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言产生于交往实践,又服务于交往实践。对中重度智障儿童来说,语言训练的最主要内容应是沟通能力的训练,重点应放在口语理解和口语表达上。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尤其是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德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措施。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培智学校的德育工作同样如此。弱智儿童、少年由于生理、心理上的缺陷,导致其认识水平低,内抑制和言语调节功能欠缺,  相似文献   

3.
陈凤宝 《考试周刊》2013,(60):161-162
智障学生是残缺的花朵,他们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爱去浇灌;他们脆弱自卑,需要我们更小心地呵护。只要我们教师付出心中的爱,对智障学生进行德育一定能如鱼得水,顺顺利利。  相似文献   

4.
正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思想品德的教育位居首位。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会努力地学习;同时,一个正在丰富自己知识的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在逐渐地提高。因为,知识与品德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世界观正在形成的中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  相似文献   

5.
高景云 《考试周刊》2013,(58):180-180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党和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杜绝形式主义,开展多种切实有效的活动,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质。现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论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个性不同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道德教育。对孩子们的个性化道德教育,要针对孩子们的年龄大小不同、性格不同等,对原有道德水平的层次等方面,逐步分析、研究,然后对其综合,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随班就读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越来越多的智力障碍儿童进入了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在随班就读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缺乏恰当的人际交往技巧,难以融入班集体,过分压抑自己的真情实感等等,使他们缺少了同龄人应有的快乐幸福的体验,这些严重影响着其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尝试运用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方法,对一例随班就读儿童进行心理疏导,试图通过这一个案的研究,把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方法推广开来,从而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心理困扰,促进其自我完善、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8.
早期干预,是指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丰富环境(提供刺激)的教育训练活动。早期干预取得的效果是明显而富有成效的.在这里,笔者就实践中所观察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地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用我们的爱心去滋润它。  相似文献   

10.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德育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应当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切实体现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  相似文献   

11.
网络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网络教育学习者的独特性和学习方式及手段的先进性,带来了网络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努力,逐步解决和完善学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向兄弟院校学习,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我院学籍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智障学生非常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引导。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在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促进他们思想道德意识的发展,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从而适应社会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社会的全面发展,由于中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他们在面对社会时,不能全面认识和理性分析问题,因此,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期,此阶段的德育教育甚为重要,它肩负着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责任。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如何实施重视德育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殊教育的兴起为我国将近60万智障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受教育机会,促进了这些被社会边缘化生命个体的解放。由于大部分的智障学生存在理解力、领悟力方面的困难,因此,常规教育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不好,这就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对智障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智障学生在这些特殊的学校中,不仅能够从日常管理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认知习惯,也能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弥补心理的缺憾,增强智障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重新点燃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17.
健康与安全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与保障,而对智障儿童进行健康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除了要教会智障儿童健康安全的相关知识外,还要在态度和意识上进行培养,对他们进行安全行为和健康习惯的强化训练,让安全健康习惯成为儿童内化的一种意识,成为一种习惯,帮助智障儿童学会以健康安全的方式来生活。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要照顾好他们,也要想方设法让他们独立成长,鼓励并指导他们掌握健康安全成长的本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特教教师如何对智障孩子实施生命教育提出几点看法:一是教师应当领悟生命教育的真谛;二是教师应当具备生命教育的素养;三是教师应当把生命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9.
体育精神是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的力量、智慧与进取心理的意识总和,是一种文化意识与社会意识。体育精神是一种实现身体、心理、精神方面均衡发展的教育因素,简而言之体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精神。他的内容丰富,如:体育爱国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体育拼搏精神等。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教育是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支持,作为体育教育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体育精神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其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卢昕 《华章》2012,(24)
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幼儿德育教育,主要是指道的品质教育,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幼儿教育更应充分重视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为幼儿的茁壮成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