志,故他的这些传记文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胡君墓志铭》有云:“取吾素知者为之志而铭之。”又如《太常博士郑君墓表》为其外姻朱介之的丈人郑诒而作,因了解不多,王安石为此还专门作了询问调查。这些都是明证。正  相似文献   

20.
工安石(1021—1086),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年轻的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只做了几任地方官,他在鄞县(今浙江)当县官的时候,正逢那里灾情严重,百姓生活十分困难。他兴修水利,改善交通,治理得井井有条。王安石晚年创作了很多描写湖光山色的小诗,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