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影《阿凡达》在全球热映,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电影进行解读。电影中,人类对潘多拉星球的土著纳美人进行的无疑是一场侵略战争。为了阻止侵略战争,杰克等人类中的一小部分站到了被侵略者纳美人的一边,与自己昔  相似文献   

2.
张强 《新闻爱好者》2010,(12):142-143
美国科幻电影《阿凡达》成为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成功除了很多技术的应用以及精心编写的剧本之外,语言学教授保罗·R·弗洛莫还专门为潘多拉星球的纳维人"量身定做"了外星语言——纳维语,在电影中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影片中,纳维语人说的是自己的语言,增强了科幻片的真实感,纳维人不接受英语,坚持说自己的纳维语又将矛盾推向高潮。尽管情节安排违背了语言本身的规律,但这恰恰更加凸显了影片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相比于文字、图像等媒介,电影模拟了想象力在人类心智中的运作机制,是人类想象活动最为契合的外在化身。数字技术推动电影的媒介本体由“物质现实的复原”转向模型生成的拟真,电影本体之变一方面解放了创作者囿于胶片媒介机械复制特性的想象力,释放了观众想象力消费的空间;另一方面则提出了人工智能对人类想象力的挑战。作为一种想象代理,人工智能渗透进电影的剪辑、剧本创作、绿灯系统等生产环节,以机器逻辑影响了电影想象。但因缺乏根植于人类肉身的生物性和感性力,作为机器和程序的人工智能并不具备媲美人类的想象力,亦不具备真正的原创性,而是以代具/义肢的身份与人类协同创作,共同推进电影想象力的解放。  相似文献   

4.
电影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产物,自产生之时,就嵌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引领着时尚与时代的步伐。电影来源于生活,却不等同于生活,《电影之于人生》(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1月版)就是一部宗教、哲学与电影相互碰撞交融的结晶。它并不是从专业电影人角度进行的应景式的评论,而是从哲学与信仰的层面,对电影及电影所反映的人生进行剖析与解读。哲学思想的引领作者石衡潭试图通过电影讲述的故事来观照人生,剖析人生,探索人  相似文献   

5.
屈小顺 《今传媒》2011,(5):71-72
在20世纪初期,以电影为代表的新的视觉文化传播方式的普及与发展给伴随了人类千百万年的视觉体验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当今,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中,以电影为代表的视觉文化载体对大众流行文化的传播呈不断扩张的趋势。新媒体技术下,电影蕴含的流行文化,必将对电影产业与观众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如何正确把控,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与对待的问题和责任。  相似文献   

6.
2010年以后,电影生产继续呈现高态势的产出趋势,在新时期的电影创作过程中,借用元素符号的独特塑造与隐喻,探索人性中"本我"的压抑与"超我"的挣扎,成为电影创作的一股新风尚。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创作者们通过对电影艺术的不断挖掘,探索着不同文化间的精神共通性,追求着电影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和谐统一。该类影片的导演们试图通过影像手段,将人类生存意义的思索及自我本性的探讨展现于大众视野,引导受众进行有益思考,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在人类社会中,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作为发展比较成熟的人类的第七艺术——电影的世界中,角色的性别也无非以上两种,但是关于电影中角色的性别差异的探讨却一直未曾终止,因为作为社会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缩影,电影一直都是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一面镜子,同时,电影作为一种人类艺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电影中不同性别人物的命运,以及他们在电影  相似文献   

8.
王梦娇 《兰台世界》2016,(2):154-156
优素福之美人是维吾尔族古典爱情诗词中一个独特鲜明的形象,其美人形象的文化成因在于对先知优素福纯全之美的推崇和景仰。优素福之美人鲜明独特的男性化肖像特征,体现了维吾尔族审美意识中朴素的信仰追求。作为一个多层面的美的表征,优素福之美人形象不仅是被誊写和复现的集体情感的浓缩表达,还是潜文本里反观于主体的他者表征。  相似文献   

9.
【导读】吴冠军教授的新作《爱、死亡与后人类:“后电影时代”重铸电影哲学》借由拉康主义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后人类思潮,试图把握“电影之为电影”的本体论要素。这恰恰构成了在后电影时代重新捍卫电影之合法性/独特性的一条坚实的论证途径。引言新千年以降,“后电影状态”(state of post-cinema)似乎悄然“迫近”电影研究的学术场域之中。  相似文献   

10.
王思 《东南传播》2016,(2):21-23
怀旧是人类永恒的情愫之一,两岸三地以怀旧为元素的电影创作从未停歇过。特别是近些年,怀旧电影创作甚至到了井喷态势,并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究其原因,在于怀旧电影在带领观众回望过去的同时,使处于现代性压迫下逐渐失去自我与信仰的人们在光影交错中找到了情感归属与身份认同。本文主要选取新千年以来我国拍摄的怀旧电影,通过分析其中的怀旧符号与象征仪式,来阐明电影是如何建构起集体记忆的。  相似文献   

