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要“新”,这没有什么异议,而且许多人能做到。新闻要“深”,这也没有什么异议,但许多人却难以做到。很多新闻单位都有这种情况:有的同志很勤奋,哪里有新闻就扑向哪里,一年下来写稿发稿上百篇,可年底评好稿时,却拿不出一条像样的稿子。而有的同志写稿不多,却写一篇成一篇,有如扔重磅炸弹似的,作品的影响很大。为什么会这样?道理明摆着:你的稿子浮光掠影,除了现象还是现象,干巴巴,如碗里的水,瞧一眼就见底了,没有波浪,没有深度,不值得琢磨。而人家的稿子,有事实,更有思想,读一遍觉新鲜,读两遍受启发,读三遍四遍…  相似文献   

2.
常常,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身边的好书太多了,这本翻翻,那本看看,好像是读了很多书,实际上呢?哪本书也没有读通,那本书也没有读透。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这不失为读书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想必大家都有收到银行账单或者电信局电话清单的经历。这些信件,有些我们会打开,有些很有可能未被拆开就被直接丢弃。这件事看起来很小,但是实际上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避免纸质邮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人转向电子邮件,认为通过电子邮件不会有这样的环境问题。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相似文献   

4.
不是有人说短文无分量吗?请读这篇短文。不是有人说短文影响小吗?请读这篇短文。不是有人说短文好写吗?请读这篇短文!年轻[原文)作者[美]乌尔曼年轻,并非人生旅程中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段勃勃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清新。年轻,意味着甘愿放弃温浪漫的爱情去闯荡生活,意味着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与气质。而60岁的男人可能比20岁的JJ、伙子更多地拥有这种胆识和气质。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  相似文献   

5.
2010年新年伊始,我的一个学生给我发了一个邮件,询问卡夫卡一篇名为《掉到井里的人》的小说。我一时茫然,在我的印象里《卡夫卡全集》中似乎没有这篇小说。于是,我找出《卡夫卡全集》小说目录重新翻检一遍,果然没有见到这样一篇小说。难道是《卡夫卡全集》有所遗漏,而所遗漏的恰恰就包含这篇小说吗?记得数年前我曾就此问题请教过叶廷芳先生:他主编的《卡夫卡全集》是否收录了卡夫卡所有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写下这个标题,自己也忍不住哑然失笑:好一个“大而无当”的论题啊!不过,细细想来,我要和某些同志讨论的内容,竟是新闻的根本所在──事实。事实之于新闻是一个前提的问题,没有事实则没有新闻,事实决定新闻。当然,事实又不等于新闻,没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是不会成其为新闻的,而未经传播的事实同样也成不了新闻。总之,先有事实后有新闻,这一点是不可移易的,不是有人把新闻学又称之为事学吗?但是,近来读到一些宏论,什么“新闻策划”呀,什么“驾驭事实”呀……我直感到自己思想落伍,跟不上形势发展。在我授课的研究生班上,同学…  相似文献   

7.
细节是新闻作品的神经,好的细节能使新闻更逼近“真实”的内核有的时候,我们读完一篇新闻作品,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记住的,不仅是主要的新闻事实本身.还附带着那些生动、鲜明的细节。细节和事实血肉相连,彼此不可分割,构成了那些历史名篇不朽的画面。好的新闻作品,尤其是西方的新闻作品常常很注意细节描写。新闻作品崇尚简洁,但为什么还要给细节描写留有一席之地呢?因为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些事实首先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其次是有权威性的。第三,还应当是具有可读性的。这三点一常常离不开细节描写。生动、真实的细节描写,可…  相似文献   

8.
马雪平 《大观周刊》2011,(19):50-50,43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和新学生、物理新课标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呢?物理课堂又该怎样新起来呢?从教以来.就教新课程也有两遍了,教学中总存在许多困惑:虽然教材基本知识没有多大的变化,但备着备着课就总是想到不够新颖吧?是否是在穿新鞋走老路子?跟课改步调一致吗?这次培训正好是我一个学习的机会.受益非浅。使我真正体会到讲课是一种艺术,在探究、实验中.一堂课  相似文献   

9.
正出版人谈阅读与文化,似乎等同于司机谈驾驶,农民谈种地,不是陌生和新鲜话题。但是,当一个编辑一年过手过眼上千万字,问到一年买过几本书,看过几本书的时候,答案可能是令人吃惊的。有人直言:已经好久不买书,不看书了。当然,买书和看书是不能画等号的两件事。编辑看书,也可以用不着买书。但免费的也未必去读,这就成了问题。所以,笔者想谈两个话题,一是编辑读书,二是碎片阅读。  相似文献   

