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肩负的责任很多,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其重要的责任之一。可是直面语文教育现实,却发现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似乎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让笔者堪忧。本文试从一个语文教师的角度探讨语文本色回归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人文素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仅包含一个人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感悟能力,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语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学生人文素养的传承与弘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成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而小学语文作为人文素养渗透的一种关键途径,对于小学生个体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以及提升人文素养提供重要保障。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小学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也逐渐地重视起关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教材内容、培养情感、联系生活教学、以身作则等几个方面入手,在教学中逐渐培养起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回归语文本色,帮助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人类普遍的自我关怀,本文旨在通过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为人文精神夯实底座;养成阅读习惯,为学生人文精神获得源头活水;重视引导作用,让学生人文精神的成长道路来有个称职的导演;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人文舞台上的主角。以此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类智慧的理想和完美,实现语文教学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教师》2017,(33)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披上了华丽的外衣:大量带声音、图像信息的多媒体课件充斥课堂,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少了;脱离文本的议论纷纷多了,自由诵读的郎朗书声少了;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少了……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的大量空间。那么,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应怎样回归语文本色,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6.
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公民是靠文化熏陶来达到的,农村作为文化欠发达地区,也是人文素养较低的地域,要提高其整体的人文素质,主要从学生入手,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公民是靠文化熏陶来达到的,农村作为文化欠发达地区,也是人文素养较低的地域,要提高其整体的人文素质,主要从学生入手,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谢飞亚 《现代语文》2013,(7):103-105
在语文课改的呼声越来越高涨的今天,我们的阅读教学还依然停留在以作者为中心,以文本为中心的解读方法上,依然以解题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从而总是将学生当作一种完全被动的对象,一厢情愿地进行"单项灌输",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抛弃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放弃了对学生的自尊与敬重、爱与善良热情、人道主义和独立精神等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完全被摒弃在了文  相似文献   

9.
毛萍 《现代语文》2007,(2):51-51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宣示着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同等苇要,它们犹如语文教学的两翼,谁也不可缺。“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基于这一精神,作为一个与新课程改革同步的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有机地融为一体,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人类生活精彩纷呈。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教育功利化的倾向严重,众多青少年人文素养的下降和信仰的缺失,也是不争的事实。就语文学科来说,长期以来过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导致不少学生畸形发展,性格怪异,心理扭曲。意志品质薄弱,宽容心欠缺,交往能力差,爱心缺失,造成了一幕幕令人痛心的悲剧的发生。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离开了人和人的发展,一切美  相似文献   

11.
人文素养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对于所学的东西将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自身周围和社会上所有的知识,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眼界。因此,本文将对这个话题展开相应探究,期望通过简单的分析可以给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带来实质性帮助。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掘人文因素,渗透人文思想,把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养.是指做人的基本修养.它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中,不仅包含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感悟能力,而且还包括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4.
钱国芬 《教师》2011,(18):55-55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掘人文因素,渗透人文思想,把握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还要注重将人文素养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课堂和生活两方面感受人文素养。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提出几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徐乐 《现代语文》2007,(9):49-49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程标准不仅直接指导着教法实践的方向,还强调课堂主导思想必须  相似文献   

18.
张瑛 《考试周刊》2012,(27):29-30
语文是一门张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因此,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而且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育既是语言教育,又是人文教育,承担着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养、弘扬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性,实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漪老师说过:“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因此语文教学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个性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德、智、美、体、劳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笔者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以情激情。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活力的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情感,这样才会发现美、欣赏美、才能用心去创造美,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感悟情。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勇于创新,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以自己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激情,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此外还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景导入、激情朗读、悬念设置、感情渲染、联想引发等方法,拨动学生心弦。例如,在教《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时,我一边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富春江秀美自然风光的图片,一边播放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整个教室都弥漫着舒缓明快的旋律,音乐把我们带到美丽的富春江,大自然将其迷人的艳丽图画一幅幅,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创造情景,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使之很快进入到课文情境中。接着我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语调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这样,整节课师生都沉浸在令人动容的“人文”情景之中,课堂教学显现出了浓郁的人文色彩,渗透了人文精神。二、关注教材。挖掘教材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20.
邹功能 《广西教育》2008,(35):54-54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偏重教学内容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通俗地说就是“只顾教书,不顾育人”,不能全面发挥语文学科作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学生人格素质的特别功能。其实,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它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