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般意义上讲,文书大致分为公文书和私文书两类,清代文书亦然。私文书是私人之间往来的文书类型,如书信、便笺等函件,而公文书则是官府处理公务相互往来的文书。本文主要指公文书。依照文书在拟写和流转过程的基本情况,公文书可以分为这样三种类型:一是上行文书,如臣子给皇帝的奏章,下级官员给上级官员的呈等;二是下行文书,如皇帝的谕旨,上级官员给下级官员的批等;  相似文献   

2.
“三门塘”位于沅江上游清水江畔。三门塘之所以如此出名,与清水江有着极大的关系。清水江在三门塘境内长3.5公里,虽不算长,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习惯以锦屏、天柱间的洋渡溪为界,将清水江分为内外江。  相似文献   

3.
吕德廷 《寻根》2010,(2):48-51
<正>画押是在公文、契约或供词上签署自己的名字或画记号,表示认可文书的内容。顾炎武《日知录·押字》(卷二十八):"所谓署字者,皆草书其名,今俗谓之画押,不知始于何代。"虽然我们对于押字的起源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在唐代已经出现了。敦煌文书中存有大量唐及五代文书,许多公文、契约文书都保留了那段时期的画押。敦煌地区的签字画押应该是沿  相似文献   

4.
黑水城出土文献中有数量可观的纳甲筮法类文书,其中《卜筮要诀》为现存最早将摇钱取卦之法运用在纳甲筮法占卜实践活动中的实例,其方法也传至后世,并成为纳甲筮法起卦的标准法则。本文通过对黑水城所出纳甲筮法类文书的分析,结合纳甲筮法这一占卜体系的内容及其发展,认为黑水城所出这类文书上承唐末宋初的《火珠林》,下启明、清两代的纳甲筮法文献,正处于我国纳甲筮法体系建构之初,其理论体系及概念应用等方面已趋于规范,在文学形式、内容体例等方面也多有建树,对于研究中国纳甲筮法体系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文书的流行也反映出纳甲筮法在"河西走廊"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相似文献   

5.
包山竹简所见楚国的文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山竹简所见楚国的文书制度陈伟官府文书的撰制和运行,是国家机构得以运作的重要条件。1987年初在湖北荆门包山大墓出土的战国竹简,其中大部分就属于楚国官方文书的实物①。这些文书不仅是研究当时楚国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问题的宝贵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  相似文献   

6.
驿传制度是中国古代专门承担接待过往官员和邮递文书的交通制度,故又有邮驿、邮传、传驿、馆驿等称呼。这一制度自殷商创立,其接待和邮递的两种职能向来是合二为一的。唐代,始有递铺之设,专门传递文书,但尚未在全国形成统一的制度。到了宋代,则普遍设立递铺,专门承担文书传递任务,驿与专门供行人往宿的的馆舍合并,与递铺分立。驿与递在宋代分立后,在职能和建制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分属两种不同的交通管理系统。首先是职能的不同,宋代以前,驿同时承担文书传递和接待宾客之任务,并为过往宾客提供交通工具。到了宋代,文书传递之职能,为递铺所…  相似文献   

7.
尼雅遗址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精绝国"的故地。关于尼雅古城废弃原因,学界有战争破坏、气候变暖、流沙侵袭等观点。尼雅遗址处于西昆仑山断裂带和阿尔金断裂带的交汇地区,结合遗址现场呈现的景象和出土文书信息,可以断定地震是尼雅古城废弃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杨昱璇  王纪鹏 《寻根》2023,(1):65-69
<正>一贵州省凯里市的苗族,主要为“噶囊”和“香囊”两支,大部分“噶囊”苗族常住清水江东南方向,大部分“香囊”苗族常住清水江流域西北方向,这两支苗族在服装、语言风格、传统习俗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本文主要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凯里苗族婚圈婚礼习俗变迁为对象进行描述。改革开放前,“噶囊”的相亲(看当)一般会在大致固定的地点、时间进行。传统社会中,“游方”是苗族相亲中极具代表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保存了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70年代末,贵州省民间文学组整理、田兵编选、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苗族古歌》,是著名的创世史诗。全诗约八千行,全都琅琅上口,苗族人民把它看作历史,因而又称为“古史歌”。这古歌史诗分...  相似文献   

10.
《寻根》2016,(1)
正俗语有言:"树大分枝,人多分家。"对于长期生活在村落中的普通百姓来说,随着家庭内部人口的不断增加,子孙成家后各自分家生活是保证相对稳定的家庭结构的一种必要手段。空口无凭,家中长辈主持子孙后辈分家事宜时,通常需要拟定分家文书。因此,分家文书可被视为传统农村家庭中重要的契约型"文件"。过去农村家庭,不论贫富,分家时基本都要立字为据,而且分家文书的制定非常讲究。同样,地契也是乡土村落明确村民之间"土地买  相似文献   

