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频繁发生的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泄露事件,影响了用户隐私披露意愿。通过揭示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因素,为社交媒体平台运营商优化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隐私计算理论、沟通隐私管理理论等,从个体理性与感性因素双重视角构建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披露意愿模型。以微信平台为例,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有效问卷468份,使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方法(PLS-SEM)进行模型构建的合理性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理性视角下:隐私控制正向影响隐私披露意愿,隐私风险、隐私关注负向影响隐私披露意愿;隐私风险正向影响隐私关注,隐私控制负向影响隐私关注。在感性视角下:社交媒体信任、习惯正向影响隐私披露意愿,角色压力负向影响隐私披露意愿。隐私关注在隐私风险、隐私控制对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开的隐私     
公开隐私成了时尚。有以《绝对隐私》出书的,更多的是某些媒体上的各种“热线”。情感热线、心理热线、情感美酒(或苦酒)等等。隐私披露之处,原来是那些“见不得人的”、“难以启齿的”、“难为情的”事情,纷纷曝光,成为媒体上最惹眼的地方。隐私盛行,首先是有人愿公开。否则,未经允许而公开别人的隐私,早就成轩然大波了。其次是媒体愿意披露。这样看来,各种隐私热线的繁荣,有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味道,别人似乎无权置喙了。但别人的隐私看多了,总有一些疑惑之处,不吐不快。一是个体何以如此愿意披露隐私。诚然,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3.
去年底,某报刊发题为“某某名人披露绝对隐私”的文章。此标题让人大吃一惊。报纸披露人家的隐私而且是“绝对隐私”),不是构成侵权了吗? 细看内容,原来名人披露的,只是他的一般经历和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取实证研究的方式,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社交媒体大学生用户隐私悖论概念模型,包含隐私关注、面子意识、群体一致意识等因素,验证隐私悖论行为的存在与否,并探究隐私悖论的成因及其消解之道。文章调查了高校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通过对661个样本的分析,发现大学生用户的隐私关注负向影响隐私披露意图;面子意识、群体一致意识均正向影响隐私披露意图,高隐私披露意图进一步驱使其产生披露行为;文章最终验证了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中存在隐私悖论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信息隐私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方法/过程]运用定性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对新媒体环境下国内外信息隐私研究起源及发展、研究热点、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呈现新媒体环境下国内外信息隐私研究的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结果/结论]从研究热点看,国外研究主要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隐私披露行为、新媒体环境下信任对社交网络用户信息隐私行为的影响和不同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隐私行为等内容;国内研究主要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行为、不同社交媒体用户信息隐私关注和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等内容;研究趋势主要围绕移动新媒体用户信息隐私披露态度和信息隐私披露行为、新媒体环境下隐私信息披露的大数据分析工具、新媒体环境下隐私信息泄露风险及隐私保护机制3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社会化媒体信息隐私泄露事件频繁发生,加剧了用户对信息隐私的担忧,用户在使用社会化媒体过程中是否愿意向平台披露个人信息成为推动社会化媒体平台健康发展的关键。[方法/过程]利用隐私计算理论和沟通隐私管理理论为框架,结合隐私关注,构建社会化媒体用户信息披露意愿影响模型。以微信平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样本数据,使用Smart PLS软件对模型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感知收益、信任、感知信息控制均正向影响信息披露意愿,隐私关注负向影响信息披露意愿;信任负向影响感知风险;感知信息控制负向影响隐私关注;隐私倾向正向影响隐私关注和感知风险。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 1996年,安顿的《绝对隐私》出版, “口述实录”的文体写作方式被许多媒体效仿,由此,报刊上出现了很多“情感热线”、“情感故事”之类的栏目,至今风头不表。今天请到三位编辑,想就有关问题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不妥协。”当人类遭遇SARS时,这句话越发显得掷地有声。而在此背景下,媒体再次被推到了“一线”的位置。身为采编人员,我再一次感受到“编辑”这个职业的神圣与责任。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近年来,不少报刊开辟了“镜头下的思索”、“就地曝光”、“立此存照”等新闻图片专栏,内容大多是披露社会上那些不文明的现象,这无疑是对的。但我觉得,这种向“一边倾斜”的宣传,易使人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也与“客观事实”不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的仍是好人好事.为此,我建议各报刊的图片专栏也上些正面“曝光”的文明镜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媒体报道,追寻名人行踪、披露名人隐私、渲染名人喜怒哀乐、依靠名人支撑内容、被读者戏称为“八卦杂志”的那些杂志,由于各种传统和现代媒体的激烈竞争,在出版物市场上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业界探讨最多、各媒体投入精力最大的,非媒体融合莫属.对编辑记者来说,这一“融合”的直观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融合,它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场技术上的革命,简言之,就是媒介载体的变化;二是人的融合,一名编辑记者要从“小我”回炉再造,成为一个足够强悍的“大我”.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的延伸”.  相似文献   

