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祖道一是江湖禅宗江西禅系的缔造者。江西禅系在二三代间如火如荼,蔚为大宗,主要得力于马祖禅学革新上的巨大成功。其成功,一是完成了禅宗本体论由主观唯心论到客观唯心论的转化,使禅宗由六祖以前的“缘起性空”、“唯识无境”,一变而为心物、理事同一同真。二是用“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三位一体的禅法,缔构了以“直显心性”为宗旨的禅法体系,为禅宗提供了普及速成效应极强的明心见性武器。  相似文献   

2.
从表示“江河湖海”的“江湖”,到表示“时尚前卫”的“很江湖”,“江湖”一词的意义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本文简述了“江湖”一词意义的发展,并简要分析其意义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江湖"密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同学们都把“学校”称为“江湖”了。人在“江湖”,没有几下本领是“活”不下去的,而我班同学真可谓“武功盖世”了。瞧,课  相似文献   

4.
禅宗与苏轼     
本文探讨了禅宗与苏轼的关系,分析了禅宗对苏轼人生哲学与艺术哲学的影响,并藉此勾勒了宋人在这两方面的某些特色。禅宗的影响在前一方面主要是形成“入世而又超然”的人生态度;在后一方面则形成活处参理、议论风生、平中见奇等文学创作的特色。文章对某些流行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着重揭示禅影响于文学艺术的不只是“神韵”,唐宋以后的诗歌也不以“神韵”为主导风格,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5.
“空观”是禅宗美学的本体论范畴,把“心性本体论”作为禅宗美学的本体论是不妥当的。贯穿普遍联系原则的“缘起论”是禅宗美学“空观”的哲学基础,因而禅宗美学既要以“空观”为本体,又必须反对“顽空”观。禅宗美学正是以“空观”为本体,才把“无味”“至味”等作为美学最高范畴,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或者美的终根本原。因此,禅宗美学与西方理性主义美学是根本不同性质的美学。  相似文献   

6.
禅宗和王维的水墨山水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的王维以禅入画而作“破墨山水”,对以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从王维的生平思想分析入手,阐明禅宗对王维的人生哲学、艺术思想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禅宗对王维水墨山水画风的形成及其对中晚唐水墨山水画的出现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陆王心学思想家们不满于程朱心性论,援禅入儒,重建了一套心性论思想体系。他们吸收禅宗“即心即性”、“即心即佛”的思想,提出“心即性”、“良知即性”,使人心与人性合而为一。他们吸取禅宗的修行方法,在人性养成上,重视伦常德性的体证,强调道德实践的自然向度。他们汲取禅宗“因缘说法”、“随机摄化”的观点和方法,形成了“随才成就”、活泼自然的教育风格。陆王这种心性论重建,是封建伦常的进一步强化和内化,也埋下了撕裂、冲破封建伦理的伏笔。  相似文献   

8.
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是一个游离于正统社会不受政治国家和礼教制约的虚拟社会,是以“侠”、“义”为核心构筑的乌托邦式的童话空间。武林侠客在江湖世界的快意恩仇实际上给现实中的人们指出了一条“以暴制暴”的抗争的歧途。  相似文献   

9.
禅宗讲求“不立文字,不落言筌”,它经常拈提中国人常见的事物——牛来阐明事理,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反映了中国禅宗祖师应机说法的大智慧。禅宗中的以牛说法,散见于禅宗公案、禅宗偈颂和小说中。它不仅表现在许多禅师常以泥牛、牯牛、老母牛、铁牛等喻人或自喻,禅宗中有些禅师想做水牯牛,把心外觅法比作骑牛觅牛,把本来面目比作露地白牛,把心性的修证比作牧牛,以牛喻佛法大意的不可言说及描述形而上的道体,还涉及禅宗教义、禅宗的教育法和禅宗无情说法的思想。本文对禅宗以牛说法出现的原因、表现、对禅宗的影响以及研读这些案例时所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与传统佛教以及一般的所谓宗教有很大的差异,这往往导致人们很难理解甚至误解禅宗。实际上,禅宗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生活重于教义,审美高于信仰”这十二个字。一方面,禅宗否定佛教教义,将日常生活本身当做修行;另一方面,禅宗又“呵佛骂祖”,抛弃对佛的信仰,只追求个己“禅悦”的审美境界。尽管禅宗看起来颇为离经叛道,但是禅宗依然认为自已没有违背佛教的基本精神且最能反映佛教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场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论争.胡适以世界大同主义为指导,坚持个人自由与民族复兴并重,主张中国实行民主宪政;蒋廷黻则以民族危机为逻辑起点,坚持民族复兴优先于个人自由,主张暂时搁置自由主义,在中国实行专制政治.他们各自执持的世界大同主义、民族主义,都形成于留学美国期间,是引发论争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场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论争.胡适以世界大同主义为指导,坚持个人自由与民族复兴并重,主张中国实行民主宪政;蒋廷黻则以民族危机为逻辑起点,坚持民族复兴优先于个人自由,主张暂时搁置自由主义,在中国实行专制政治.他们各自执持的世界大同主义、民族主义,都形成于留学美国期间,是引发论争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在全面继承马克思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市场化运营机制,充分尊重和承认人力资本产权并实现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社会分配的重大理论创新,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把创新能力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内涵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经济思想。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第三次中国化,也是对马克思人力资本理论的伟大创新.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夺取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4.
从民间传承的角度,论述赣剧"江湖十八本"的产生及其特点,并结合赣地地理、人文特点以及赣剧历史给予分析,揭示民间各地形成的文化现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16.
胡瑗是宋初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其“苏湖教法”的内涵十分丰富。胡瑗把“明体达用”作为“苏湖教法”的核心,以此选育人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研究胡瑗的“苏湖教法”,有利于我们对当下的大学生进行革命理想教育、个性教育和素质教育,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江盈科"小说"在思想内容上主要表现为政治批判与民生关怀具有特定的人格追求、性情和处世价值,反映了命运无常、畏祸全身、安命与报应等心态和价值认识,以及他作为公安文人特有的"自适"、"真我"等精神追求和人格意识;在艺术上,其"小说"以反讽、虚拟为主要表现手法,融合事、理,追求独立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谐谑、幽默、俚俗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易卜生是"五四"时期,对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一位外国作家.胡适先生,是"易卜生主义"的大力提倡者.在他看来,"易卜生主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写实主义",二是"健全的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19.
易卜生是"五四"时期,对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一位外国作家。胡适先生,是"易卜生主义"的大力提倡者。在他看来,"易卜生主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写实主义",二是"健全的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20.
自唐宋以来,有许多学者对“苍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苍鹘”的得名之由及其与后世戏剧角色的关系等问题,研究得尚不够细致,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