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纶巾”考     
马里扬 《寻根》2010,(4):91-93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的形象,究竟是指周瑜还是指诸葛亮,仍旧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无论当日苏轼意在谁属,到了南宋后期词人吴文英的笔下,着实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记羽扇纶巾,气凌诸葛。”(《江南春》)至于再后来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里,诸葛亮一亮相便已然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相似文献   

2.
昙华林是武昌千年古城的根脉之一,关于"昙华林"名称的由来,存在着不同解释。作者综合众说,探赜索隐,对"望文生义"、"听音生义"等附会之说进行了释疑,并从文献资料入手,正本清源,考证出昙华林本为佛教寺院,昙华林作为地名亦因寺名而来。  相似文献   

3.
《寻根》2016,(5)
正今天所谓"绿帽子",源自古代的"绿头巾"。而古代绿头巾的颜色,除纯正的绿色外,也包括偏蓝的暗绿色乃至深蓝色,因此"绿头巾"也曾被称作"青巾""碧头巾""碧绿头巾""绿帻",《荀子·劝学》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之语,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春来江水绿如蓝",可知绿、青、碧、蓝的色调在古人心目中是很接近的。笔者在下文所称绿头巾,也指  相似文献   

4.
《寻根》2020,(4)
正"新店"考证新店镇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县)西南部边缘,与湖南省临湘市坦渡乡仅一河之隔,与古茶镇羊楼洞相距约30里。新店已知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南宋淳熙年间。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五月十六日,有臣僚向宋孝宗进言:"鄂州蒲圻县四十里有市曰新店,民户夹溪而居,南岸数百家则属蒲圻,北岸百余  相似文献   

5.
“玉”字考     
正《说文解字》:"玉,象三玉之连,‘|’其贯也。"……许慎对"玉"字的解释是:像三块玉相连。沿袭至今的这个解释若是对三横一竖的篆书"玉"字,从字面形态上解释似乎还说得通;但要解释《说文》中提到的古文"玉"字,即带有对称两点的""字(图1:《金石字典》,中国书店2015年4月第1版),是说不通的。"玉"字构形起源及其衍生字形成的原字链的研究,于汉字文化乃至华夏  相似文献   

6.
“雅学”考     
“雅学”.是训诂学的一个分支.是小学家中常用的一个词。然而,一般辞书均不把它作为一个“词条”收入.即使像《辞海》、《辞源》之类的大型工具书,也难觅其踪迹.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汉语大词典》才予收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雅学”作以探究。  相似文献   

7.
魏淑民 《寻根》2012,(3):93-97
问题的源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经典词语,言及于此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毛选中的同名经典名篇《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97~108页)。文中高瞻远瞩的乐观主义情怀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刻理论剖析,不仅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同化了我们的语言和思维系统,让人将“星火燎原”一词与暂时弱小但前途光明的新生事物建立起条件反射般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8.
“和”字考     
正"和"字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从"家和万事兴"的治家格言,到"和气生财"的生意经,再到"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和"的观念已经镶嵌到我国人民的心目中。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是故宫里的三大殿,是故宫内的建筑中心。福建土楼中拥有最高个头的和贵楼可谓我国"和为贵"思想的具体典范。从中国清朝皇家园林的颐和园,到园内昆明湖上最大的游船太和号,再到园内最大的戏园德和园,一个"和"字承载了多少社会贤达对家  相似文献   

9.
李胜军  王军花 《寻根》2008,(1):84-85
“破镜重圆”一词,用来形容一对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那么,人们为什么要用“破镜重圆”来比喻呢?这要从古代的习俗来追踪求源。  相似文献   

10.
“月饼”亦指“茶饼”□周建邦《中秋节的起源》(杨琳,载《寻根》1997年第4期)对中秋节的起源多有考证,读之受益良多。文中涉及中秋月饼的起源,虽然辨证中秋月饼在唐宋出现之说不可靠,但将“月饼”称之为“一种月形的普通食品”,似乎失之笼统。同时说“月饼”...  相似文献   