11.
一、《阿凡达》热映事件回顾 3D电影《阿凡达》在2010年1月份于中国上映,它是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一部3D巨作,是迄今为止世界电影史上预算金额最高的电影,制作团队将数字技术完美地运用在电影中,生动地描绘出了纳美星球的人物和场景.《阿凡达》是英文Avatar的中文音译,词根源自梵文,指的是降临人间的神之化身.而这一名字与电影本身的故事情节和氛围非常之吻合①.  相似文献   

12.
穆蕾 《视听》2022,(3):110-112
随着长久的发展与流变,科幻电影的审美模式与价值取向形成了一套固有的范式.科幻电影在叙事构建层面,通过对梦中世界和客观现实的复现,使电影的本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抒发;在叙事模式层面,利用层级嵌套的结构进行多维价值观的表现;在叙事主题层面,反乌托邦式的后人类图景中蕴含了人类对末日的构想与恐慌;在叙事价值层面,去性别化的机械宣...  相似文献   

13.
张娜 《视听》2021,(1):103-104
导演李安在中西方双重文化背景下,凭借出色的影像语言架起了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在温情、凝练的镜头下构建出一组组身份各异、温和向善、多元文化包容的魅力女性形象.电影是直观反映人类生存境遇、伦理道德、社会规则的艺术形式.在精神分析学看来,电影是人类自身行为的"反射镜".采用精神分析学透视李安电影中的女性意识,能够为李安电影...  相似文献   

14.
钟迪 《兰台世界》2015,(3):77-78
本文主要阐述了张可久人生中与西湖之间的缘分,并主要通过西湖的美景、美人以及隐士氛围,对张可久的西湖情结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文学研究者对张可久的西湖散曲创作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争  靖鸣 《新闻爱好者》2023,(11):69-72
数字时代电影受众的感知与体验发生变化,呈现从影院沉浸观影向多维知觉观影的变化趋势。电影从单一的知觉媒介,成为一种能够激发受众多感官、多行为参与的综合知觉媒介。非连续、非线性、多平台的观看方式,创造了一种碎片化沉浸的观影体验。最终电影媒介也从人类中心转向后人类中心,通过赛博格意志将电影受众与技术共生,赋能新的媒介发展。在数字媒介万物勃发的趋势下,电影媒介应积极参与融合,发展出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静宇 《新闻世界》2014,(6):245-247
本文以中国电影《茉莉花开》与美国电影《时时刻刻》这两部表现了女性主义内容的电影为例,首先总结二者在电影主角、电影象征符号运用方面的相同点,其次对两部电影在叙事结构、影像语言、理论基础方面的不同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女性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电影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方女性主义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程金良 《兰台世界》2007,(13):67-68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趁机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纠集了十几个仆从国的军队,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与侵略,并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侵略苗头直指中国,企图扼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于摇篮中.  相似文献   

18.
电影中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形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电影作为传播媒介,以其文化性、艺术性和娱乐性影响着大众的生活与观念。以图书馆这一社会机构和图书馆员这一社会职业的性质和现实的特征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电影中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形象渐趋成型,它们反映着也影响着大众的观念。电影中的图书馆主要体现为人类的精神家园、信息中心、爱情滋生地或作案场所。电影中刻画的图书馆员形象大多为女性,而且眼镜成为图书馆员最主要的身份标签。作为图书馆人应在观影之余审视自身的社会身份,善者而从,不善而改。  相似文献   

19.
一场发布会过后,脑机接口技术再次站上风口浪尖,而其与虚拟现实结合的应用模式,一定程度上探讨了人类"数字化生存"的可能.通过对表现脑机接口的科幻影片的文本细读,并结合帕特丽夏·皮斯特斯的"神经-影像"理论,笔者认为,虚拟现实作为与"神经-影像"不断交互的自由场域,意识处于其间看似自由实则陷入一种自反的控制之中,表现为虚拟与现实的镜像悖论;在超现代电影时代,随着数字电影不断趋近"真实世界',人类意识在与电影放映的同构关系中演化为一种"去肉体化的生命状态";而这些影片对脑机接口等科学幻想的表现还与长期以来的工具理性批判形成文本上的互文关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力图用消费主义理论对电影植入式广告进行文化分析。首先指出电影植入式广告蓬勃发展的原因是消费社会下广告商与电影行业的合谋,然后分析电影如何通过植入符码对观众心理、态度产生影响,从而将电影观众推向商品消费者角色的转换。最后文章也对电影中消费主义泛滥,非适度植入广告进行了一定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