12.
张子龙  杨实 《新闻知识》2002,(11):36-38
近年来,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媒体逐步走向市场,竞争日趋剧烈。众媒体争相做起了“名人菜”,尤其对影视圈、体育界人气较旺的名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从一个角度体现了当今媒体在内容上的多样化。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媒体的“争相关注”下,名人的“隐私报道”已呈泛滥之势。媒体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名人“隐私报道”,成为应慎重思考的一个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蔡新宇 《传媒观察》2003,(10):26-27
关注隐私话题,窥探他人隐私似乎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媒体对明星隐私的热衷由来已久。从往日对“王菲和谢霆锋的姐弟恋”,“毛宁事件”,“歌手高枫病逝事件”到前些时候的“张国荣跳楼身亡”等连篇累牍的报道中都可见一斑。媒体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对公众人物的生存状况多加关注,满足受众正当的知情权和好奇心本无可厚非,然而掩卷之余,我们却不能不对这样的现象给予思考:媒体对于明星隐私的报道究竟该走多远?  相似文献   

14.
社交媒体时代,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更加尖锐,新闻媒体有时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不当披露灾难经历者社交媒体上的隐私信息。针对人物特稿《MU5735航班上的人们》是否侵犯隐私权的问题,业界与学界观点也产生了分歧。本研究历时性地梳理了知情权与隐私权及两者关系的演变,并分析两种权利冲突在社交媒体时代加剧的原因。针对灾难报道的两权冲突大多属于私权利冲突的情况,本文建议新闻媒体以权利协调为基本平衡原则,并遵循“征得知情同意”和“协商隐私管理规则”的操作规范来平衡知情权与隐私权。  相似文献   

15.
张海燕 《新闻窗》2010,(6):70-71
近年来,综观见诸于各级业务期刊的以新闻策划主体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似乎过多地强调了编辑在新闻策划方面的作用:有的说"编辑是记者的老板,才是实际上的办报人”;有的讲“媒体的竞争也就是编辑水平之间的竞争”;有的提出“编辑策划本位论”;有的力推“编辑中心制”……毋庸置疑.编辑“上承”领导、“下启”记者,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在采访专业户、重点户和个体户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当涉及到个人收入时,他们由于受几千年封建的“财不外露”思想的影响,多数人都不肯把家庭的收入如实说出,总是以多报少。编辑同志,究竟怎样才能使他们讲出其实际情况呢?江西兴国县曾庆祥曾庆祥同志:恕我直言,你提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正确的。严格地讲,我国公民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属于正常的“个人隐私”范围。所谓“隐私”就是没有必要或不宜向他人公开的个人  相似文献   

17.
李凯  陈谦 《新闻知识》2001,(3):26-27
从英国王妃戴安娜为躲避隐私暴光而导致车祸香销玉殒,到美国总统克林顿因绯闻案而闹得沸沸扬扬;从吴绮莉公开宣布自己怀了“龙种”而引起轩然大波,到郭富城因在澳洲的绯闻而被媒体炒得焦头烂额,一时间关于公众人物的隐私报道似乎成了媒体吸引受众的强有力的“卖点”。在这些隐私报道中,不乏以侵犯报道对象的隐私权为代价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隐私报道进行认真而深入地分析,以便我们能够对隐私报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所谓“公众人物”是指两种人,一种是那些具有一定名声而被大众看作公众人物的人,如…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与隐私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琳 《新闻记者》2001,(5):53-55
一、媒体新诱惑 :高科技下无隐私 ?随着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 ,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介的成长 ,对“隐私”构成的威胁已来势汹汹。高科技下无隐私 ,今天在美国和加拿大 ,有1.12亿人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网上可寻 ;只需花点钱 ,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他人的信用卡号码、社会保险号码、银行账号、信用记录、驾驶执照、法庭记录、不动产及债务情况 ,有些更为私密的如离婚申请、公司注册和经营状况也标价可查。正如华盛顿电子信息中心的T·Berger所指出的那样 :“在网上需要更多的措施来保护个人隐私 ,当科技手段在迅速向前…  相似文献   

19.
警惕媒体精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体是为谁办的,是办给谁看的听的?回答当然是一致的:受众。但若再追问下去,是什么样的受众,回答可能就不那么一致了。比如新近就流行一种“精英化”的“理念”,即:为精英办传媒,为精英服务,代精英立言。从而,媒体的记者编辑们也一并升格为“精英”。人五人六,得意非凡。 精英是什么?有多种解释。在精英化论者那里,可说是高知识、高收入的代名词。也许,还应当将高收入放在高知识之前。即为那些有钱的因而据说也是“体面”的人群,死心塌地地服务。  相似文献   

20.
朱轶  林晖 《编辑学报》2019,31(5):578-581
媒体融合是当下媒体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经历融合之后,诞生了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特点的“四全”媒体。从“四全”媒体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分析在媒体融合大环境下传统科技期刊的变革及其对编辑素质的新要求,并为科技期刊编辑的“四全”素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