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知动点的轨迹条件,求其曲线的方程,是中学平面解析几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给出一个求轨迹的题目的几种解法,供参考. 题目:一动圆与定圆x~2+y~2=100内切,并且通过点A(0,6),求这个动圆圆心的轨迹. 解法一:如图1,设动圆圆心M的坐标为(x,y),其轨迹就是属于集合 P={M:|MA|=10—|OM|}的点.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相似文献   

2.
<正>一、利用定义陌生问题熟悉化圆锥曲线问题涉及的概念、定义比较多,只有深刻理解、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才能真正把握解题途径,实现陌生问题熟悉化。例1如图1,已知定圆C_1:x2+y2+y2+4x=0,圆C_2:x2+4x=0,圆C_2:x2+y2+y2-4x-60=0,动圆M与定圆C_1外切,与定圆C_2内切,求动圆的圆心M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3.
曲线都可以看做是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由曲线的性质建立曲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本课题之一,每年高考几乎都有这方面的试题。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选取适当的坐标系,用(x,y)表示平面上动点M的坐标;2、根据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P(M),列出动点M的坐标x、y间的代数关系式F(x,y)=0;3、证明所得方  相似文献   

4.
一、求曲线轨迹方程的步骤(1)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动点坐标M(x,y);(2)列出动点M(x,y)满足的条件等式;(3)化简方程;(4)验证(可以省略);(5)说明方程的轨迹图形,补漏和去掉增多的点.  相似文献   

5.
如图1,M是圆C:x2 y2-6x-8y=0上的动点,O是坐标原点,N是射线OM上的点,|OM|·|ON|=150,求N点的轨迹方程. 我们首先用一般方法求解. 解法1:设N(x,y),M(x0,y0).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求轨迹方程必须注意完备性和纯粹性。一般说来,根据限制动点运动的条件求出的轨迹方程F(x,y)=0,其完备性是直接明显的,而其纯粹性却往往需要进一步讨论,即根据限制动点运动的条件所得方程F(x,y)=0的曲线很可能含有不合轨迹条件的点,必须去掉这些点,才能保证轨迹的纯粹性。因此,在不  相似文献   

7.
例1两定圆00:扩 yZ=1和00::(x一4)2 少一9与某动圆都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解:如图1,设动圆半径为R,圆心为M(x,刃,则】材O】~R一1,!材O,1一R一3.图1 :.}材01一}材O,}~2. 动点M到定点O与O:的距离之差是一个常数,故动回圈心的轨迹是双曲线的右半支.该双曲线的焦点O、O:在x轴上,中心是(2,0). 由Za~2得a~1.丫Ze=}00:}~4, .’.。~2.从而夕~cz一砂一3,故所求的轨迹方程为(二一:)2一省一1(二)3).犷“一~一~、--一‘3-一一~’ 例2如图2,一动国与定圆C,:(x 幻, 少一1外切,又与定圆CZ:(x一2)’ 少一49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解:设…  相似文献   

8.
探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即求曲线上动点坐标所满足的代数条件是解析几何的最基本问题,它在历年高考中频繁出现.此类问题一般是通过建立坐标系,设动点坐标,依据题设条件,列出等式,代入化简整理即得曲线的轨迹方程.现结合近年的高考试题,介绍几种常用方法.一、直接法若动点运动过程中量的关系简明,那么直接将此量的关系坐标化,列出等式,化简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例1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一点 Q(2,0)和圆 C:x~2 y~2=1,动点 M 到圆 C 的切线长等于圆C 的半径与|MQ|的和,求动点 M的轨迹方程,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并画出草图(1994年全国高考题).  相似文献   

9.
在平面解析几何教学中,动点的轨迹方程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求轨迹方程不仅涉及到代数、几何,三角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近几年的高考及数学竞赛,这类题目经常出现,而这类题变化繁多,学生感到难以对付,本文试就求轨迹方程的几种方法归纳整理如下:一 直接法直接设轨迹的动点坐标,以获得所求的轨迹方程.步骤:(1)适当选取坐标系;(2)设动点的坐标 P(x,y);(3)列出x,y的关系式;(4)化简.关键:列出x,y的关系式.例1.AB为半径a的圆的一条定直径,M为圆上任意一点,从A作直线AN,垂直于过M点的切线  相似文献   

10.
杜卫平 《天中学刊》1999,14(5):103-104
曲线是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轨迹).已知曲线如何求曲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主要课题之一.由于建立了坐标系,使作为几何形象的点与代数形式的坐标在一定条件下建立了—一对应.这样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轨迹),反映到代数上,就是点的坐标(x,y),满足某一方程f(x,y)=0,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就是要求动点坐标所满足的关系式.求点的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是:①设点.根据题意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设曲线上动点M的坐标为(x,y).②列式.根据已知条件,列出M的坐标所满足的等式.③代换.将点M的坐标代入②中的等广,得到含…  相似文献   