10.
李娟 《新闻知识》2002,(1):17-18
什么是大特写?对于这一问题,新闻界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一致的说法,不仅在理论界没有统一的结论,新闻界从业人员也持不同的态度。大特写曾经被指代具有报告文学意味的长篇通讯报道,而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说法,有人说大特写不是“纯新闻”,有人说大特写是“写人与人之间的新闻”,有人则认为大特写是一种独立的综合文体,甚至也有人认为只要篇幅较长的纪实作品都可以被称为大特写。给大特写下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或许很难,但我们可以从大特写写作上报道上的特色来把握大特写。大特写是深度报道吗?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它又不完…  相似文献   

11.
意识流     
有一个段子是这样的:公交车上.一个陕西农民手持一张十元钞票凑到售票员眼前,嘴里咕哝着:“见过吗?”售票员瞟了他一眼,没有发作。不想这老乡没完没了.仍是执着地大喊“见过吗!见过吗!”售票员终于按撩不住怒火,掏出一张百元钞票回敬道:“你见过吗?!”后来方知是口音的谬误,对方是要买到“建国门”的车票。  相似文献   

12.
一对乡下人打扮、民工模样的青年男女,在城市的大街旁行走、牵手、亲昵、拥抱、接吻的组照,被命名为《被爱情燃烧的角落》(下称燃烧)在报纸上发表后。在当地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一些读者感到疑惑和不解,有人将电话打给作者本人,有人将电话打到编辑部.还有人将电话打给该报的主管部门及上级领导。他们在问:为什么要发表这组照片呢?它有什么意思?还有的读者提出:这是负面的啊?这不是在出洋相吗?甚至还有伦理和法律的质询。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性的金融海啸袭击下,各地出版集团上市的热情依然如火如荼,对此现象业内外却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整个股市一败涂地,还谈什么上市,上市也很难募集到资金;有人认为,我现在日子过得好好的,何必要将手中的利润分给别人呢?全世界不是还有很优秀的出版企业没有上市吗?也有人认为,全国出版集团纷纷上市这是出版界的一场大跃进;结论是中国的出版企业不可能都成为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4.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11,(36):44+46
世上会有人恨图书馆吗?《魔鬼经济学》一书的作者史蒂芬.都伯纳认为,如果有这等人,那就是出版商。想想看,图书馆采购一本书,前前后后让几十个读者借阅。假如没有公共图书馆,这些读者想看书,就非去书店掏钱买书不可,即使并非这几十个人全都变成买书人,哪怕只有10个人愿意掏钱,这对出版社和作者而言,就损失了9本书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我想对“断裂”在汉语中的概念作一点非理论化的讨论。断裂在汉语和英语当中都意味着巨变、激变或灾变。它最典型的形式是战争和革命。毫无疑问,对于断裂的讨论都是在造成激变的重要事件之后的回顾,似乎是无助的回顾。但是,在我的回顾当中,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即所有关于断裂的讨论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件相反的事情,就是断裂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传论》终于出版了,当我将样书捧到本书作者赵澧教授手上时,心中感到无比的骄傲。莎士比亚,这位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文坛巨人,对于中国读者是那么熟悉而又遥远。人们一遍遍地翻读他的作品,但关于他的生平,关于他的作品的创作背景,却知之甚少。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对他的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现在,由中国人写的《莎士比亚传论》出版了,现在,人人都可以同作者一起走近莎士比亚,探寻莎士比亚人生的踪迹。  相似文献   

17.
姚锦锋 《大观周刊》2012,(25):242-242
你是否会回想起那些曾经让你感受到学习有兴趣的老师呢?还能想起一些效率不高的老师吗?他们最大的差别在哪呢?也许就是他们使用的教学方针或者策略不同吧!在众多的教师技能中,讲授、讨论、独立学习是最主要的部分一直采用着.在这个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经济时代,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教师讲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李蓉华 《大观周刊》2012,(51):297-297
作为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当然了,积累语言看起来是一件较容易的事儿,多听、多看、多读、多写不就完了吗?但真要做起来.而且还要行之有效.那可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况且。重视语言的积累.既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又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应该引起重视。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去积累语言呢?下面就我在实践中的体会粗浅地谈几点.  相似文献   

19.
通讯应该具备新闻性、政论性和形象性,这似乎没有异议。然而也不尽然,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强调的是通讯的新闻性,以报道事实为主。那么,为副或为辅的是什么呢?我以为,那就应该是政论性和形象性。关于形象性,自从穆青同志提出新闻也应向散文式的方向发展之后,很多新闻工作者已经注意在通讯中通过情节和细节来刻划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但通讯的政论性,似乎还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本文想就此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三万天     
龙文 《新闻世界》2006,(1):66-66
前些日予为写一篇访圣彼得堡的游记.找来一些资料。手头资料显示.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其藏品多达300万件。写游记时忽然想到,要是每件展品看一分钟.这300万件需要多长时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