11.
戴圣芳 《寻根》2008,(6):26-33
在现存近50万件(册)徽州各类契约和文书中,法律文书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类型和极为可观的数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法律文书不仅包括明清徽州一府六县(即徽州府的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和绩溪)地方官府的行政法规性文书,而且还包括官府和民间抄存的诉讼文书案卷,属于民间法范畴的族规家法、乡规民约以及讼师留下的各种秘不示人的诉讼秘本文书。  相似文献   

12.
依托秦简文书,解析地方国有财物流转运营是动态考察地方财政史的一个窗口。解读里耶秦简"付受"可见,秦代地方国有财物流转运营情况是:1.接受方向县廷提出申请,县廷下达申请文书到出付方,接受方派遣接受人到出付方接受财物;2.出付方出付财物,制作"付券"(也可由接受人制作),记出账(出计),并上报县廷,县廷下达"付券"给接受方;3.接受方接受财物,记入账(入计),并上报会计凭证"校券"给出付方。整个流程县廷起"中轴"作用,有效促进付受财物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13.
何巧云 《寻根》2009,(6):22-26
刘哗原、郑惠坚在《中国古代的祭祀》(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一书中指出:“所谓祭祀,简约地说,就是用礼物向神灵祈祷、致敬,以取得它们的护佑,消灾获福。”祭祀活动反映了群体社会的民间信仰。在留存至今的50万件(册)徽州文书中,有关祭祀活动的文书达数千件(册)之多。这些祭祀文书深刻地反映了历史上特别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人的精神生活和信仰世界,对徽州社会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延军 《寻根》2015,(1):26-33
"刘二姐现象"的提出2013年11月,邯郸学院入藏了一批主要来源于晋冀豫交界地区太行山区的民间文献,时间上自明代起直到20世纪70年代,有12大箱10万件左右,是研究这一时期太行山地区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这批文献被定名为"太行山文书"。笔者在太行山文书研究中,发现  相似文献   

15.
望远镜传入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善龄 《寻根》2000,(3):57-59
英国科学史家亚·活尔夫把望远镜称为十七世纪六种非常重要的科学仪器之一,在他看来,使用这些仪器是近代科学的一个主要特征。望远镜究竟由谁发明至少有三四种不同说法,较多的人认为最大发明它的是荷兰米德堡的眼镜匠人汉斯·利佩希,据说有1608年10月2日荷兰国会审议批准利佩希专利权的文书可以证明。 荷兰人当时只是把望远镜当做一种“令人好奇的玩具”。而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的是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610年3月他出版了《恒星使者》(Siderus Nuntius)一书,公布了他用一个放大1000倍的单筒望远…  相似文献   

16.
何巧云 《寻根》2008,(6):22-26
刘晔原、郑惠坚在《中国古代的祭祀》(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一书中指出:“所谓祭祀,简约地说,就是用礼物向神灵祈祷、致敬,以取得它们的护佑,消灾获福。”祭祀活动反映了群体社会的民间信仰。在留存至今的50万件(册)徽州文书中,有关祭祀活动的文书达数千件(册)之多。这些祭祀文书深刻地反映了历史上特别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人的精神生活和信仰世界,对徽州社会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戴圣芳 《寻根》2009,(6):26-33
在现存近50万件(册)徽州各类契约和文书中,法律文书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类型和极为可观的数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法律文书不仅包括明清徽州一府六县(即徽州府的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和绩溪)地方官府的行政法规性文书,  相似文献   

18.
卞利 《寻根》2009,(6):4-14
作为徽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徽学学科的主要构成,上个世纪发现的南宋至民国年间近50万件(册)徽州原始文书,拥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那么,这些文书从何而来,又是如何流传的呢?其种类和主要内容有哪些?收藏情况又如何?对此,我们很有必要加以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与书交友     
读书的时光是最美好的时光。因为读书可以加深对人类的爱,加深对人们心灵和智慧的信任,使人们从道德情操上得到充实。所以,为了善于处世,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应当好好读书。伟大的人物同时也是伟大的读者;他们同书籍的联系不亚于安泰同土地的联系。马克思的手稿、列宁的哲学笔记、高尔基的书信等再好不过地证明了这一点。马克思对《自白书》问题“你喜欢做的事是什么”的回答是:“啃书本”。今天,当书籍从我们生命的幼年就开始进入我们生活的时候,很难想象古人获得书籍有多大  相似文献   

20.
徽州文书的由来及其收藏整理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利 《寻根》2008,(6):4-14
作为徽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徽学学科的主要构成,上个世纪发现的南宋至民国年间近50万件(册)徽州原始文书,拥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那么,这些文书从何而来,又是如何流传的呢?其种类和主要内容有哪些?收藏情况又如何?对此,我们很有必要加以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