11.
求动弦的中点轨迹,历来都是高考的重点、难点,也是热点.本文介绍三种解法、思路新颖、清晰、解法简捷、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目的.1用中心对称求二次曲线弦的中点轨迹我们知道,圆锥曲线1C:F(x,y)=0,关于点00M(x,y)中心对称的曲线2C的方程是:00F(2x?x,2y?y)=0.若曲线1C和2C相交  相似文献   

12.
解析几何中经常会碰到轨迹问题,而且它也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同学们碰到这类问题往往束手无策,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善于归纳总结的话这些问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归纳如下.1.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易于表述成含x,y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用直接法求动点轨迹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五个步骤,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但要注意挖与补.2.定义法:运用解析几何中一些常用定义(例如圆锥曲线的定义),可从曲线定义出发直接写出轨迹方程,或从曲线定义出发建立关系式,从而求出轨迹方程.3.代入法: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成轨迹的动点P(x,y)却随另一动点Q(x’,y’)的运动而有规律的运动,且动点Q的轨迹为给定或容易求得,则可先将x’,  相似文献   

13.
解析法是16世纪数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是数形结合的桥梁.具体地说就是借助于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点,把曲线看成是满足某种条件的集合或轨迹,用曲线上点的坐标所满足的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也就是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用几何直观研究代数问题的一种方法.本文就其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1轨迹方程的求解例1已知椭圆2214x+y=和直线y=2x+m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两交点连线的中点轨迹方程.解设直线与椭圆的两个交点的坐标为M(x1,y1);N(x2,y2),则有221x1+y4=1,(1)222x2+y4=1.(2)(2)?(1)得:(x22?x12)+y…  相似文献   

14.
求曲线方程的常用思路和方法1.直译法例1求与y轴相切,并且和圆x2+y2-4x=0外切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解由x2+y2-4x=0,有(x-2)2+y2=22.  相似文献   

15.
轨迹问题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常常与最值及分类讨论的思想结合在一起.解析几何中的“求轨迹方程,并说明是什么曲线”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它能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求轨迹方程,要掌握求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系设点——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点M(x,y)为轨迹上任意一点;(2)列式——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P={M|P(M)};(3)代换——用坐标(x,y)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x,y)=0;(4)化简——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5)证明——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一般情况下第五步…  相似文献   

16.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求曲线的方程又是高考中较常见的问题.本文就求曲线方程的方法作一归纳总结,供参考.一、直接法:这是求动点轨迹最基本的方法,在建立坐标系后,直接根据等量关系式建立方程.【例1】如图,圆O1与圆O2的半径都是1,O1O2=4,过动点P分别作圆O1、圆O2的切线PM、PN(M、N分别为切点),使得PM=2PN.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分析:本题可采用直接法———在建立坐标系后,直接根据等量关系式建立方程.这是求动点轨迹最基本的方法.例1图解:以O1O2的中点O为原点,O1O2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如右图…  相似文献   

17.
题目 已知点P(2,2),圆C:x2+y2-8y=0,过点P的动直线l与圆C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M,O为坐标原点. (Ⅰ)求M的轨迹方程; (Ⅱ)当|OP| =|OM|时,求l的方程及ΔPOM的面积.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 ,平面解析几何中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时 ,通常是假设该动点的坐标为 (x ,y) ,但在有些情况下 ,若将动点坐标直接设为(x ,y) ,则会给解题带来一些不便 .这时我们可以先假设动点为 (x0 ,y0 ) ,将 (x0 ,y0 )看成已知点 ,然后运用条件 ,得到关于 (x0 ,y0 )的方程 ,再将 (x0 ,y0 )换成动点坐标 (x ,y) ,从而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 .下面举数例予以说明 .例 1 长为 2 3的线段MN的两端点M ,N分别在大小为 12 0°的角AOB的两边OA、OB上移动 ,过M、N分别作PM ⊥OA ,PN⊥OB ,PM、PN交于P ,求P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 本题是利用|MN|=2 …  相似文献   

19.
2004 年福建省高考理工 22 题,文史 21 题均涉及到如下命题: P 是抛物线C : y = x2 /2上一点,直线l 过点 P 且与抛物线C 交于另一点Q ,若直线l 与过点 P 的切线垂直,求线段PQ 中点 M 的轨迹方程. 上述命题中,线段 PQ为过切点且与切线垂直的弦,点 M 为线段 PQ 的中点.这是一道求受限动弦中点轨迹的问题,本文探究此类轨迹方程的一般形式,并予以推广. 定理 1 抛物线 x2 = 2py的弦 PQ垂直于过点 P 的切线,则 PQ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 y = x2 / p p3 /(2x2) p . 证明 设 P(x1, y1),Q(x2, y2) ,M(x, y) ,由 y = x2 得 y'=…  相似文献   

20.
易错辨析     
例1 已知圆的方程x2+y2=1, A(1, 0), B, C是圆上的动点,且∠BAC=60°, 求BC中点P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