11.
孝感妇孺皆知的莫过于汉代大孝子的故事,即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正因为有诸孝子的孝行,被传颂得动天、动地、动人,从而使本邑县置得名为孝感,堪称闻名遐迩的孝子之乡。然而千百年来,随着人们口碑材料的世代传延,在传颂汉孝子董永“孝感动天”的同时,竟掩盖了一个被皇帝封赐的“汉孝子董黯”的故事,实为偏颇造成的遗憾。董黯何许人也,他与孝感历史上的董城有什么关系,董城何在?面对这些问题,本文试从考古的角度,结合典籍资料,粗述其管见。谬误之处,敬请方家斧正。一、董黯其人其说董黯,史不见经传,其孝事…  相似文献   

12.
顾春 《华夏文化》2000,(1):40-40
几千年来,茶一直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才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但与此同时,饮茶并不只是一种生理需要,它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无数诗人、画家为我们留下大量以茶为主题的诗、歌、书、画。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对“茶”字起源的考证,则是对茶文化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泰安岱庙配天门西侧有一通碑,上有何道生的题记:"嘉庆五年,青龙在叹,升枋建卯之月,日次壬辰,巡济宁漕务。山东道监察御史、灵石何道生以阅泉至泰安,恭谒岱庙。同来者靖江郑锡琪。""青龙在叹"用于纪年,为十二地支"申"的别称,嘉庆五年为庚申年。""通"视"。此二处知晓后,这篇题记的意思就很明晰了。先认识一下题记的主人公何道生。  相似文献   

14.
“一丈青”常见于早期水浒故事,其具体含义,虽经余嘉锡、严敦易诸先生考订,仍有争议。本文认为,“一丈青”最确切、最原始的含义,应该是指人物身材“长大”,并非某位好汉固定的绰号。今本《水浒传》中一丈青扈三娘及王英的形象,是民间“丑夫俊妻”型故事与早期水浒故事中流传甚广的绰号“一丈青”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宋兆麟 《寻根》2001,(5):104-110
红山化是我国北方的一种新石器时代化,而且是中国明起源地之一,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关于红山化是农业部落还是游牧部落,出土的掘土工具是石耜还是石犁,目前尚有争议,本拟对红山化的石耜进行一些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昼族”又称蛋民,是我国水上居民的旧称,主要分布在两广和福建东南沿海一带。大约自先秦时代开始,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除越族之外,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民族群体,便是蛋族。关于“昼族”先祖的具体由来问题,在学术界历来说法不一。但大致说来,却可以认为是古越人的后代。  相似文献   

17.
正"文献"一词是图书情报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然而一般文献学论著在谈及"文献"一词本义时,多只涉及其"文贤"本义,对其更深的渊源却鲜有探及,笔者试撰本文,以究其滥觞。一、"文献"一词的来源"文献"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成书的《论语·八佾》中,其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文献"曰:"文,典籍也;献,贤也。"即说"文"  相似文献   

18.
正"非熊"源流《六韬》《史记》有周文王占卜"非龙非,非虎非罴",兆得公侯,获霸王之辅的记载。这段记载被广泛引用。从唐代开始,因为避李虎名讳,所以把"非虎"引作"非熊"。吕望"非熊"从唐代至明清相沿成习1000多年。王莉《馆藏"文王访贤"象牙牌鉴赏》认为:"明代小说、野史流行,将‘非熊’演绎成‘飞熊’,其魔幻之意更浓。"(《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20  相似文献   

19.
20.
<正>洛阳、菏泽、彭州三地为"牡丹"最盛的基地,人们对其赞誉有加,也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资本。然而"牡丹"因何得名,世人解说甚不统一,亦甚不可信。或谓之因"雄性之物色丹"而名;或谓之因"武则天改名"而成。仔细考察,此两说均不确凿,有必要对其得名缘由进行进一步探讨,以解"牡丹"真正得名的原因。"牡丹"又名"花王",为花中之最大者,与"花相"之"芍药"相并提。据调查,主要存在两种较为典型的说法。其一,"雄性之物色丹"说。论者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牡丹'以色丹者为上品,虽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